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X省X市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9 5:22: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X省X市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工作实验方案

为推进我市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加快普及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健全特殊教育体系。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和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实验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一)实验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7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教发》〔2007〕20号),规划2020年前在中西部地区建设115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实现在中西部地区市级和30万人口以上或残疾儿童较多的县有1所特殊教育学校,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计划中提出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X市有233万人口,各类教育在全省享有盛誉。我校作为X市唯一一所特教学校,在市教育局和市残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办学十六年来,教育教学成果居全省前列,2009年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2011年学校被中残联、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特殊教育艺术人才培训基地”,中残联授予“中国残联贫困聋儿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验配机构”,2013年初被省残联授予“人工耳蜗救助项目定点康复机构”。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具备特殊教育背景的教师达71%,有责任也有能力为我市特殊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特殊教育的作用在于为具有特殊性而无法在正常的教学环境下有效的进行学习活动的特殊儿童提供适合其需要的协助。送教上门工作正是为了满足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够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者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参加社会活动,同时提高义务教育入学率。

(二)实验意义

1、送教上门工作是新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以及国民对特殊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特殊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特殊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这么高度的重视,并成为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基于人权及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特殊儿童也应该像正常儿童一样公平地享有国民应有的优质的教育。当前,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有学上,也要求上好学,每一个学生,不论其残障与否或是何种残障,都应该满足他们的教育需要。送教上门工作可以最大限度的解决目前还没有能力进入学校进行学习的残疾少年

儿童的需求,帮助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率仅有76%,远低于一般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而其中很大部分就是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是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享有受教育权利的保障。

2、送教上门工作是健全特殊教育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 “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服务为补充”将逐渐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新格局。随着各地特殊教育安置形式的多元化发展,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对健全特殊教育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送教上门工作作为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可以为还没有能力进入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特殊教育服务。送教上门工作不受隔离式特殊教育班级或学校在人数、课程等方面的限制,可以依据学生个别需求提供多元的特殊服务。送教上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教育方案,它既能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包括补救或发展的教学及康复训练,又可以提供评量与咨询服务,是一种内容丰富,适用范围宽广,极具弹性的教育措施。

肖川教授说,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如此说来,特殊教育就是对特殊孩子的成全。当前,特殊教育的教育对象正趋于残疾程度严重,残疾类别多样,传统的特教学校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特殊孩子对特殊教育的需要,特殊教育都应该认真考虑如何更好地“成全”这些孩子。送教上门工作是特殊教育有效支持系统,它为满足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需要提供服务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能够满足了他们的

特殊需要。

3、送教上门工作符合X市残疾孩子接受教育的需要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2007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了教发[2007]20号文件《“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到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无不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好的发展保障和要求。

我市有233万人口,按照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普查发布的数据,推算我市应该有8000多残疾儿童,但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孩子只有394人(其中151人为送教上门学生),他们当中虽然有部分残疾儿童少年已随班就读,但比例低。因为生活不能够自理或者其他原因未到学校就读孩子比例很大,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有利于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切实保障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也是保障国家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提出的预计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的一个重要的支持。

二、我市开展送教上门实验项目工作的基础

X市是X省最早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的地方。2013年,我市率先以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残联的名义联合发文《关于开展重度残疾

搜索更多关于: X省X市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的文档
X省X市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f4lh6soia4bptb10m3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