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修凿干净。砌筑基础第一层砌块前,如基底为岩石,应将基底表面清扫、湿润,再坐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可将基底整平,直接坐浆砌筑,严禁抛石灌浆。砌筑应分段分层砌筑,分段长度一般不超过15M,分段位置宜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处。各砌筑段水平缝应大致水平,对于有块石镶面的墙面,水平缝应一致。砌体砌筑时,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不宜超过1.2M。各层砌筑时应先砌外圈定位石料,然后砌里层石料,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砌体里层应砌筑平齐,分层与外圈一致,应先铺一层砂浆再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严禁干铺石料。
砌筑时应在横向、竖向双挂线,各砌层的石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铺或脱空。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严禁由基坑上方往砌体上扔砌块或砂浆,避免冲击砌体。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砌体表面应加以清扫并洒水湿润。
较大的砌块应放置在下层且大面朝下,应选择形状及尺寸较合适的砌块,石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敲掉。阶梯形基础,上层阶样砌筑前应将下层阶梯顶面清洗干净。相邻阶梯的块石应相互错缝搭接。浆砌块石应平砌,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但镶面块石可立砌,宜三顺一丁。每层块石高度一致,上下层砌体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CM。砌体里层平缝和竖缝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墙面勾缝
挡墙勾缝采用凸缝,缝宽控制在2.5M左右。为保证缝宽、厚度均匀
一致,且平直,勾缝前墙面需浇水润湿,水准仪标高测量并弹墨线控制。
4)墙背回填
分两次回填。待下部墙身砌筑完,砼、砂浆养护10天后,可进第一次台背后回填,第一次回填主要为塘渣填筑。
第二次回填待压顶完成后进行。每次回填均分30-40CM一层逐层夯实。主要以黄土填筑为主。 5)压顶
挡墙压顶施工采用一次性成型技术,这样挡墙压顶将更美观牢固。 压顶砼浇注模板采用3CM厚木模,立模以后,进行标高及宽度复测,无误后浇砼。浇筑砼前首先清除模板内杂物、积水及模板上的污垢。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模板牢固稳定,模板间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严禁出现漏浆、跑浆现象。
浇筑砼时注意检查砼的均匀性和坍落度;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现呈现平坦、泛浆。压顶每3M锯缝,在沉降缝处必须断开。 6)沉降缝
沉降缝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垂直贯通,宽度误差不得超过2MM,整个缝隙粘填 饱满,不漏水,缝的两面砌体应表面平整洁净。 6、墙后塘渣回填
墙后标高-0.83以下采用塘渣填筑。
塘渣料最大粒径应不超过10CM,通过5MM筛孔的质量控制在30—50%,最大含泥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密实度大于90%(重型击实标准)。塘渣填筑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分层压实,分层松铺厚度做到不大于30cm。在逐层填筑口寸,合理安排宕渣运输路线,由专人负责指挥,按水平分层填筑,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利用推土机摊平,个别不平整的地方配合人工用细石填补,石屑找平。严格控制宕渣的料径,料径较大的则先在料场进行破碎,个别运至填筑现场的大块半斗由人:厂进行破碎。压实时先压两侧,后压中间,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光弱振后强振。压实路线纵向互相平行并重叠40—50cm。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时,即达到密实状态。 7、回填土施工方法
河坎坎后塘渣回填压实至标高-0.83后,开始填筑黄土,施工时应分层回填,密实度要求达到轻型击实标准95%,填土时不得有积水。
第三节 技术措施 3.1 主要技术措施
1、本工程中,软基处理、路基、排水与防护等工程施工是互为前后工序的施工环节,都是控制本标段的总工期关键路径,因此是控制本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重点。施工方案编制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安排好这几项工序的流水作业进程。使各分项工程的流水作业相应衔接,在场地满足施工需求后即投入充足的机械进行施工,加快整个工程的施工。
2、组织我司最精干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负责本标段的施工,并且配置先进、齐全的机械设备,尤其是在施工前期配置充足的土方机械以及软基处理机械,使全标段尽早满足全面施工条件,并尽早对路基进行预压处理,同时保证充足的周转材料和资金保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按照总体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每一施工区每一分项的施工计划。做到总体安排和见缝插针相结合,千方百计确保关键,总揽全局。每月制定月施工计划,每周制定周施工计划。同时,制定相应的材料、设备、劳动力和资金供应计划,由专职人员负责。
4、做好每个分项单元工程、工序的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开展各单元工程的施工,使各工序连接合理、紧凑,每一个工序施工同时为下一个工序创造条件。
5、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专门安全小组负责日常的安全检查。严格执行“三级安全生产的交底”制度。
6、加强机械设备和车辆保养、维修,搞好职工食堂,防病治病,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保证正常出勤率,保障施工正常运转。
7、建立、健全奖罚制度,开展施工竞争,比质量、比安全、比工效、比进度、比文明施工,对按质按量安全完成周月计划的施工班组,给予表扬与奖励,反之给予批评,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8、加强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联系,做好与当地政府部门、沿线单位、沿线其他在建工程项目部和群众的协调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使工程能顺利进行。
3.2 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的一切用电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2.供电干线、配电装置、发电房、配电房完工后,必须会同设计者、动力科、质安科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允许通电运行。
3.电气设备的设置、安装、防护、使用、维修、操作人员都必须符合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4.接地装置必须在线路及配电装置投入运行前完工,并会同动力科及设计者共同检测其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不合格者,严禁现场使用带有金属外壳的电器设备,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的数量,直至接地体完全合格为止。
5.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6.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单独敷设,不作它用,保护零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
7.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配电线路中间和末端至少三处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8.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截面的1/2,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9.一切用电的施工机具运至现场后,必须由电工检测其绝缘电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