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管理基础规范化。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实现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应该按照“精细、规范、持续、长效”的原则,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规范党群工作的制度体系,制定出台了《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标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实施办法》和《党群系统工作评价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企业准确按照企业文化工作要求,规范了企业文化形象标识,实现了基层管理工作规范化。 (二)制度上求细化
围绕党群工作,尽可能地将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进行细分。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具有操作性的量化考核标准,使党支部能够准确领会上级要求,精确落实上级部署。对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重组和更新,对重要工作流程进行了分解细化。制度建设方面,对已不合时宜的制度,坚决废止;对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有差距的,及时进行了修改,赋予其新内涵;对一些规定不够详尽的,进行了完善补充;工作流程方面,对各个工作程序进行反复推敲,上下左右的工作衔接进行认真对接。做到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仅要让执行者知道怎么做,按什么标准做,还要明白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三)把握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党员开展精细化管理
基层党员和职工是企业的运营管理以及效益提升的主力军,因此,在企业的基层党群工作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关注基层党员和职工的需求和需要,以更好地保障企业的公交运营与管理的精细化。具体说来,党务小组的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职工的基本需求和需要,通过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和情况、当前的思想状态,因时制宜地开展适当的引导工作。与此同时,党务小组工作人员要深入群众、展开调研,秉承“精细、严谨”原则,从企业基层职工的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提升的角度出发,建议和指导有关部门加大生产环境投入,提高职工体面劳动程度。此外,通过完善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薪酬福利、津贴补助、职位晋升机制,将职工的工作表现的精度和强度与这些机制实现精细的对接,以更好地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立符合企业特色的党群企业精细化文化
为了实现党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就要紧密联系企业与党群,做到彼此融入,这样不仅促进企业与党群组织的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建立兼具企业党群特色的企业精细化文化。所谓对精细化管理进行完善,企业要通过精细文化这条途径对其员工及党群工作人员在思想上进行统一,这种精细文化不仅使得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有了强化,更让企业党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得以提升。作为党群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点,竞赛活动的载体设计将以组织竞赛活动作为载体来进行精细化,除了能够有效完成党群各种急、难、险等工作上起到促进作用,还可以解决存在于党群工作中很多难题。基于对施工企业党群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大力提高,在党群工作精细化管理中,载体显然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仅靠党群部门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细化分解扩展到每一个部门与岗位,协调各职能部门,调动各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抓检查督办,抓责任制的落实,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管党职责,落实好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从而形成齐抓共管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目前党政工作必然顺应着科学化以及精细化的道路不断发展,使得党群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加深入人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