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铸型填充条件
1. 铸型材料:2. 铸型温度:3. 铸型中的气体:
第二节 铸件的凝固与收缩
一、铸件的凝固方式
1. 逐层凝固:2. 糊状凝固:3. 中间凝固:大多数的凝固均是这样。 二、铸造合金的收缩 合金的收缩经历三阶段:
(1) 液态收缩 (2) 凝固收缩 (3) 固态收缩 收缩率与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和铸型条件有关。 三、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 1.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
(1) 缩孔它是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部位容积较大的孔洞。 (2) 缩松分散在铸件某区域内的细小缩孔。
2. 缩孔和疏松的防止 定向凝固:设置冒口。
课后总结:
第三节 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铸造内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2.掌握铸件质量的控制。 重点与难点:铸件质量的控制。 一、内应力的形成 1.热应力
减少热应力的基本途径是尽量减少各个部位间的温度差,使其均匀地冷却。 2.机械应力:它是合金的固态收缩受到铸型或型芯的机械阻碍而形成的内应力。
二、铸件的变形与防止 防止铸件变形的措施:
使铸件壁厚均匀、形状对称,采用同时凝固和反变形。 也可采用时效处理: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
第五课
第二章 常用合金铸铁的生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铸铁的分类、特点、石墨化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灰铸铁的牌号、组织、性能及其应用,灰铸铁的变质处理。
3. 了解可锻铸铁、蠕墨铸铁和合金铸铁简介
4.。熟悉球墨铸铁的牌号、组织、性能及其应用、 重点与难点:铸铁的性能及其应用。
第一节 铸铁件生产
铸铁的分类:定义:含碳量6.69%>C>2.11%的铁碳合金。 铸铁分类:白口铸铁:普通铸铁。 白口铸铁:C以Fe3C形式存在。 普通铸铁:
灰口铸铁:C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G片。 可锻铸铁:C以团絮石墨状形式存在,G絮。 球墨铸铁:C以球状石墨形式存在,G球。 蠕墨铸铁:C以蠕虫石墨形式存在,G虫。 一、灰铸铁 灰铸铁的性能:
(1)铸造性能好;(2)减摩性能好;(3)减震性能好;(4)切削加工性能好;(5)缺口敏感性较低:(6)抗拉强度、塑性、韧性比相应的基体的钢低。
2. 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因素(G=石墨) (1)化学成分:(2)冷却速度:
3.灰铸铁的孕育处理(变质处理):变质剂:硅铁75% Si。 4.灰铸铁的牌号及其生产特点
(1)灰铸铁的牌号。(2)灰铸铁的生产特点 二、可锻铸铁
(马铁、玛钢、) C→G絮状。 成分:
组织特点: G絮状+基体。
黑心可锻铸铁、珠光体可锻铸铁 三、 球墨铸铁
1950年,我国开始球铁的研究,1959年无锡柴油机厂利用球铁代替45、 1.球墨铸铁的组织和性能: 2.球墨铸铁的生产特点
(1)铁水;(2)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球化剂和变质剂。(3)铸型工艺
四、蠕墨铸铁
1.蠕墨铸铁的性能;2.蠕墨铸铁的制取;3.蠕墨铸铁的应用 课后总结:
第二节 铜、铝合金铸件生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铸钢生产的特点。
2.了解铜、铝合金的生产特点。
重点与难点:铸钢、铸铝、铸铜的生产。
一、铸造铜合金 铜及铜合金
1.铜:99.95%Cu(紫铜) 2.铜合金:
加入Sn、Zn、Pb、Al、Ni等。 ①黄铜:(Cu+Zn)
②青铜:(Cu+Sn)、(Cu+Cr)、(Cu+Pb)、(Cu+Al)。 二、铸造铝合金
1.铝:99.9968%Al,面心立方晶格,比重小,塑性好,强度低,耐腐蚀能力强。
2.铸造铝合金:
.铸造铝硅合金ZL1:Si、ZL101、Zl104铸造性能好、耐腐蚀。 三、铜、铝合金铸件的生产特点 1.铜合金的熔化 2.铝合金的熔化 3.铸造工艺 课后总结:
第六课 铸造生产方法 第三章 砂型铸造
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铸造生产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 2.了解造型(造芯)材料,造芯方法
重点与难点: 砂型铸造特点及生产过程
砂型铸造是传统的铸造方法,它适用于各种形状、大小、批量及各种合金铸件的生产。
第一节 造型方法的选择
一、手工造型
1.单件、小批生产: 二、机器造型(造芯)
1.机器造型(造芯)基本原理 2.机器造型的工艺特点
第五章 特种铸造
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特种铸造工艺。 重点与难点:特种铸造。
第一节 熔模铸造
一、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1.蜡模制造;2.型壳制造;3.焙烧和浇注 二、熔模铸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优点:
(1)型腔表面极为光滑
(2)能生产高熔点的黑色金属铸件 (3)生产批量不受限制。
第二节 金属型铸造
一、金属型构造
二、金属型的铸造工艺
三、金属型铸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三节 压力铸造
一、压力铸造的工艺过程
二、压力铸造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第四节 低压铸造
一、低压铸造的基本原理
二、低压铸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五节 实型铸造 1.泡沫述塑料模 2.铸造工艺 3.特点
课后总结:
第七课
第三篇 金属压力加工
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金属锻件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
2.了解金属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热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的锻造性。
3.了解锻造温度范围、锻件的冷却。
4.了解自由锻的特点,设备,基本工序(镦粗、拔长、冲孔、切割、弯曲、错移、扭转)及其应用。
5.熟悉自由锻造工艺设计:绘制锻件图,坯料质量及其尺寸计算
6.了解模锻及其胎模锻简介。
重点与难点:金属的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