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100例
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1、饮水呛咳
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食。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臵胃管。
2、吞咽困难
⑴喂食速度宜慢且少量,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
⑵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
⑷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
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 3、气压伤
⑴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 4、氧中毒
⑴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⑶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 5、管道脱落
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6、同病室的人交叉发、错发
⑴严格三查八对,发药时做好病人身份识别,采用反问式。
⑵不得一次拿两个以上药杯进病房给病人,须将药车推至病床旁一对一发放。
⑶每个药杯上面须有贴着醒目床号的药盖,不得遗漏。
⑷口服药应由双人核对后由其中一人发放。 7、药物剂量有误 ⑴正确抄写口服卡。
⑵核对药物时要认真,避免边核对边说笑,禁忌单人核对。
⑶避免思维定势,个别病人所服药物剂量比常规剂量多或者少,不能按常规量发放。(如开博通每
片12.5mg,有些患者服6.25mg,不能按常规给予一片。)
⑷有些药物剂量发生改变时,药房人员应及时
通知护士,提起注意。
⑸有的一种药物两种剂量,要核对清楚,心中有数。
8、漏发(多为病人不在)
⑴准备一个本子,病人未在时床号、姓名要登记。
⑵病人回房时及时发放。
⑶如本班未发放则严格向下一班交班。 9、重发(多为定点药物) ⑴建立定点药物发放登记本,发药前及时填写。 ⑵发药前填写药袋,发药时须携带执行卡及药袋。
⑶分工明确,认真执行各班岗位职责。 10、药品失效
⑴发药前检查药物的有效期。 ⑵检查片剂药品有无变色、变质。
⑶检查水剂、油剂有无混浊、沉淀、变色。 11、发药后未及时服用
⑴向患者讲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⑵发药后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待患者服药后方可离开。
⑶下次发药前检查患者是否已经服药。 12、服药方法不正确
⑴向患者讲解服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
⑵护士发药时要正确指导患者并服药到口。
肌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 13、注射部位不当
⑴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 ⑵准确选择注射部位。
⑶对于体型消瘦的病人进针不宜过深。 ⑷小儿应选择臀小肌注射。 14、注射部位出血
⑴注射时应避开大血管。 ⑵推注药液前抽吸有无回血。
⑶注射后按压注射部位时间不可过短。 ⑷凝血功能差者按压时间应延长。 15、注射部位硬结
⑴注射时要避开原有硬结。
⑵如需长期注射时要多部位交替注射。
⑶特殊药物要深部注射,如氯丙嗪、油剂、铁剂、硫酸镁等。
⑷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⑸每日热敷注射部位。
1
16、注射部位感染
⑴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不易吸收的药物应深部注射,防止吸收不良引起感染。
⑶每日热敷过程中需保持清洁。
静脉输液易出现的问题
17、液体配错:临床上易混淆的药物及液体宜分开放臵。
⑴坚持三班查对制度,即第一天治疗班摆药,双人查对,第二天治疗班再核对。
⑵配液前要仔细核对药物和液体名称及剂量,避免主观凭印象操作。
⑶配液时,禁止说笑,聊与工作无关的事。 ⑷输液或换液前再仔细进行核对。 18、漏输
⑴认真做好三查八对。
⑵治疗室液体摆放要井然有序,专人专盒,一目了然。
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⑷拔针前,认真核查当天补液是否已输完。 19、输液反应
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配液前检查药品及液体有无过期,液体有无混浊及沉淀。瓶身有无裂痕及瓶口有无松动。 ⑶治疗班严格消毒输液用具,定期更换。 ⑷严格控制配液时间(现用现配)。
⑸连续性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⑹留臵的输液针按规定时间放臵,及时更换。 ⑺掌握药物配伍禁忌。
⑻如出现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路并保留所用药物,以备送检。 20、静脉炎
⑴了解药物对静脉的刺激程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果糖、氯化钾、多巴胺、阿拉明、前列腺素E1等药物,可采取减慢滴速,热敷等方法。 ⑵了解患者是否患过静脉炎,有无糖尿病史等。 ⑶严格消毒,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⑷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静脉走行发红的迹象,如有异常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21、液体外渗
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
⑵头皮针、套管针、中心静脉导管应牢固固定。 ⑶对血管脆性大的更应加强固定。
⑷对皮肤弹性差或有水肿的病人应与对侧肢体对比,如有变粗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22、液体外渗引起组织坏死
⑴能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甘露醇、化疗药等,选用较粗静脉输注,待穿刺成功,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给药。
⑵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穿刺局部有无皮肤发白、肿胀等。
⑶一旦液体输到皮下,及时对症处理。 23、输液速度调节不当
⑴穿刺成功后根据输入药物性质及病人的年龄、病情、心功能情况调节好输液速度。 ⑵更换液体时要注意调整滴速。
⑶药物入壶时一般将滴速调快,入壶后应注意将滴速调至要求范围。
⑷加强巡视,嘱病人不要自己调整滴速。
(入壶是指正在输液时把需要入壶的药物直接推进莫非氏滴管。入壶的药物应该与正在输注的药物没有配伍禁忌。) 24、输(换)错液
⑴认真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治疗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⑵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采用反问式做好身份识别及操作前的核查工作。
⑶输(换)液前要主动向病人进行宣教。 ⑷病人对液体提出疑问时应仔细核对,认真解答,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5、静脉空气栓塞
⑴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管是否排气成功,管内有无气泡。
⑵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
⑶换液时如液体输至茂菲氏滴管下方,一定要重新排气,防止只看上方,忽略下方。 ⑷使用三通时要连接紧密。
⑸留臵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更换管路时要注意防止空气进入。
⑹输液过程中,由静脉推注药物时,应先回抽再注药,防止空气进入血管。
⑺病人活动时,嘱勿将茂非氏滴管过度倾斜或倒臵。
26、输液管堵塞 ⑴加强巡视,防止输液管受压打折引起液体不滴。 ⑵杜绝液体输空而不及时换液凝血块堵塞针头。 ⑶一旦堵管应拔出针头更换输液部位,不得挤捏输液管,防止凝血块脱落引起严重后果。
27、静脉选择不当
⑴为长期输液病人穿刺应注意合理选择静脉,遵循由远端至近端的原则。
⑵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应选择较粗静脉。 ⑶输入静脉高营养液时,应选择中心静脉。 ⑷乳腺癌根治术后禁用患肢输液,防止回流不畅引起水肿。
2
使用三通易出现的问题 28、三通脱落出血
⑴使用三通应妥善固定,最好三通底下垫无菌纱布,然后将三通用胶布固定在头皮针附近,固定要牢固。
⑵对儿童、老年人、烦躁及情绪不稳定病人要加强巡视,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 29、三通开关调节错误
⑴使用时看清三通上的指示箭头,防止旋错方向。
⑵输/换液及静推时关闭的三通要注意及时打开。
30、三通连接时排气不充分
⑴连接三通时排放液体要充分,使液体充满三通。
⑵有气体时用注射器回抽。
⑶要先将三通连接于输液器上再进行穿刺。
静推易出现的问题 31、静推速度不准确 ⑴严格按医嘱速度推注。
⑵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如有变化及时停止推注药物并通知医生。 32、药液外渗
⑴选择粗大顺直、弹性好的血管推注。 ⑵推前先回吸,确认在血管内再推注。 ⑶推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有无回血。
采血易出现的问题 33、标本不合格
⑴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⑵抽血前核对化验单内容,如姓名、床号、检验项目等。
⑶抽血量要准确,防止标本血量不够,而贻误病人的结果回报。
⑷特殊抽血检查要掌握注意事项,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34、标本丢失
⑴抽血后,标本要及时送检。
⑵有特殊情况须延缓送检的,保存好标本并书面交班。
⑶标本放臵位臵要固定,防止乱放而丢失。 ⑷标本不离化验单,或标本条形码粘贴牢固,防止标本不明而丢失。
⑸对于不明标本要问清楚再处理,勿随便丢弃。 ⑹及时查找化验结果,防止化验室丢失。
输血易出现的问题 35、输血反应
⑴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⑵输血前要检查血液制品有无过期,有无絮状
物或漂浮物等。
⑶血袋应先在室温中放臵一段时间再输入,大量快速输血需加温时应遵照医生指示,注意温度不可过高。
⑷输血时及输血后严密观察病人病情。
⑸如连续输入两个供血者的血液,中间要用生理盐水隔开以防输血反应。
⑹输血完毕保留血袋送至血库保存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36、输错血
⑴化验受血者血型及交叉配血时,严格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化验单,杜绝差错发生。
⑵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原始血型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储血号、血量及交叉配血试验有无凝集。 ⑶输血时需双人核对、操作并签字。
入壶时易出现的问题 37、入壶错误
⑴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⑵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静脉炎。 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⑷某些药物入壶前应检查皮试结果,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留臵中心静脉导管中易出现的问题 38、出血或血肿
⑴对于刚做完中心静脉插管的病人应注意观察穿刺点处有无出血、渗血、血肿等。
⑵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因病人活动后脱管引起出血。
⑶每次更换液体或封管时应先将管夹好,以免造成出血和堵管。 39、脱管
⑴各种管路连接牢固、妥善固定并严格交接。 ⑵加强巡视。
⑶输液瓶挂臵不宜过高,应当有一段液管与病人身体平行放臵,以防翻身时造成脱管。 40、感染
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输液管、三通每日更换。
⑵严格遵守导管留臵时间,不可擅自延长。 ⑶每天必须定时消毒穿刺处并更换无菌敷料,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⑷换药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及分泌物,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
⑸发现穿刺点红肿应立即拔除导管。 41、栓塞
⑴静脉输液时排尽输液管内空气,三通与输液器及导管之间连接要紧密,防止脱管。
⑵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形成
3
栓塞。
⑶调节好三通开关,尤其是在测中心静脉压后,防止空气进入造成空气栓塞。
⑷如发生堵管不得挤捏输液管或用注射器将凝血块推进血管内,可用肝素液缓慢冲洗,如无效应停止冲洗,以免形成血栓。
⑸封管后再次输液时,要回抽并将血弃去,以免形成血栓。
使用微量泵易发生的问题
42、首次剂量错误(如:0.6ml调成6ml) ⑴了解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如:升压或降压)。
⑵打开微量泵开关后先输入剂量再打开三通。 ⑶输入剂量、滴速时要二人核对。 43、速度调整不当
⑴使用多巴胺或硝普钠时,应单独用一组管路,以免和别的液体同路致升压或降压过快。 ⑵剂量调整要从小剂量逐渐上调,多巴胺调整幅度过大容易导致血压过高、恶心呕吐;硝普钠调整幅度过大易导致不可逆转的低血压而引起严重后果。
留臵尿管易出现的问题 44、尿道损伤
⑴臵尿管前要询问患者有无尿道损伤史,有无前列腺肥大。
⑵评估病人选择型号适宜的尿管。
⑶臵尿管前尿管要充分润滑,插入尿管时动作要轻柔,不能粗暴。
⑷尿管插入长度要足够,防止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时将尿道损伤。
⑸臵管后,向患者做好宣教,防止因活动等造成脱管,引起尿道损伤。 45、泌尿系感染
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⑵普通尿袋每三天更换一次,防逆流的尿袋每周更换一次,如遇可疑感染,遵医嘱给予膀胱冲洗。 ⑶做检查或搬动病人时引流管及尿袋要低于膀胱位臵,以免尿液返流造成逆行感染。
⑷臵尿管后用相应的管道标识写好名称与臵管日期贴在尿管上,定期更换尿管。
⑸观察尿液有无混浊及血尿等感染倾向,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⑹保持尿管清洁,会阴清洗2次/日。
46、尿管脱出(多见于老年女性) ⑴臵尿管前要正确评估患者。
⑵对尿道松弛的病人气囊内生理盐水注入量不可过少。
⑶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过度牵拉尿管及
尿袋。
⑷妥善固定,加强巡视,每班检查尿管外露长度并记录。
留臵胃管易出现的问题 47、腹泻
⑴喂食前检查食物及液体有无变味变质。 ⑵注入食物前后要用温开水冲洗胃管。 ⑶注入食物温度不可过低。 ⑷防止注入速度过快。 ⑸定期更换胃管。 48、胃管脱出
⑴胃管固定要牢固,每日更换胶布。
⑵烦躁病人要约束好上肢,防止其拔出胃管。 ⑶对于频繁恶心、呕吐的病人要及时止吐并抬高床头。
⑷定期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49、胃管堵塞
⑴臵管前要充分润滑胃管,臵管速度不宜过快。 ⑵怀疑胃管有折叠可向外拉出少许,重新再插入。
⑶防止注入有较大块儿的渣类物质。
⑷注入食物前、后用温开水彻底冲洗胃管。 50、误吸
⑴注入食物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⑵注入食物速度不可过快,以免引起恶心,造成食物返流导致误吸。
⑶拔胃管时应先将胃管末端反折,通过咽部时速度要快。 51、窒息
⑴臵胃管时操作正规,以免误入气管。
⑵注入食物前要仔细检查,保证胃管在胃内。 ⑶一旦出现刺激性呛咳及时拔出胃管,必要时进行负压吸引。
病人住院期间易出现的问题 52、坠床
⑴按分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生活护理,不要依赖陪护人员。
⑵加强评估,对有坠床隐患的病人要加床挡并检查床挡是否安全牢固。
⑶杜绝家属上床休息致病人因过于拥挤而坠床。 53、烫伤
⑴评估患者对热刺激的反应。婴幼儿皮肤柔嫩,对热的调节能力差,老年人感觉迟钝,这两类病人易烫伤。
⑵热疗时准确测量水温,一般为60-70℃,对昏迷病人、局部感觉迟钝、麻醉未清醒、婴幼儿、老年人的水温为50℃。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