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竞赛班教师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第十一讲
逻辑推理
教学目标
1. 掌握逻辑推理的解题思路与基本方法; 2. 能够解决较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
逻辑推理问题是一类很少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它主要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所谓逻辑推理,就是依据逻辑规律,从已知的结论为出发点,推出新的结论的过程。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必须依据事情的逻辑关系进行合情的推理,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逻辑推理题的特点是条件繁杂交错,必须仔细分析,选择突破口,并且借助于图表,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较快的解决。
经典精讲 列表分析 【例1】 甲、乙、丙每人有两个外号,人们有时以“数学博士”、“短跑健将”、“跳高冠军”、
“小画家”、“大作家”和“歌唱家”称呼他们。此外:⑴数学博士夸跳高冠军跳得高;⑵跳高冠军和大作家常与甲一起去看电影;⑶短跑健将请小画家画贺年卡;⑷数学博士和小画家很要好;⑸乙向大作家借过书;⑹丙下象棋常赢乙和小画家。你知道甲、乙、丙各有哪两个外号吗
【分析】 由⑵知,甲不是跳高冠军和大作家;由⑸知,乙不是大作家;由⑹知,丙、乙都不
是小画家。由此可得到下表:
因为甲是小画家,所以由⑶、⑷知甲不是短跑健将和数学博士,推知甲是歌唱家。因为丙是大作家,所以由⑵知丙不是跳高冠军,推知乙是跳高冠军。因为乙是跳高冠军,所以由⑴知乙不是数学博士。将上面的结论依次填入上表,便得到下表:
所以,甲是小画家和歌唱家,乙是短跑健将和跳高冠军,丙是数学博士和大作家。
需要注意的是:①第一步应将题目条件给出的关系画在表上,然后再依次将分析推理出的关系画在表上;②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如果出现了一个“√”,它所在的行和列的其余格中都应画“×”。
[前铺] 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
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
[分析] 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李不是教师,小王不是农民,小张不是农民。由此得到左
下表。表格中打“√”表示肯定,打“×”表示否定。
因为左上表中,任一行、任一列只能有一个“√”,其余是“×”,所以小李是农民,于是得到右上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