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赛课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孙悟空打妖怪》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0:41: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校 章节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课题 教学 目标 《孙悟空打妖怪》 1.课上通过和伙伴们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感受到朗读的快乐。 2.在快乐阅读中梳理朗读方法,丰富自己的“朗读百宝箱”。 3.课后延伸,主动运用学到的朗读方法和身边的大人快乐阅读,开启“悦读”模式。 教材 分析 部编本教育部审定2016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在每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新增了一个特色栏目——《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栏目的核心理念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陪伴孩子进行无压力阅读。其中所选的阅读材料,充满童真童趣,具有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好“食材 ”。然而孩子对阅读,并不是天生就充满热情和渴望的。在阅读初始,孩子和图书之间,必须有媒人──父母、亲戚、邻居、老师等,即那些能将图书带进孩子的世界,或能带着孩子走进图书世界的“大人”。也就是说,孩子是经由和大人一起阅读,从而爱上阅读,学会阅读的。在家庭阅读氛围没有形成时,必须在教室里开展《和大人一起读》,让孩子回去后和大人一起模仿、迁移、演绎教师带领下的读书过程,享受“悦读”之乐。 本单元的《和大人一起读》所选的篇目为《孙悟空打妖怪》,从儿歌内容上来说,它是一首活泼有趣、节奏明快、耳熟能详的传统连锁调儿歌,儿歌中《西游记》的人物和故事,学生喜闻乐见。 基于教材内容以及一年级孩子的兴趣特点,本着尊重学生自身的体验,将学习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收获知识的原则展开。在教学时创设了和孙悟空一起去打“妖怪”的情境,并通过“火眼金睛,辨人识文”、“七十二变,快乐读文”和“筋斗腾云,拓展延伸”三个趣味环节,开展师生共读,生生之间模拟亲子共读,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朗读的快乐,并主动将学到的朗读方法带出课堂,在课下能够和大人一起有滋有味地朗读儿歌,学有余力的孩子还可以课下自主地拓展阅读《西游记》。 学情 分析 前在状态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儿童诗歌、童话、寓言、故事特别感兴趣,《西游记》中变化万千的魔法更是深深吸引着他们的注意。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连锁调儿歌,《孙悟空打妖怪》朗朗上口,深受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喜爱。我认为这样的前在状态能够让平时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欣然重点 难点 课型 儿童诗歌 设计者 年级 一年级 授课日期 学科 语文 1.课上通过和伙伴们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感受到朗读的快乐。 2.在快乐阅读中梳理朗读方法,丰富自己的“朗读百宝箱”。 地接受这首儿歌,并产生“我会读”、“我能读好”的成就感,继而对课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在课上我特地创设了“和孙悟空一起学本领打妖怪”的情境,制作了和《西游记》有关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起孩子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潜在状态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对“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栏目并不陌生,在日常的课堂上都喜欢和同伴、老师一起快乐朗读,班级同学对于同桌互助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等合作学习形式已经不陌生了,大多数同学在合作学习中都能做到大胆表达、认真倾听、分工明确。但学生回去后能真正做到和大人一起读的孩子并不多,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教会孩子阅读方法十分有必要。在这节课上,我希望学生们在班级同伴的合作学习中感受同伴阅读的快乐,掌握“和大人一起读”的方法,并能迁移方法,把这份阅读的快乐传递给身边的大人,为孩子走上“悦读”之路营造快乐的氛围。 学生差异分析: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我把班级的孩子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能通过“宝箱”主动找伙伴朗读的学生,即“朗读主角型”学生;第二类:能通过“宝箱”主动加入合作朗读的学生,即“朗读配角型”学生;第三类:通过“宝箱”被动加入合作朗读的学生,即“朗读客串型”学生; 在这一堂课上,我希望通过“四口之家”的合作朗读,挖掘“朗读主角型”学生先前善于朗读的资源,引导他们带动其他同学参与朗读,激发起这些学生运用“宝箱”带动其他同学一起朗读的成就感,并使他们更加热爱朗读;“朗读配角型”学生在这堂课上受到鼓励,开始接受运用“宝箱”来朗读“和大人一起读”,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小组合作朗读,感受朗读的快乐,培养他们乐于回家和大人一起读的兴趣;对“朗读客串型”学生,我会充分肯定他们的参与,充分调动他们朗读的热情,关注他们能否把课文读通、读顺,能否在老师的提醒下用“宝箱”来朗读。 基于以上分析,预设本节课学生的提升点: 1.在快乐阅读中梳理朗读方法,丰富自己的朗读百宝箱; 2.体会阅读快乐,培养阅读兴趣,培养语音、语调、节奏等语感; 3.课后延伸,主动运用学到的朗读方法和身边的大人快乐阅读,开启“悦读”模式。 教学 资源 图片、音频、视频 教学 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活动目标 多媒体课件 1.跟唱《猴哥》,欢迎 以音乐导入,调一、创设情境 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猴哥》; 激情导入 2.介绍《西游记》; 3.出示课题。 孙悟空; 2.了解《西游记》; 3.齐读课题。 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并通过初步介绍《西游记》,引领学生走近名著,激起学生的读文热情。 二、火眼金睛 辨人识文 1.出示自读提示; 2.组织学生玩“猜人物”游戏; 3.创设“读词打妖怪”的情境。 1.借助拼音,自读儿歌; 创设“火眼金睛,2.同桌交流,纠正错音; 辨人识文”的情境,3.找出人物,画上横线; 并以游戏的方式让学4.学生互猜互演; 5.读词打妖怪; 生认识儿歌中的人物。在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不仅仅只是一旁观者,而且是文本的参与者。 “朗读百宝箱”梳理朗读方法; 1.借助“朗读百宝箱” 引导学生在朗读三、七十二变, 1.运用 快乐读文 2.组织学生开展“手拉手朗读会”; 巩固复习朗读方法; 3.适时指导朗读; 4.介绍“连锁调” 2.四人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朗读方法读儿中感受连锁调特有的韵律感。在读文时重心下移,把“时间”、“空间”、“工具”“评议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多种朗读形式,并梳理成结构,同时有利于孩子回家能够自主运用朗读“百宝箱”来朗读,体会朗读的乐趣。与此同时,还以“大手5.播放“大手拉小手朗读影院”视频,歌; 优化“朗读百宝箱”中的朗读方法。 3.上台展示; 4.学生互评; 5.自主发现“连锁调”特点。 6.观看“大手拉小手朗读影院”视频; 7.交流新学到的朗读方法。

(赛课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孙悟空打妖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fkf03mxos79ew80o94h77xpo584e200qw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