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根据文章的内容谈启示收获等。
这种习题一般会要求学生联系实际,所以答题时切不可泛泛空谈,要结合文章内容有理有据,层次清楚的回答问题。
15.梳理文章的思路(结构)或者补全文章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习题会给出几个部分的内容,然后让你将空缺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方法是先根据括号或是方框的多少确定文章应该分为几个部分;然后根据所给的提示将文章的结构层次划分出来;最后将每一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其方法与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一样。 16.关于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给人真实、自然、亲切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抒发强烈的情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17.关于材料安排:
详略:详写:突出主要事件、人物,中心突出;略写:使内容全面、充实丰富。衬托主要内容。 18.关于修辞
①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人、物的特点,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浅显; ②拟人:形象生动
③夸张:突出事物特点、本质;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情感更强烈,说理更严密、更透彻; ⑤对偶:内容凝练,结构工整,具有音韵美; ⑥引用:增添诗情画意,或增强说服力; ⑦设问:引人注意,引发思考; ⑧反问:强调,增强语气; ⑨对比:突出 ⑩反复:强调
19.以上列举的就是记叙类文章常见的一些题型,当然不可能罗列全面,但有一点务必记住:按分值答题特别关键,给几分就答出几个点;另外,多点习题务必要层次清楚,必要时可以用序号标示,以示清晰,这样给阅读老师以轻松感。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归纳以及解题策略
说明文是沈阳市中考必考的一个文体,分值比较固定,为15分,涉及到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以及说明文的语言等方面的知识,现将说明文的具体知识点梳理如下,供同学们在复习时参考,梳理顺序按照说明文的文体常识的顺序安排。 一、关于说明对象的知识点。 1.如何判断说明对象。
答题方法:分清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文的类型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就是文中具体说明的事物,如《苏州园林》一文,它的说明对象就是苏州园林,一般情况下,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能看得见摸得着,为直观的客观事物,
9
而且在文中多次出现;事理说明文,顾名思义,要说明一个事理,这个事理可以是一个规律,也可以是事物的成因,或文中要讲述的一个道理等,一般情况下,它不如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那么具体直观,显得抽象一些。 2.判断说明对象或说明现象的提出方式。
考查方式一:文章开头引用典故、传说、民间故事等的作用。
答题方法:第一步答出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步答出引出说明对象(要具体将说明对象写出来)或者说明现象(也要将什么说明现象写出来)。 考查方式二:文章开头引用诗歌、谚语、诗词等的作用。
答题方法:第一步答出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吸引读者;第二步答出引出说明对象(要具体将说明对象写出来)或者说明现象(也要将什么说明现象写出来)。[注意和考查方式一的区别]
考查方式三:判断说明对象或说明现象的提出方式。
答题方法:可以认为是引用典故、传说、民间故事、诗歌、谚语、诗词等提出来的。 注意:不是所有的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现象都是通过以上的方式提出来的,但以上所列举的三种考查方式比较特殊,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格外注意。 3.关于说明对象的特征。
①常识:所谓特征,是指一个事物区别另一个事物的标志,在事物说明文中,说明文的特征表现为具体说明的事物的自身特点是什么;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其阐述的道理、成因、规律等,所以其特征是具体的道理是什么,具体的成因是什么等。 ②答题方法:先判断说明文的类型,然后可以在文章中画出具体的语句。 二、关于说明顺序的知识点。
1.常识: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又三种:逻辑顺序、时间顺序以及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是最常见的说明顺序,具体可以分为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由特殊到一般的说明顺序,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等等,在实际考查时,多以直接问是怎样的说明顺序为主,而不需要答具体属于哪一种的逻辑顺序。时间顺序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介绍事物,往往以动植物的进化类的文章用的比较多。空间顺序是以空间方位的改变来介绍具体事物的一种说明顺序,常用来作为介绍建筑物时的说明顺序。
2.考查方式一:直接询问选文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答题方法:按照常识的介绍,直接答出是哪一种说明顺序即可,但语言要完整,例如要写“逻辑顺序”,不能简单的写“逻辑”二字,显得不规范。 3.考查方式二:询问选文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并说明理由。
答题方法:这种考查方式比第一种考查方式要难,现说明如下:如果选文的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答理由的时候一可以答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二可以从文章中找出“首先”“其次”“再次”之类的词语来表明这种逻辑关系。如果选文的说明顺序属于时间顺序,要在文章中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但必须要主要,所寻找的表示时间的标志性词语不能少于3个,最少也是3个,这也是判断选文是否是运用了时间顺序的重要标志。如果选文的说明顺序属于空间顺序,要在文章中找出表示空间变化的词语,例如上下左右等等。
10
注意事项:一篇说明文,原则上只有一个说明顺序,但不排除在个别段落中采用其他的说明顺序,所以一篇说明文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说明顺序这并不奇怪。 三、关于说明方法的知识点。
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是考题中最爱考的,也是必考的一道题,命题方式也比较固定,分值一般为3分,具体考查方式如下:
考查方式一:辨析文章中划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题方法: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考查方式二:辨析文章中划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题方法:①第一步答出属于哪一种说明方法;②第二步答出这种说明方法的本身的作用;③第三步答出这种说明方法在句子中的具体作用,可以用寻找中心句的方式或者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做答。
常识——常见的说明方法以及本身的作用如下:
1.下定义——一般格式为xx是什么,xx叫做什么,其本身的作用是:简明、周密、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2.做诠释——本身的作用是:具体解释了??
3.分类别——本身的作用是: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4.打比方——本身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5.作比较——本身的作用是:鲜明地强调了?? 6.举例子——本身的作用是:具体地说明了?? 7.列数字——本身的作用是:准确地说明了?? 8.列图表——本身的作用是:直观清晰地说明了?? 四、关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知识点。 常识(一):说明文的语言有两个特点,第一为准确、严密,常见的表示说明文语言准确和严密的词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数字(分为“确数”和“概数”两种)
②表程度,起强调作用的词语,如:很、至少、十分、非常、仅仅、只、特别等。 ③表范围,起限制作用的词语,如:绝大部分、绝大多数、都、大多数、很多时候、之一、几乎、主要等。
④表估计,起猜测作用的词语,如:大概、大约、约、可能、差不多、很可能、也许、左右、据说等。
⑤表示具有权威性的词语,如:经过实验、据科学家分析等。 1.常见的考查方式:
考查方式①:从文中找出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特点的词语,并分析作用。 考查方式②:理解文中xx词语的表达效果。(注:这个词语一定要属于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方面的词语,其他词语不属于这个范围) ①和②两种考查方式的答题步骤:一解二分三扣。(“一解”是指答出词语本身的作用,既表什么,起什么作用,可参见上文的内容;“二分”是指这个词语在句中的具体作用;“三扣”是指答题最后要扣住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①和②两种考查方式的答题参考模式:
11
xx词语表??,起??作用,在文中表明??,语言不绝对化(说话留有余地),xx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考查方式③:文中(句中)的xx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或说明理由) 考查方式③的答题步骤:
一表二解三分四扣。(“一表”表态度,既可不可以去掉,“二解”指的是答出词语本身的作用,既表什么,起什么作用,可参见上文的内容;,“三分”指去掉该词语后句子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完毕后,加上“语言绝对化”或“与实际不符”之类的语句加以总结;“四扣”的说明同上,并加上“所以不能去掉”之类的字眼来进行总结。) 考查方式③的答题模式:
A、xx词语不能去掉,xx词语表??,起??作用,去掉后句子意思变为??,语言绝对化(与实际不符),xx词语体现了说明文严密、准确的特点,所以不能去掉。
B、xx词语不能去掉,xx词语表明文中的结论(发现、数据、现象等)不是主观随意想象出来的,而是经过实验(分析、论证、调查等)得出来的,真实准确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xx词语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常识(二):上面介绍了说明文语言的第一个特点,说明文的语言还有第二个特点是生动形象或平实,这主要指的是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上的特点。一般说来,凡是用词华丽,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诗歌、典故、谚语、传说等穿插使用则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为生动形象,反之则属于平实特点的说明文。 2.常见的考查方式:
考查方式①:直接问选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或语言风格是什么。 答题方法:①准确严密,生动形象;②准确严密,平实无华。[注:单纯问语言风格,不需要答出“准确、严密”这个点。]
考查方式②: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该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答题方法:一选二挑三分四扣。(“一选”是指先选取文中的句子,最好选取含有修辞方法的句子;“二挑”是指挑选出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词语;“三分”是指分析所挑选的词语在句子中写出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四扣”是指扣题,即该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注:挑选含有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的句子,答题方法稍有不同,首先选取这样的句子,然后答出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再次答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最后扣题即可。]
五、关于说明文中拟写标语(口号)类习题的要求。
拟写标语(口号)时字数应力求简练内容积极向上,选词力求生动形象,注重人文关怀,少用或不用表示禁止方面的词语,句式上可采用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等,修辞上可采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的修辞方法,语言应连贯得体。
六、其余的习题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习题后边的分值,按分答题是必须遵守的原则。
议论文知识点与解题策略
一、定义: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见解的文章。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一)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