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分析》第二阶段导学重点
《财务报告分析》第二阶段课程主要包括第五至八章的内容。第五章讲解了企业会计政策分析,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在分析财务报表时需要了解这一财务报表编制的依据,揣摩企业的用意。第六章至八章进入具体报表的解读阶段。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是财务报表使用者最关心的三张报表,通过解读和分析这三大报表,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能够掌握财务报告分析最基础的内容,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各财务指标的分析打下基础。
第五章 会计政策分析
一、导学大纲
1、为什么要分析会计政策 2、如何分析会计政策 二、导学重、难点
1、为什么要分析会计政策
(1)信息失真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的。包括企业有上市需求,而我国对上市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一些企业为了达成其上市目的而进行会计造假;我国现行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尚有许多不明确地方,给企业留下了操作会计信息的空间;上市公司的经营与所有权分离制度使得管理层人员面临业绩压力,这时候使用会计技术来粉饰业绩也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另外,审计在经济运行中无疑是充当着外部监督者的角度,但目前审计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发表意见的影响尚且薄弱,另外一个问题是审计在实际工作中会受到很多的干扰,其意见是否公允都很难说。除了以上提到的四种情况外还有多种原因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报表使用者在拿到财务报表分析前需要充分的考察这一点。 (2)会计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现在生活中日趋严重,对人们的工作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危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损害各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会计信息失真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 2、如何分析会计政策
1确认主要的会计政策○2评估会计灵活性○3评价会计战略○4评价披露治理○5识别分析步骤:○
6消除歪曲或是用脚投票。 潜在的危险信号○
第六章 资产负债表解读
一、导学大纲
1资产负债表质量分析 2资产质量分析 3负债质量分析
4所有者权益质量分析 5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 6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二、导学重、难点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质量分析就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进行分析,即资产负债表上数据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程度。 2、资产质量分析。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是按照流动性强弱的顺序排布的,由强到弱依次列示。
(1)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保持的动机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资动机。币资金持有量的决定因素: ①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越大,业务量就越多,所需的货币资金数额越大。
②所在行业特点:金融企业一般具有大量的货币资金,而制造业的货币资金相对小的多。 ③企业融资能力:企业若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就可以不必保持很大的货币资金数量。 ④企业负债结构:当企业负债中短期债务占较大比重时,企业就考虑是否保持较高的货币资金数额,以备不久的偿付之需。
(2)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的目地是为了近期内出售获利,所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价。
(3)应收票据质量分析应当关注应收票据的类型。银行承兑汇票的质量较为可靠,而若是商业承兑汇票因为承兑人是企业则在分析时应关注企业的信用状况,是否有到期不能偿付的可能性。。
(4)应收账款的质量判断: ①应收账款的账龄: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可能性越大,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②应收账款的债务人分布;③坏账的计提; (5)存货: 指企业在日常生活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 存货质量分析的关注点①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异;②存货的周转状况
(a存货是一项流动资产,判断存货数据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就是观察存货能否在短期内变现,因此存货周转的速度直接关系存货数据质量;b一般而言,存货的周转主
3存货的构成;○4存货的技术构成。 要是使用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
(6)长期金融资产质量分析: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质量分析的注意点:①对债权相关条约的履约行为进行分析;②分析债务人的偿债能力;③持有期内投资收益的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指长期债券投资)
(7)固定资产质量分析的注意点:①当关注固定资产规模的合理性;②固定资产的结构;③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
(8)无形资产质量分析注意的点:①研发阶段的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是否合理;②企业是否具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落实无形资产的价值;③无形资产是否能够带来这样多的价值。
(9)商誉质量分析注意的点:①在企业合并时出价是否合理以及对于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认是否恰当;②商誉价值未来可持续性及其减值准备是否充分。 3、负债质量分析
(1)流动负债分析:包括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预计负债。
(2)短期借款质量分析:①短期借款到期期限;②可偿还短期借款的资产的匹配度;③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3)应付票据质量分析:①票据支付期;②票据是否附有利息或者其他条件;③开具票据的类型④如果票据是关联方应付票据,应判断是否存在使用票据进行融资的行为。
(4)应付账款质量分析:①分析应付账款与购货规模是否匹配;②分析近期是否有应付账款的剧烈波动。
(4)预收账款质量分析:①如果企业能够取得较多的预收账款,可以说明企业的产品比较有竞争力,或者市场需求旺盛,购货方愿意提前垫付资金;②如果有大量预收账款来自于关联方,则需判断这是否是变相借贷的现象。
(5)应付职工薪酬质量分析: ①应付非货币性福利—— 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或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作为正常产品销售处理;②辞退福利——同时满足下
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③股份支付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有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两种方式,应当注意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不涉及应付职工薪酬,不产生企业负债。
(6)预计负债的质量分析(预计负债来自于或有事项):①预计负债涉及较多的财务判断,因此在分析其质量时不应当仅仅从报表之中找寻其痕迹,而应多方查找这一踪迹;②同样因为涉及到财务判断,而会计准则要求列报的是最佳估计数,在分析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一估计数是否恰当。
(7)长期借款质量分析:①长期借款的波动及原因分析,看其是否匹配;②观察企业盈利能力是否与长期借款规模相匹配。
(8)应付债券质量分析: ①债券的付息方式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分期还本付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②债券上附有的其他条款,如赎回条款、债转股条款等。
(9)长期应付款质量分析: 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采用补偿贸易方式下引进国外设备应付的价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4、所有者权益质量分析。
主要有三个项目: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
(1)实收资本(股本)质量分析:①企业初试成立时的注册资本是否到位,如果没有到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后续是否补足;②企业接受的投资若是非货币资产,应分析非货币资产的作价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高估资产而导致企业资本亏损的情况。 (2)资本公积质量分析:由于资本公积的构成较为复杂,因此在分析时要仔细辨别其来源,以防企业操纵资本公调整其资本结构。
(3)留存收益质量分析: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分析时需要结合历年的利润及利润分配相关项目进行分析。 5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 (1)比较资产负债表分析
指将连续若干期间的资产负债表数额或内部结构比率进行列示,用以考察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
(2)定比趋势分析
注:①趋势分析是动态分析;②定比趋势分析的具体方法是选择分析期的第一期为基期。 (3)在定比趋势报表的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对于基期为零的项目,以后期间与之构建的比率没有意义,所以对于此类项目不适用定比趋势分析;②企业的“应付工资”、“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物资”等账户从指数上看变动很大,但是因为这些项目的绝对数额较小,从重要性的角度考虑,在财务分析时不需要着重考虑。
6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指资产负债表中各内容要素金额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①观察各个项目相对于总体的比例或比重,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建立共同比资产负债表;②观察各个项目之间的比例和结构,例如企业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债务结构,判断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1)共同比资产负债表分析
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连续若干期间的绝对数趋势分析,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析结果,但是对于报表整体的结构并不是非常清楚。在资产负债表构成百分比计算中,一般选择总资产作为总体指标。
(2)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包括多种,如资产结构、资本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负债结构
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
(3)资产结构
含义:指企业在某个时刻各项资产相互之间的搭配关系。
影响因素:①企业内部管理水平;②企业规模;③企业的资本结构;④行业因素;⑤经济周期。
注:①三种资产结构;即保守型资产结构、适中型资产结构、激进型资产结构。
②保守型资产结构,指企业为了回避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持有数量较大的流动资产,其中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比重较其他企业为大。 (4)资本结构 含义:①指企业各项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②广义的资本结构,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包括企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债务结构,所有权结构等;③狭义的资本结构,仅指企业债务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值。 影响因素:①企业面临的筹资环境;②资本成本与融资风险;③行业因素;④企业生命周期;⑤获利能力和投资机会。
注:一般而言,负债的资本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债务利息还可以抵税,因此从资本成本考虑,负债融资就成为企业的首选,但是负债融资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上升,如果未来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不能按时还本付息,企业将陷入财务危机的境地。
第七章 利润表解读
一、导学大纲
1利润表量表质量分析 2利润表量表趋势分析 3利润表量表结构分析 二、导学重、难点 1利润表量表质量分析
利润表质量分析就是对利润形成过程和利润结果的质量进行分析。
企业利润的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从利润结果来看,因为权责发生制的关系,所以企业利润与现金流量并不同步,而没有现金支撑的利润质量较差。第二,从利润形成的过程看,只有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那些未来持续性较强的经济业务时,利润的质量才比较高。
(1)营业收入质量分析。企业营业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收入是企业创造利润的核心,最具有未来的可持续性,如果企业的利润总额绝大部分来源为营业收入,则企业的利润质量较高。 分析营业收入质量时应注意:
①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5个)——企业已经将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了;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来实施有效地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可靠的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可靠计量。
②企业营业收入的品种构成:分析方法一般是计算各经营品种的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在通过比较比重的变化发现企业经营品种结构的变化幅度。 ③企业营业收入的区域构成:对收入区域构成的分析,有助于预计企业未来期间的收入状况。分析方面包括:观察企业主要的收入是来源于国外还是国内;国内销售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哪个区域;对企业尚未占领的区域是否有相应的推进计划;企业产品的配置是否适应了消费者的偏好差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