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人教版(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 8 大自然,谢谢您》导学案 - 28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16:49: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部审 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

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年 级 单 元 页 码 教师姓名 录制时间 教学类型 人教版(2016教育部审定) 一年级 第二单元 教材第30-33面 册 类 单元主题 节点名称 学 校 课堂时间 小学道德与法治 下册 我和大自然 大自然,谢谢您 40分钟 ■讲授型 □问答型 □启发型 □讨论型 □演示型 □联系型 □实验型 □表演型 ■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型 □其他 1. 课标大纲分析: 本课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愉快、积极地生活”所反映的“愉快、开朗”中的第2条“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体现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所反映的“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中的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所反映的“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中的第1条“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第2条“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以及“勤于思考、学习探究”中的第6条“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但是,光靠本课是无法完全实现它们的,本单元第5、6、7课等同样肩负着完成课标中的以上任务。 本课体现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小学低年级(1-2年级) 教学内容与要求:“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材相关因素分析与知识点描述 2.核心素养分析: 本课比较容易渗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中的审美情趣(借助大自然)、勇于探究(教材知识探究与大自然实地探究),“自主发展”中的珍爱生命(注意自身安全、热爱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等)、自我管理(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自律等),“社会参与”中的社会责任(自己有责任感恩保护大自然)、劳动意识(大自然礼物的来源离不开勤劳人们的辛劳)、问题解决(自己围绕本课相关内容或环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内容的培养。 3.本册单元分析: 本册渗透了立德树人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等内容,如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三单元“我爱我家”是家庭和谐,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是校园和谐。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旨在引导学生养成亲近大自然、探究大自然、感恩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好习惯。它主要涉及对风、动植物的接触、观察、了解、欣赏,与之共在、共处时要注意的问题,初步建立人与风儿、植物、动物共在共生共存的关系,最后一课整体提升认识,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大自然的馈赠和人们的辛勤劳作密切相关,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玩耍时实现与大自然的交流,获得快乐,从而引发与大自然共在、感恩大自然的情怀。 附:本单元内在逻辑图:(分总逻辑关系) 4.本课内容分析: 本课为本册书第二单元总结性的课,整体上略显抽象。本课的编写目的: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共在中成长。本课包括正版内容:1、大自然的礼物,2、大自然中的快乐;副版内容:位于教材下三分之一的绘本内容“大自然的语言”。本课侧重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带给人类的自然馈赠、精神快乐以及智慧启迪,懂得要感恩大自然。本课两个主题紧密结合“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分别侧重不同的要点。“大自然的礼物”侧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自然与人类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密切联系,感悟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的丰厚回报;“大自然中的快乐”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与大自然共处,在大自然中活动时的种种快乐。两个主题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恩大自然的情怀。绘本“大自然的语言”体现了“共在主题”,是主教材自然馈赠、精神馈赠之外的另一个视角:智慧启迪。 基础或预备知识 第二单元前三课《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为最后一课《我和大自然》学习作了铺垫,它们是分总的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也经常接触大自然,了解了一些大自然的知识,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的快速发展,住房环境的变化,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加上居民经济实力的提升,人们的购买力也极大增强,大部分一年级的儿童对于吃、穿、住需要的各种物品源自哪里并不大了解,孩子们接触的物品多数是经过加工后的成品。 学情分析 从心理认知来看:一年级学生是喜欢大自然的,大自然在他们心中是神奇、神秘和丰富多彩的,有通过看、听、嗅、触等途径去感受大自然的经历,也体验过大自然中的乐趣。学生的观察、体验和感悟大部分还停留在表层,比较零散、浅显,对大自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还缺乏了解。很多孩子也不懂得要怀着一颗感恩大自然之心,去享用大自然带来的丰富的物质和快乐。 1.情感与态度 学生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激发学生愿意去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学生乐于参与,游戏、活动中培养团结合作、文明守纪,认真观察、感受、保护大自然等习惯。

教学目标 3.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自然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一些回报——大自然的礼物,知道要感恩大自然。 (2)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探究,增强对大自然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4.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语言、课件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游戏活动解决问题等,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些礼物的来源,感受大自然中的快乐,激发学生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基于课标、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核心素养、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分析,确定了本节课依 据 的重点与难点。 重 点 突破方法 知道大自然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大自然的礼物。 游戏、联系生活实际、表格归纳小结、多媒体等,安排在一节课的黄金教学时间。 重点难点: 难 点 感受大自然中的快乐,激发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化解方法 联系实际看图说话、配乐品读儿歌、表演、到校园中实地感受大自然中的快乐等。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主要是多媒体教学法、引导法、自主合作探究等。 教师:设计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学生:预习,让家长带自己到大自然中观察玩耍。 根据教材学情等分析、为了达到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本节课的主要设计思想如下: 1.重视儿童生活。“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这是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设计应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大自然紧密相连,很多教学活动仅靠课内,效果可想而知。上本课时,一般处于相对温暖的春季,鼓励学生到室外活动,帮助他们克服与大自然的疏离,建立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样可以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大自然、生活的实际。 所以我比较重视学生生活实际,课外,请家长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课内,我设计了上课过程中设计思想 走出教室到校园中观察、感受大自然中的快乐等环节。 2.自主合作探究。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想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既有教室里的自主阅读、思考、合作、讨论、交流等,也有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的实地分组观察、探究、感受大自然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中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情感。 3.以人为本思想。本课教材比较抽象。我想,要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喜好,力求随机灵活地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游戏、朗读、看图说话、实地观察感受、唱歌等等。引导学生反馈交流,安排的活动在紧扣本课内容的同时,尽量考虑到一节课里人体生物钟兴奋与疲劳的科学性,动静结合,引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的教学活动中。通过眼神、口令、与学生的距离、鼓掌、表扬、轻声提醒等调节课堂。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主要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1.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活动预设 1.生:为什么要谢谢大自然?怎样谢谢大自然…… 媒体 时间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学习,一、 第1张约2了解学生喜欢的课前谈话ppt、 2.师:想怎样学习本2.生:我想唱歌,我想做好本节分钟 学习方式和兴趣上体育课,我想玩,我背景音乐 课的准备。 课? 爱好等,为引导学 想学得有趣…… 生学习做好准备。 1.游戏: 师:请大家边阅读教材P30面,边思考米饭、丝绸怎么来的?等一会儿,请同学来做游戏? 师:拿出图片,说明游戏规则,即根据随意拿的图片内容,每三个人组合一组,小组排序,分别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教学回归第2张生活,强调以儿童PPT 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 约5道德与法治板书:礼分钟 教材总主编鲁洁物(在学教授说:教学是以生看教材生活为本的,是为了生活的、是通过时进行) 生活而进行的。此环节,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联系实际预设: 生活基础上,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兴1.生:我们每天早上吃趣,课堂上认识一的包子、馒头、凉面…… 些大自然的礼物,2.生:我们穿的校第3张约5既解决重点,又锻PPT 服…… 分钟 炼小组合作能力。 3.生:我们住的房子或生: 1. 阅读教材P30面,边思考。 2. 几名学生举手上台做游戏,随机抽一张图片 3. 学生根据抽中的图片内容,每三个人组合一组,小组排序,分别说米饭、丝绸怎么来的? 正在建造的顺丰机场的杨叶安置区…… 二、 说米饭、丝绸怎么来联系实际的? 认识大自然的礼物2.延伸: (重点) 大自然给勤劳的人丰厚的回报,联系实际生活,说说你还发现了什么? 3.小结: 结合自制《大自然的引导学生小结第一部分。 学生看表格,与老师一屋、水果怎么来的? 礼物的来源》表格,起小结米饭、丝绸、房第4张PPT 约2分钟 过渡 大自然不仅给给勤劳的人民丰厚的回报,在大自然中,我们也能获得很多的快乐。 主要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1. 观看图画,说出快乐 出示课件,即教材P32-33面图 《大自然中的快乐》 (加入原图中没有的冬天的活动:堆雪人)。 学生活动预设 媒体 第5张时间 设计意图 观看图画,结合自己的经历,说出图上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做了些什么。 PPT 板书:快乐(在学生看图时进行) 道德与法治约7分钟 2.品读诗歌,读出快乐 课件出示:教材33面的儿歌。 采用音乐伴奏、个人展示等方式读儿歌 教材的主要学习第6张PPT 约3分钟 方式之一就是“在活动中领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此环节在此指导思想下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画、品读诗歌、分组到第7张PPT 约8分钟 大自然中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感受大自然中的快乐。 3.分组活动,感受快乐 说明要求: (1)做好准备: 三、 走近自然,自由分组,取好组名。 感受大自 然的快乐(2)强调事项: (难点) ①注意安全,定好组长,文明守纪。 ②互帮合作,交流分享,做学生根据教好记录。 师要求,分组活 动,老师随机指(3)感受快乐: 导。 内容: 落叶、蚂蚁、小鸟、花、 草 、树木、太阳、云朵、风儿 …… 形式: 看看、摸摸、闻闻、抱抱、比比、画画、唱唱、读诗…… 大自然是美丽的,大家想到校园中去感受大自然的快乐吗? 过渡 大自然不仅给人们丰厚的礼物和快乐,还告诉人们很多语言呢?我们通过音乐课上已经学的一首老师自制的歌曲,来简单地了解一些吧!

新人教版(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 8 大自然,谢谢您》导学案 - 28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fsky92fst1j03v4iv5u208bi780fr00a5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