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2021【语文】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综合含答案解析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8:39: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的依然如故,由此也可见虚名是靠不住的,而幽居独处潜在厚实的却可以保持久远。花虽然轻微,而所寓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还有让人可以感悟的方面,所以作文记下来。

5.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短文两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歌。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①古来共谈 共:共同 ②高峰入云 入: 耸入 ..B.①五色交辉 交:交相 ②四时俱备 俱:都 ..

C.①猿鸟乱鸣 乱:纷乱 ②沉鳞竞跃 竞:争相,争着 ..D.①盖竹柏影也 盖: 只是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大概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案】 1.D

2.(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两个人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3.①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要像谢灵运那样,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② 这句话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归隐林泉的终身志趣。 【解析】

1.D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改为:①盖竹柏影也。盖:表示原因或推测,译为“大概”或“原来”。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亦”:也。“寝”:睡觉。“相与”:一起,共同,一同。还有“相与步于中庭”: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的翻译。

3.考查对重要语句的言外之意。“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语气里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也引发一种感慨,感叹,既表达了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自己能陶醉于美景的得意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归隐志趣。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一)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二)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6.(四)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

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 ..B.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 ..C.必无所疑乃已/惧其不已也 ..

D.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3.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

【答案】 1.C

2.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3.(1)勤奋好学;(2)注重实地考查;(3)助学严谨;(4)学习专注。(任意答对三点即可) 【解析】

1.A.①句意为:手都没放下过书(形容极爱看书,学习勤奋)。卷:书,名词; ②句意为:(仲永)立即写下了四句诗。卷:写,动词.故两句话中的“卷”意思不同; B.①句意为: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若:如果;

②句意为:衣着神态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若:像。故两句话中的“若”意思不同; C.①句意为: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止:停止;

②句意为:担心他不停止(挖山)。止:停止。故两句话中的“若”意思相同; D.①句意为: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对经典的解释叫“注“或“疏“)。据:根据;

②句意为:孙权占据江东。据:占据.故两句话中的“据”意思不同; 故选C。

2.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招呼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面对面开怀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据此划分为: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等情节,可以看出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是:勤奋、严谨、专注。

译文:顾炎武(字亭林)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随身带一骡二马驮书。有时候到了边塞岗亭,就招呼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面对面开怀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

,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即使遇到亲朋好友就像不认识一样,有时候因此掉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人能与他相比的。

7.(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锦鳞游泳(____) .(2)佳木秀而繁阴(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而或/长烟一空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

【答案】

1.鱼繁荣滋长(茂盛,繁盛)

2.(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3.C

4.范仲淹的“乐”,是欣赏了春天美丽的湖面景色产生的乐;欧阳修的“乐”,是领略了树林中早晚、四时之景而快乐。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鳞”代指鱼;“秀”,茂盛。 .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以”因为;三个“乐”字,乐趣/以……快乐/快乐。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及主旨的能力。《岳阳楼记》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警策自己。《醉翁亭记》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

2020-2021【语文】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综合含答案解析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fsrc5c8sg8az813jgo32teb88j4b1005sf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