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胡同文化》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9:52: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执教人:宜城市实验中学 鲁发福 教学目标

1、 了解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2、 了解汪曾祺及其创作语言的风格;

3、 理解作者对北京胡同的感情,培养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理智取舍。 教学重点

了解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北京胡同的感情,培养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理智取舍。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圈点批注,即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提取关键信息,然后直接在书上圈点批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先请同学们听三首歌:《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胡同文化之北京的胡同》。(播放幻灯片) 2、语言述说:

提起北京,我们都会肃然起敬,她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们会想到天安门广场,会想到金碧辉煌的故宫,想到雄伟的万里长城,更会想到2008年的奥运会。可你曾想到过北京的胡同吗?方正的北京胡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北京市民,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胡同文化,或者叫北京市民文化。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她将经受怎样的历史沧桑?现在,让我们通过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一文来打开北京胡同的“视频”吧! 二、题解与作者

1、何谓“胡同”?(学生读读课后方框内容) 2、何谓“文化”?(学生查词典) 3、汪曾祺知多少? (幻灯片):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卓记事》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听录音朗读,播放胡同图片。

四、研读课文:了解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理解作者对北京胡同的感情,培养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理智取舍。 (一)、采用读书指导法和圈点批注法,解决下列问题。

1、第1-4段是第一部分,写北京胡同的特点。请提取关键信息,依次概括北京胡同的四个特点。

——明确:

○1、形状——正 (1段) ○2、名字——俗 (2段)

○3、数量——多 (3段) ○4、环境——静 (4段)

2、第5-12段是第二部分,写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请提取关键信息,依次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四个特征。 ——明确:

○1、 封闭文化——居住“安土重迁”;交际“独门独院”(6、7段) ○2、知足文化——“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8段) ○3、闲适文化——“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 (9段)

○4、隐忍文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10、11、12段) 3、第13-15段是第三部分,写北京胡同文化的没落。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有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复杂纷繁

○1、佩服与调侃,有反思 :“睡不着眯着”这话太精彩了!??真有你的! ○2、伤感与无奈,有眷恋: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3、理解与超脱,有豁达: 再见吧,胡同。 (二)、教师归纳板书: 胡 同 文 化

胡同的特点 形状——正 名字——俗 数量——多 环境——静

胡同文化的特征 封闭文化——居住“安土重迁”;交际“独门独院” 知足文化——“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闲适文化——“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 隐忍文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胡同的没落 佩服与调侃,有反思 ; 伤感与无奈,有眷恋; 理解与超脱,有豁达。 五、理解语言特色 (一)、完成课后“练习二”

——1.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所以有虾米皮熬白菜,他们已经很满足了,感叹词“嘿!”表现了他们心满意足的良好感觉。 2.北京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就是对他们这样能“忍”的文化根性的最好注解。“北京人,真有你的!”表现了作者对北京人这样的个性的调侃,既有佩服也有嘲讽的意味。

3.化古人意境,描写胡同衰败颓唐的景象,满怀怀旧、感伤、无可奈何之情。 (二)、归纳语言特色:

语文别致,既平白、朴实、口语化强,又典雅杂糅,富有表现力。 六、拓展,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 思考:“商经济大潮对胡同文化的冲击”是这一文化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你如何看 待商品经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七、总结 八、作业

——《绿色通道》中的练习。 附幻灯片内容提要: 1、 导入: ○1、三首歌:《故乡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胡同文化之北京胡同》; ○2、语言述说; 2、 汪曾祺简介;

3、 学生听朗读时播放的北京胡同图片; 4、 课文内容归纳图表; 5、 拓展训练题; 6、 补充资料。

作者163

搜索更多关于: 《胡同文化》教案 的文档
《胡同文化》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fv1n562db3jk4g7snm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