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习题 25.呼吸补泻法的补法是( ) A 呼气时捻转,吸气时提插 D 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
26.呼吸补泻法的泻法是( ) A 呼气时捻转,吸气时提插 D 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
B 呼气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E 呼气时捻转,吸气时进针
C 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B 呼气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E 呼气时捻转,吸气时进针
C 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27.开阖补泻法的补法是( )
A 出针前按揉针旁 B 出针时摇大针孔 E 出针后拍打针孔
28.开阖补泻法的泻法是( ) A 出针前按揉针旁 B 出针时摇大针孔 E 出针后拍打针孔
C 出针后不按针孔 D 出针后揉按针孔
C 出针后不按针孔 D 出针后揉按针孔
29.平补平泻法是( )
A 既有补的成分,又有泻的成分 B 比较平和的补泻方法 C 以补为主兼有泻法 D 以泻为主兼有补法 E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30.留针可起到( ) A 得气作用 B 行气作用 C 催气作用 D 候气作用 E 补泻作用
31.下述哪项不宜增加留针时间( ) A 一般病症 B 顽固性疾病 C 疼痛性疾病 D 痉挛性疾病 E 慢性病
32.晕针的直接原因是( ) A精神紧张 B体质虚弱 C饥饿疲劳 D手法过重 E脑部暂时性缺血
33.下列晕针处理方法有错误的是( ) A 患者平卧,头部垫高 B 注意通风,保暖 C 予以温开水或糖水 D 指掐或针刺人中、内关等穴 E 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
34.下列有关血肿处理方法有错误的是( )
A 微量出血及针孔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 C 出血停止后,可在局部轻轻按揉 B 如局部血肿增长迅速,应立即予以热敷,促使其消散 D 出血初期可用冷敷 E 血止后可用热敷
35.下述情况不可导致弯针的是( ) A 医者针刺手法不熟,用力过猛 B 针下碰到坚硬组织 C 患者留针时改变了体位 D 针柄受外物碰击 E 精神紧张
36.下述情况与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关系不大的是( ) A 胸背脏腑所居之处 B 项部风府、哑门等穴 C 脊椎部的腧穴
5
刺法灸法学习题 D 皮肤有感染、溃疡的部位 37.婴儿百会可刺( ) A 1-2寸深 B 1寸深
E 针刺尿潴留患者小腹部腧穴 C 0.5寸深 D 0.3-0.5寸深 E 禁针
38.以下何穴孕妇不宜针刺( ) A 迎香 B 三阴交 C 地仓 [A2型题]
D 足三里 E 人中
1.女,45岁。5年来胃脘部反复发作性疼痛。表现为隐隐作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便溏,神疲,苔白,脉弱。 针灸取穴为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关元治之,若中脘穴针刺深度为0.7寸,所选择的针具应为 ( ) A 0.7寸 B 1.0寸 C 1.2寸 D 1.5寸 E 2.0寸
2.男,32岁。因恼怒后两胁胀痛,胸闷不舒,食欲不振,口苦,舌红,脉弦滑。针灸取支沟、阳陵泉、期门、丘墟治之,应选择的最佳体位是( ) A 仰卧位 B 侧卧位 C 俯卧位 D 仰靠坐位 E 侧伏坐位
3.男,37岁。右上牙痛两天,伴龈肿,口渴,便秘,脉滑数。针灸取合谷、颊车、下关、二间、内庭,用泻法强刺激,针刺不宜采用( ) A 直刺 B 深刺 C 平刺 D 捻转角度大于180° E 提插捻转的频率90次/min以上
4.男,11岁。患儿遗尿数年,辨证为肾气不足,下元不固,选取关元、中极、命门、膀胱俞、三阴交、百会治之。针刺命门穴时应( ) A 平刺 B 直刺 C 斜刺 D 向上斜刺 E 向下斜刺
[B型题]
1.针尖与针柄之间( ) A 针尖 B 针身 C 针根 D 针柄 E 针尾
2.针体与针柄连接部分( ) A 针尖 B 针身 C 针根 D 针柄 E 针尾
3.同时选用百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宜选择的体位是( ) A 仰卧位 B 侧卧位 C 俯卧位 D 仰靠坐位
4.同时选用肩髃、合谷、环跳、风市宜选择的体位是( ) A 仰卧位 B 侧卧位 C 俯卧位 D 仰靠坐位
5.长针的进针一般采用( ) A 指切进针法 B 夹持进针法 C 舒张进针法 D 提捏进针法
E 俯伏坐位
E 俯伏坐位
E 以上均是
6
刺法灸法学习题 6.短针的进针一般采用( ) A 指切进针法 B 夹持进针法 C 舒张进针法
7.皮肉浅薄部位的进针一般采用( ) A 指切进针法 B 夹持进针法 C 舒张进针法
8.皮肤松弛部位的进针一般采用( ) A 指切进针法 B 夹持进针法 C 舒张进针法
9.斜刺的角度为( ) A 10°左右 B 15°左右
C 30°左右
D 提捏进针法 E 以上均是 D 提捏进针法 E 以上均是
D 提捏进针法 E 以上均是
D 45°左右 E 60°左右
10.平刺的角度为( ) A 10°左右 B 15°左右 C 30°左右 D 45°左右
11.欲“气至病所”而采取行针手法时其针刺方向( ) A 依循行定方向 B 依腧穴定方向 C 依病痛部位定方向 D 依体质定方向 E 依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定方向
12.为保持针刺安全其针刺方向( ) A 依循行定方向 B 依腧穴定方向 C 依病痛部位定方向 D 依体质定方向 E 依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定方向
13.使针体微微震动以达激发经气的目的的宜采用( ) A 循法 B 弹法 C 刮法 D 摇法 E飞法
14.用拇食捻搓针柄数次,然后张开两指,反复数次的是( ) A循法 B 弹法 C 刮法 D 摇法 E 飞法
15.提插、捻转或配合弹、刮等手法的目的是( ) A 得气 B 候气 C 催气 D 守气 E 行气
16.针后如无针感,留针片刻的目的是( ) A 得气 B 候气 C 催气 D 守气
E 行气
E 60°左右
17.按针上下用力轻重和快慢来进行补泻的方法是( ) A 徐疾补泻 B 捻转补泻 C 提插补泻 D 迎随补泻 E 开阖补泻
18.按进针、出针过程的快慢来进行补泻的方法是( ) A 徐疾补泻 B 捻转补泻 C 提插补泻 D 迎随补泻 E 开阖补泻
19.留针时间可长达数小时,且间歇行针的方法适用于( ) A 慢性疾病 B 顽固性疾病 C 疼痛性疾病 D 急性腹痛 E 感冒发热
7
刺法灸法学习题 20.不留针,只要针后得气施术完毕,即可出针的方法适用于( ) A 慢性疾病 B 顽固性疾病 C 疼痛性疾病 D 急性腹痛 E 一般病症
21.患者感到疼痛,稍加捻转或提插则痛不可忍,应考虑的是( ) A 晕针 B 滞针 C 断针 D 弯针 E 气胸
22.患者感到胸痛、胸闷、气短、心慌、呼吸不畅,应考虑的是( ) A 晕针 B 滞针 C 断针 D 弯针 E 气胸
23.造成滞针的原因是( ) A 患者精神紧张或体质虚弱 B 针刺时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 C 患者留针时改变了体位 D 针身剥蚀损坏 E 针刺时误伤血管
24.造成弯针的原因是( ) A 患者精神紧张或体质虚弱 B 针刺时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 C 患者留针时改变了体位 D 针身剥蚀损坏 E 针刺时误伤血管
25.造成断针的原因是( ) A 患者精神紧张或体质虚弱 B 针刺时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 C 患者留针时改变了体位 D 针身剥蚀损坏 E 针刺时误伤血管
26.造成晕针的原因是( ) A 患者精神紧张或体质虚弱 B 针刺时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 C 患者留针时改变了体位 D 针身剥蚀损坏 E 针刺时误伤血管
27.用镊子将断针钳出适用于( ) A 断针尾端尚露于体外 B 断针尾端与皮肤表面平齐 C 断针尾端没于皮下 D 针尾折断 E 针身弯折将断而未断
28.须X线定位施行外科手术的方法适用于( ) A 断针尾端尚露于体外 B 断针尾端与皮肤表面平齐 C 断针尾端没于皮下 D 针尾折断 E 针身弯折将断而未断
29.伤及肝脾造成腹腔出血一般是由于针刺( ) A 肩井、缺盆 B 哑门、风府 C 中极、大赫 D 期门、日月 E 太渊、人迎
30.伤及肺脏造成气胸一般是由于针刺( ) A 肩井、缺盆 B 哑门、风府 C 中极、大赫 D 期门、日月 E 太渊、人迎
31.伤及延髓危及生命的一般是由于针刺( ) A 肩井、缺盆 B 哑门、风府 C 中极、大赫 D 期门、日月 E 太渊、人迎
32.伤及动脉引起出血的一般是由于针刺( ) A 肩井、缺盆 B 哑门、风府 C 中极、大赫 D 期门、日月 E 太渊、人迎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