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 手机成瘾的背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7:43: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手机成瘾的背后》教学设计

【活动主题】手机成瘾的背后 【设计理念】

手机最初作为一件通讯工具而存在,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除了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聊天、阅读、购物、听歌、玩游戏、看电影……丰富而便捷的功能使手机成为人们生活、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上网用户达8.29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98.6%,这些手机上网用户中学生占25.4%,而这些学生网民当中达到成瘾程度的竟高达13.2% 。中学生这个群体本身具有更强的求知欲、更快的接受力、更高的期望值,手机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然而,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手机沉迷问题尤为突出,不但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衍生出许多社会性问题。研究中学生手机沉迷的原因,揭示手机成瘾背后的秘密,引导中学生学会合理利用手机,促进中学生健康向上成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中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成因,学会规划健康

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逐层深入的引导学生挖掘手机上瘾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以揭示手机成瘾背后的秘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手机,促进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逐层深入的引导学生挖掘手机上瘾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以揭示手机成瘾背后的秘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和音频材料、A4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欢迎大家来到心理课堂,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约定,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上能够做到“用心倾听,积极参与,真诚分享,保守秘密!”大家愿意遵守这个约定吗?请同学们为自己鼓掌!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喜欢玩手机吗?”手机最初作为一件通讯工具而存在,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除了打电

话、发短信,还可以聊天、阅读、购物、听歌、玩游戏、看电影……丰富而便捷的功能使手机成为人们生活、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上网用户达8.29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98.6%,这些手机上网用户中学生占25.4%,而这些学生网民当中达到成瘾程度的竟高达13.2% 。同学们为什么会对手机如此着迷?下面进入今天讲课的主题:手机成瘾的背后。 二、小调查:你用手机上网干什么?

手机上网的用途很多,一般有玩游戏、聊天、购物、刷微博、刷朋友圈、刷抖音、刷快手、看电影、听音乐、阅读、网络学习、查阅资料等。

同学说了很多手机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学习和玩。那么,新的问题来了。

三、小组讨论:为什么与学习相比,你更喜欢玩手机?

请各小组积极讨论,并安排一名同学记录讨论结果。讨论结束后,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从客观环境、自控力、手机本身的吸引力三个方面谈了为什么与学习相比自己更爱玩手机。其中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手机本身强大的吸引力。也就是在同学们眼中,正是因为手机强大的吸引力而爱上了玩手机,为什么呢?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做下比较。

玩手机 学习 打游戏:没有心理负担,并且游戏中的奖励机制很容易让你获得成就感和优越感 快手、抖音、微博、朋友圈:可以让你短时内获得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或有趣或新奇,让你与玩游戏相比,学习在了解了世界的同时,打发了时间。同时还满显得枯燥乏味,充满挑足了一些同学展示自己或炫耀生活的需求。 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网络聊天: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充分展示自己美力,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持好的一面,减少了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因性格久的坚持,有时还要面对等原因造成的压力,给你的交友提供了便捷。 各种竞争的压力,非常辛电影、音乐、小说:给你充分的视听享受,让苦。 你放松身心。 网络购物:方便快捷,让你足不出户享受购物的快感。 正是上述原因,导致了同学们更爱玩手机?是这样吗?有同学们持不同观点吗? 四、深层剖析:手机成瘾的心理原因 下面我们将通过四个案例来深层剖析一下手机成瘾的心理原因。 案例1 沉迷网络交友的小A

小A,男,16岁,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父母离婚三年,父亲忙于生意,很少过问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更谈不上经常看望。而母亲又组建了新的家庭,由于弟弟的降生,母亲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照看弟弟,小A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苦闷。渐渐地他迷上了手机上网聊天,而且还交到了很多朋友,来自网络朋友的关怀让小A

感到了些许的温暖。自此,网络交友成了他生活的重心。

思考:网络交友满足了小A什么样的心理需求?(提问学生)

在网络交友中小A得到了关爱。 案例2 手机游戏中沉沦的小B

小B,男,17岁,性格外向而倔强,高二重点班学生。初中时成绩名列前茅,进入高中重点班后班级竞争激烈,老师要求很严格,小B成绩排名在倒数三名以内,经常被老师批评教育。对此,小B有较强的抵触情绪。他内心极度渴望改变成绩不好的现状,并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与尝试,他想证明自己的实力与能力,但都没有如愿,为此他感到十分焦虑。受一名同学影响接触手机游戏,他似乎在游戏中找到了昔日自己的辉煌,从此他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思考:手机游戏满足了小B对什么的极度渴望?(提问学生)

从手机游戏中小B收获了成就感。 案例3 疯狂“摇一摇”的小C

小C,女,16岁,高一学生,性格孤僻,脾气暴躁,自卑,没有朋友。虽很想交友却不敢人交往。自从接触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 手机成瘾的背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g6v88eoy955mbv23rb17u3cm9b9nu004o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