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
2015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理学模拟题
(适合所有教学点的临床医学本科成教学生)
E. 蛋白激酶G
一、A型题 (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
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每题1分,合计75分。) 1.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 A.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脑脊液 D. 组织液 E. 血浆
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 B.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
C.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D.机体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E.揭示了生命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规律
3.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b A.体温调节 B.排尿反射 C.肺牵张反射 D.血糖浓度的调节 E.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4.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质的形式是:e
A.仅在内表面 B.仅在外表面 C.仅在两层之间 D.仅在外表面和内表面
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脂质双分子层三种形式都有
5.细胞膜去极化时钠离子内流是属于:c
A.单纯扩散 B.原发性主动转运 C.经通道易化扩散 D.经载体易化扩散 E.入胞
6.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通过:c
A.原发性主动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单纯扩散 E.入胞
7.cAMP作为第二信使,它的主要作用是激活:d A.腺苷酸环化酶 B.G-蛋白
C. 蛋白激酶A D.蛋白激酶C
8.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个ATP分子,钠泵能使: e
A.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 B.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C.2个Na+移入膜内,同时有2个K+移出膜外 D.3个Na+移入膜内,同时有2个K+移出膜外 E.2个Na+移入膜内,同时有3个K+移出膜外
9.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E.等于正常
10.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b A.阈电位 B.峰电位 C.负后电位 D.正后电位 E.局部电位
1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c
A.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 多巴胺 D. 5-羟色胺 E. 去甲肾上腺素
12.关于前负荷的描述,错误的是: A.指肌肉收缩前已存在的负荷
B.使肌肉在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的状态 C.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肌肉收缩力不变
D.最适前负荷使肌肉能产生最大的张力 E.是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13.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此人的血型为:c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无法判断
14.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指:c
A.红细胞对高渗溶液的抵抗力 B.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C.生理盐溶液中破裂的特性 D.红细胞耐受机械撞击的能力 E.红细胞相互撞击破裂的特性
15.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将发生: b
A.溶血 B.血栓形成 C.叠连,沉降加快
第 1 页(共7页)
D.脆性增加 E.凝集
16.有关平静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B.吸气时膈肌收缩
C.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 D.呼气时胸廓自然回位 E.吸气是主动的过程
17.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A.肺换气 B.肺通气 C. 内呼吸
D. 血液气体运输 E.组织换气
18.呼吸道阻力增加时:
A.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不变 B.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增加 C.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减少
D.肺活量必然减少,时间肺活量可能正常
E.肺活量可能正常,时间肺活量必然减少
19.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氧离曲线右移: A.PCO2增高 B.PCO2降低 C.pH值升高
D.温度降低 E.PN2增高
2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常采用低流量持续给氧的方法,以防吸入大量纯氧导致呼吸暂停,呼吸暂停的原因是:
A.缺氧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消失 B.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消失 C.CO2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消失 D.CO2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消失
E.H+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消失
21.血液氧含量是指:
A.血红蛋白能结合氧的最大量 B.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C. 氧扩散的总量
D.血浆中溶解的氧量
E.血浆和红细胞中溶解的氧量
22.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半月瓣关闭 B.半月瓣开放 C.房室瓣开放 D.房室瓣关闭
E.血液冲入心室,引起心室壁振动 第 2 页(共7页)
23.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主要
区别是:
A.O期去极化速度不同 B.1期形成的机制不同
C.平台期持续时间相差特别悬殊 D.3期复极速度不同 E.4期自动去极化
24.平时维持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A.大脑 B.下丘脑 C.中脑和脑桥 D.延髓 E.脊髓中间外侧柱
25.在正常情况下,维持动脉血压相对恒定主要依靠:
A.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B.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C.容量感受性反射
D.心肺压力感受器反射 E.血管紧张素的作用
26.哪一项不是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A.每分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 B.静息状态下的心房做功量 C.心指数 D.射血分数 E.心动周期
27.容量血管指的是:
A.大动脉 B.微动脉 C.肺动脉
D.微静脉 E.静脉
28.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而每搏输出量增加时,血压的变化主要是: A.收缩压升高的幅度大于舒张压的升高幅度 B.舒张压升高
C. 收缩压舒张压等同升高 D. 收缩压舒张压等同降低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29.下列物质中升压作用最强的是: A.肾上腺素 B.肾素
C.血管紧张素Ⅰ D.血管紧张素Ⅱ E.缓激肽
30.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心肌初长度 B.StarIing机制 C.动脉血压
D.心肌收缩能力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3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C.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大大减慢 D. 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
E.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收缩的相对不应期中
32.关于消化道运动作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磨碎食物
B.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C.使食物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 D.向消化道远端推送食物 E.使消化管内保持一定压力
33.分泌胃泌素的是: A.主细胞 B.S细胞 C.壁细胞 D.G细胞
E.I细胞
34.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A.Cl—
十
B.Na
十
C. K D. HCl
E.内因子
35.下列三类食物胃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为:
A.蛋白质、脂肪、糖类 B.糖类、蛋白质、脂肪 C.脂肪、蛋白质、糖类 D.糖类、脂肪、蛋白质
E.蛋白质、糖类、脂肪
36.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E.小肠液
37.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 A.胆固醇 B.胆色素 C. 磷脂酰胆碱 D.脂肪酸
E.胆盐
38.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于:
A.食道 B.胃 C.小肠 D.结肠
E.小肠和结肠
39.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 B.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E.胆汁在十二指肠中可中和一部分胃酸
40.小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直接依赖于: A.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 B.肠腔中K+的浓度
C. 血浆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D. 肠腔中Na+的浓度
E.肠壁与肠道中葡萄糖的浓度差
41.肠胃反射可以:
A.促进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B.抑制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C.促进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D.抑制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E.只影响胃酸分泌,不影响胃排空
42.患下列哪种疾病时,基础代谢率升高最为明显:
A.糖尿病
B.红细胞增多症 C.白血病 D. 艾迪生病
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3.长期处于病理饥饿状态下的病人,呼吸商趋向于:
A.0.70 B.0.80 C.0.82 D.0.85
E.1.00
44.下列哪种物质既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
A.二磷酸腺苷 B.三磷酸腺苷 C. 脂肪酸 D.磷酸肌酸
第 3 页(共7页)
E.葡萄糖
45.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D.囊内压降低
E.醛固酮分泌减少
46.肾外髓部的高渗梯度主要由于: A.髓襻降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 B.髓襻降支粗段被动重吸收NaCI C.髓襻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I D.髓襻升支粗段被动重吸收NaCl
E.髓襻升支细段主动重吸收NaCl
47.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尿量增多的可能原因: 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肾小球滤过量增多 C.尿素生成减少
D.肾髓质直小血管血流加速
E.醛固酮分泌减少
48.不能重吸收Na+的是: A.近曲小管 B.集合管
C.远曲小管 D.髓襻升支细段 E.髓襻降支细段
49.近髓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 A. 释放肾素 B.分泌醛固酮
C.释放抗利尿激素; D.排泄Na+和C1- E.浓缩和稀释尿液
50.肾滤过分数是指:
A.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B.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C.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乘积 D.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比值 E.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清除率的比值
51.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波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不变,这是由于: A.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E.神经–体液调节 52.用下列哪种物质能准确地测出肾小球滤过率:
A.肌酐
B.菊粉 C. 果糖
D. 对氨基尿酸
E.酚红
53.原尿的成分与血浆相比不同的是: A. 水的含量 B.Na+的含量 C.葡萄糖的含量 D. 蛋白质的含量
E.尿素的含量
54.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
的部位是: A.胞体 B.树突 C.轴丘 D.轴突 E.轴突末梢
5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
同特征是:
A.突触前膜均去极化 B.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一样 D.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E.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56.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 D.维持觉醒 E.协调肌紧张节
57.右侧枕叶皮层损伤,引起的视觉障碍是:
A.右眼全盲 B.左眼全盲 C.双眼全盲
D.左眼颞侧、右眼鼻侧偏盲 E.右眼颞侧、左眼鼻侧偏盲
58.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C.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 D.梭外肌受到牵拉 E.梭外肌松弛
59.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
A.横断脊髓的损伤性刺激
第 4 页(共7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