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1 8:36: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运动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教材内容及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选用了三个有着紧密逻辑联系的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第一部分“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②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③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又以长波辐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④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⑤ 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活动”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大气保温和削弱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第二部分“热力环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①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② 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③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活动”通过实验,形成热力环流过程的感性认识。“活动 2”是利用原理,分析自然现象。

第三部分“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②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③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活动”是风形成的具体知识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1.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 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用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学会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具体影响。 4. 能够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文转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读图表的能力;

2.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运用其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热爱自然、关注科学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案例分析法、对媒体演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月球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到127℃,而到了夜晚则将至—183℃。昼夜温差达到300多摄氏度,这是为什么呢? 【板书】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介绍】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大作用。 【过渡】地球周围的大气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动着。它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正是这种不停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大气为什么会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8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思考: 1.地球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什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描述大气的增温原理。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4.何为大气逆辐射?它有什么作用 ?

【总结讲解】根据以上思考题目,利用教材28页图2.1,要求学生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地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增温——近地面大气又以对流、传导层层向上传递热量。

教材29页图2.2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个角度分析月球和地球相比温差大的原因。

【学以致用】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解析】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 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 c表示大气逆辐射。燃烧草可放出

大量温室气体及大量烟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增强,从而保护作物,减轻冻害。 【答案】C 二、热力环流

【提问导入】沙漠地区的气温高还是低?草原地区的气温高还是低?

根据物理学热胀冷缩的原理,沙漠地区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而草原地区气温低空气冷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沙漠地区向气压低的草原地区扩散。在地面沙漠地区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使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草原地区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于是,近地面的空气又从草原地区流回沙漠地区,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引出概念:像这种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匀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板书】二、热力环流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30页图2.3 热力环流的形成。

【学生小结】地区间冷热不均——空气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形成风

【说明】热力环流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地表存在冷热不均,就会形成热力环流。比如,城市和郊区,海洋和陆地之间都存在热力环流。 【知识扩展】热力环流的分布。 1. 城市风

读图试一试:分析城市和郊区之间温度差异,然后画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

2.海陆风

读图试一试,分析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温度差异,然后画出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

并思考:如果某导演要拍摄一位少女面朝大海,长发被风吹起的场景,选择在什么时间好呢?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堂小结】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 二、热力环流

【当堂检测】

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解析] 晴天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温度低,水汽极易凝结,在气温高于0 ℃时成为露。 [答案] D

2.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①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做这类题要注意:白天应考虑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而夜晚需考虑的是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影响。 [答案] B

【课下任务】思考山谷风的形成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 二、热力环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搜索更多关于: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的文档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gqfj6naof6b8ve00zsa83uyx9681900vc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