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消防安全例会制度
一、 消防安全例会应每月至少召开一次。
二、 参加人员:消防安全委员会(领导组织)全体成员。 三、会议主要的内容应以研究、部署、落实本单位(场所)的消防安
全工作计划和措施为主。如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应随时组织召开专题性会议
四、消防安全例会应由消防安全责任人主持,有关人员参加,并形成
会议纪要或决议下发有关部门并存档。
五、会议议程主要有听取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有关消防情况的通报,研
究分析本单位消防安全形势,对有关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布置消防安全下一阶段的工作。
六、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召开的专题会议纪要或决议,应报送当
地公安消防部门,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
41
七、本单位如发生火灾事故,事故发生后应召开专门会议,分析、查
找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八、建立用火、用电、动火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用火、用电、动火管
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用火、用电、动火的审批范围、程序和要求以及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及其职责要求等内容。 九、建立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使用、管理制度,明确易燃易爆化学 物品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十、建立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明确
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十一、建立消防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消防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
人,明确消防档案的制作、使用、更新及销毁的要求。 十二、制定有针对性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开展消防演练。 十三、制定火灾处置程序。明确火灾发生后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
预案,疏散建筑内所有人员,实施初期火灾扑救,并报火警。明确保护火灾现场,接受火灾事故调查,总结事故教训,改善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42
(二十七)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每年以创办消防知识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二、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 三、各部门应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四、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实地演示和培训。 五、对新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六、因工作需要员工岗位调换前必须进行再教育培训。
七、消控中心等特殊岗位必须要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3
(二十八)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每日检查 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保持设施整洁、卫生、完好。
2、消防设施及消防设备的技术性能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消 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专职管理员每日按时检查了解消防 设备的运行情况。查看运行记录,听取值班人员意见,发现异常 及时安排维修,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3、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测试:
(1)烟、温感报警系统的测试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
施,保安部参加,每个烟、温感探头至少每年轮测一次。 (2)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水幕水泵每月试开泵一次,检查其是否
完整好用。
(3)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每半年检测一次。 (4)室内消火栓、喷淋泄水测试每季度一次。
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