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鲜味剂核苷酸与谷氨酸钠的协同作用;
24.功能性甜味剂的定义及其生理功能;
25.功能性甜味剂的分类;
26.试举例说明常见的功能性低聚糖;
27.概述功能性低聚糖的主要生理功能;
28.举例说明主要的强力甜味剂;
29.简述强力甜味剂的优缺点。
六、解释现象
1.花生和芝麻焙炒时产生的香气;
2.香菇香气、桃香、黄瓜香气;
3.酒类、酱类、醋类的香气;
4.鱼、贝类的血腥臭气味、粪臭味;
5.海藻香气,熟蛤肉的气味;
6.牛乳的日光味,酸败味,旧胶皮味;
7.羊肉的膻气;
8.15%砂糖+%食盐→甜味效果增强
味精+少量食盐→鲜味增加 醋+蔗糖→醋味降低
5%葡萄糖+10%蔗糖→效果相当于15%蔗糖 (蔗糖甜度大约是葡萄糖2倍)
9.泡菜有酸感、脆、嫩风味?
10.牛奶变质有苦味;
11.柿子未成熟时有涩味,成熟后涩味消失。
12.加味精时先加一定量食盐;
13.高温热辣刺激咽喉粘膜而辛辣还刺激嗅觉器官。
14.葱蒜类煮熟后失去辛辣味并产生甜味。
七、填空题
1.食品的三大功能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3.决定化合物气味强度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品中气味形成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淡水鱼气味主要成份________,海藻香气主体成份________。 6.香味增强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新鲜牛乳的气味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8.基本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呈味物质特点:①________、②________。
10.________味感受最快,________味感受阀值最低。 11.________℃味觉最敏感,________℃甜味感觉迟钝。 12.物质溶解越快,感觉越________,持续时间越________。
13.沙氏AH/B生甜团学说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甜味强度的基准物质是______,最苦的物质是________。 15.酸的阀值是________,其作用①________,②________。 16.苦味强度基准物质是________,最苦的物质是________。
17.热辣常温下不刺鼻,高温下刺激________,在口腔中引起一种________感觉。 18.辛辣味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
19.麻辣是在口腔中产生________感和________感的综合感觉。 20.脱涩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