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版)21、《孟子二章》导学案及答案.docx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20:19: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厦门市国祺中学初二上语文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座号

21、《 <孟子 >二章》

【学习目标】

得(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戒( 3)往送之门,戒之曰(

)( 2)得志,与民由之( )( 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 1、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背诵两文;

3、理解“富贵不能淫”的含义;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

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正确认识“富贵不能淫”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知识链接】

孟子(前 372 年-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

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使用说明】 :A 层完成所有题目, B 层完成除带 “★★” 外的所有题目, C 层完成除带 “★★”、“★”外的所有题目。

《富贵不能淫》

预习导学

1.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意思。

( 1)往之女.

家(

)(

. ( 2)富贵不能淫 (

)( )

( 3)丈夫之冠 也(

)(

2. 解释加横线词语含义

( 1)安居而天下熄

(

) ( 2)父命之 ( )

( 3)与民由之 (

) ( 4)富贵不能淫

(

)

( 5)独行其道 (

) ( 6)贫贱不能移 (

)

( 7)以顺为正者(

)(

) (

)( )

( 8)居天下之广居(

)(

( 9)得志(

)( ) ( 10)威武不能屈 (

3. 一词多义

居 (5) 居(

)天下之广( 6)居(

道 (7) 独行其道

) ( 8)妾妇之道(

正( 9)以顺为正者(

(10 )立天下之正位(

4、翻译句子

(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学习研讨

5、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是大丈夫?

★ 6. 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大丈夫?

7.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精读精炼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 往送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4. 翻译“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 2

厦门市国祺中学初二上语文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座号

5. 孟子 :“ 独善其身,达 兼善天下”。文中哪句 与 句 的意思相近?

《生于 患,死于安 》

1、熟 文, 合 下注 ,解 下列加点的 。

于畎 : 于版筑之 : 于士 :

. 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

苦其心志:.

其筋骨:... 其体肤: . 空乏 其身: .

行拂乱 其所 :

所以.. 心忍性:

..

人(恒 ) :

曾益其所不能:. .

然后 能改: :.

衡于 而后作. :

于声而后..

征于色 :.

入 无法家拂士.

:. .. .

. 无 国外患:.... 出

生于 患: .

2、翻 下列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 ??征于色 于声而后 。

③入 无法家拂士,出 无 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 患而死于安 也。

学 研

3、本文的 点是什么?

4. 本文第一段 什么要列 一系列 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 了 一点?

5. 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 在 构上起承上启下的 渡作用?

★★ 6. 本文开篇列 的六个事例可以印 “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 于“ 境”之中,在 的

“ 境”中怎 才能避免“死于安 ”呢? 合生活 你的看法。

校本作

短文,回答 。

【甲】舜 于畎 之中,傅 于版筑之 ,胶鬲 于 之中,管夷吾 于士, 叔敖 于海,百里奚 于

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其筋骨, 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 ,所以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 ,然后能改;;征于色 于声而后 。入 无法家拂士,出 无 国外患者,国恒亡。然

后知生于 患而死于安 也。

【乙】

上 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 愈,尤宜将 . 倘遽自放 ,病复作, 不可救矣。今中国

幸安,四夷俱服, 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 ,故欲数 卿 争也。”魏征曰:“内外

治安,臣不以 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1、解 下列句中加点的 .

( 1)傅 于版筑之 (

(2)征于色 于声而后

( )

( 3)入 无法家拂 士 (

( 4) 自古所希(

2、下列各 中加点 的意 和用法相同的一 是(

A(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2)故欲数 卿 争也

B( 1)困于心衡于 而后作

( 2)病复作 , 不可救矣

C( 1)国恒亡

( 2)河曲智叟亡 以

D( 1)出 无 国外患者

( 2)君 将安出

. 3、用 代 翻 下面的句子(

6 分)

( 1)所以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3)治国如治病,病 愈,尤宜将

4、甲文探 了

两个 , 述了“生于 患死于安 ”的道理;乙文表达的主要

点是

。(3分)

(完整版)21、《孟子二章》导学案及答案.docx.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gy0h19oiq7wp9920czo7b3ef97wu60102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