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必修二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整理(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8:03: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中语文必修二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练习

班级: 姓名:

说明:加▲的为高考背诵篇目或教材要求背诵的内容,可作复习备考重点,未加▲的可作一般性了解。

(一)▲▲《氓》(《诗经·卫风》)(高考篇目)

1.开篇“ , ”两句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

2.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 , 。 3.表现女子绵绵情意,涉水渡河将氓送走的句子是: , 。 4.点明女子无奈拖延婚期的原因的句子是: , 。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 。 6.写女子因为思念而眺望男子的句子是: , 。 7.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而伤心难过的语句是: , 。 8.表现女子见到心上人后又说又笑的语句是: , 。

9.表现女子对男子思念及深情的诗句是: , 。 , 。 10.表明女子和氓顺利成婚的句子是: , 。 , 。 11.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 。

12.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 , !

13.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 !

14.女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沉痛地总结出一条爱情的教训,男子也许会移情别恋,劝解女子不要太痴情的句子是: , 。 , 。

15.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遗弃的句子是: , 。 16.女主人公自从嫁给氓后,一直过着艰难困苦生活的语句是: , 。

17.以淇水的水波浩荡,打湿布幔来反衬女子婚姻的不幸、内心伤痛的句子是: , 。 18.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 , 。 19.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 。

20.女主人公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 , 。 , 。

21.女主人公自从嫁给氓后,多年来家务繁重的语句是: , 。 22.女子自诉忙于家务而起早贪黑的句子是: , 。

23.表现女子勤劳贤惠持家的诗句是: , 。 , 。 24.写出男子心满意足之后就凶暴起来的句子是: , 。

25.写女子兄弟不理解自己的处境反而嘲笑自己的句子是: , 。 26.女子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自我嗟叹的感伤的句子是: , 。 27.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 。

1

28.以“淇”和“隰”的有界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 , 。 29.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 。 30.写男子当年海誓山盟,如今却违背誓言的句子是: , 。

31.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语句是: , ! 32.《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 , ”,“ , ”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二)▲▲《离骚》(屈原)(高考篇目)

1.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是: , 。

2.描写诗人喜好修养美德、自我约束,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谪的句子是: , 。

3.用比喻写自己因德行高尚而被加上罪名、遭受贬黜的句子是: , 。 4.抒发诗人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名句是: , 。

5.写诗人怨恨君王(楚怀王)过分荒唐昏聩,轻信谣言而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 。

6.用比喻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7.描写当时社会流行投机取巧的时俗和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的恶劣风气的句是: , 。

8.表现当时社会人们违背准绳、追求邪曲,以苟合取容作为处世标准的句是: , 。

9.描写诗人感到烦闷失意,为时所困而走投无路的句子是: , 。 10.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 , ! 11.借凶猛的鸟与一般的鸟不合群而居来比喻自己不为世俗所容的句子是: , 。

12.用方和圆不相合的比喻,引出志趣不同者无法相安的两个反问句是: ? ?

13.表现诗人甘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 。 14.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自我勉励的句子是: , 。 15.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是: , 。 16.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是: , 。 17.通过写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来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是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是: , 。

18.写自己因入朝为官遭受责骂就退而修服来加强品德修养的两句是: , 。 19.用比喻写以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品行的两句是: , 。

2

20.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是: , 。

21.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来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是: , 。

22.表明自己佩带芳草和玉佩,使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更加显著的两句是: , 。

23.表明自己虽被贬而回头远望,既被贬而前往四方的语句是: , 。 24.表明自己服饰芳香,品行弥彰的语句是: , 。 25.表明人生各有各的乐趣,而自己却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 , 。

26.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是: , ?

27.(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蕙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8.(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

29.《离骚》一诗中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

30.“ ,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31.《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 , ”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喻自己的美德。

32.“ , ?”这是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里发出的慨叹,表达了他不懈地追求自我修养,以美政举国的理想。

33.《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 , ”两句来比喻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34.《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35.屈原在《离骚》中声明“ , ”表达了自己宁可遭遇死亡或者流放,也决不愿意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36.屈原在《离骚》中将自己与众小人志见的不同比喻成“方圜”,从而表明与那些小人没有调和余地的两句是: , ?

37.屈原在《离骚》中通过“ , ”写“我”的芬芳香草与光泽混杂,可纯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现自己洁身自好。

38.屈原在《离骚》中书写了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有相似境遇的诗句是: , 。

3

39.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意,孤独而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 。

40.今天讲道不同不相为谋,《离骚》中有两句也是说这个道理的,这两句是: ? ?

41.屈原写自己坚持特立独行的品格,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心志的句子是: ? ?

42.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是: , 。 43.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是: , 。 44.表现诗人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诗句是: , ? 45.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是: , 。 46.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是: , 。 47.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是: , 。 48.表现诗人一如既往、修身洁行的诗句是: , 。 49.(2015年重庆高考样卷)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许多小人嫉妒他的德行而且诽谤他淫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赤壁赋》(苏轼)(高考篇目)

1.描绘出赤壁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 。 2.作者用“ , ”来描写月出美景;用“ , ”来写月下江面的景象。

3.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 。 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 。

5.苏轼泛舟于长江,看到万顷江面平如镜,皎洁月色辉万里,水天一色,只有自己这一叶孤舟时,似乎感觉到超脱世外,如仙子一样立于虚空之中的语句是: , ; , 。

6.作者饮酒而歌,其中歌词是: , 。 , 。 7.直接描写客人箫声具有悲伤与幽怨特点的句子是: , , , , 。

8.用高超的手法侧面烘托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两句是: , 。 9.文中直接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两句诗是: , 。

10.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 , 。

11.苏轼描写曹操吟诵其《短歌行》一诗的情形是: , 。

1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 。

1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

4

搜索更多关于: 必修二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整理(生) 的文档
必修二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整理(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gzto3tlic7zlrk1b2v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