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厂址、原料供应、交通条件进行研究; 4、对项目总图运输、生产工艺、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5、就项目的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的评价; 6、对项目实施进度、劳动定员的确定;
7、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对项目的产品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提出财务评价结论;
8、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
1.5综合评价
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项目实施既可有效满足市场对各类果蔬产品的需求,又能够辐射带动当地发展果蔬种植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对农民增收很有利,增加了出口创汇,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另外,项目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还可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服务业、运输业、包装业等。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促进果蔬增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还可以增加国家税收。项目建设和经营无任何污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即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十分显著。
本项目产品的生产全部采用国外荷兰与德国先进的保温气调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公司拥有一大批高中级管理及科技人才。另外,公司正在营建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和稳定的销售市场,产品
--
销售有保障。
项目建设期设计为12个月,投资总额为8000万元,达产后,冷库年周转果蔬能力达到1600吨。项目生产期年均销售总收入7000.0万元,总成本费用年均40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3000万元;所得税年均750万元;税后利润年均2250万元。全部投资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8.2%,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年(含建设期1年)。项目投资利润率为37.5%,投资利税率18.8%。
综上所述,该项目技术先进、设计合理,资金回收期短,龙头带动效果显著,有利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项目切实可行。建设内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议尽早建设、尽早受益。
--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背景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已把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财政要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大辐度的增加龙头企业的投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要搞好龙头企业。按照这一要求,国家农业开发办出台了“要首先扶持那些具有科技创新能力、资本运营和自筹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较大区域农户能力、充分体现出公司(企业)+基地管理协会+农户市场发展模式的龙头企业”等有关优惠政策。
近年来,国家把发展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作为实现农村经济腾飞的一个主攻方向,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继续研究和推广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同时,更加重视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存、保鲜、运输业,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支持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革和设备更新,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加工转变,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颁发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将农产品储存、
--
保鲜、加工和综合利用和节水农业列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1.2相关行业背景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菜篮子工程实施,果蔬业发展迅速。2007年,我国水果栽种面积1009.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9万公顷;水果产量10476.4万吨,比上年增加877.2万吨;水果出口金额26.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进口金额7.8亿美元,同比增长 15.7%。进出口贸易顺差17.6亿美元,同比增长 24.9%。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占世界总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0%左右,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国。2007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1876.0万公顷,较上年增长3.1%;总产量6.0亿吨,较上年增长3.5%。截止2007年12月我国累计出口蔬菜789.8万吨,同比增长7.8%,出口创汇56.4亿美元,同比增长21.4%。
近几年来,我国冷库建设发展也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据统计,全国现有冷库冷冻冷藏能力已达500多万吨,其中商业系统果蔬贮藏库仓储能力达130多万吨,其中机械冷藏库70多万吨,普通库为60多万吨。
虽然全国冷库发展较快,但与快速发展的果蔬业相比,冷库储藏能力还远远不足,只能满足全部果蔬产量的1.1%左右。因此,大多数果蔬难以实现冷藏反季节销售,产品附加值低;而且,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