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年4月考试建筑施工技术第三次作业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19:26: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3年4月考试建筑施工技术第三次作业

一、计算题 1、

答:挖方量计算:

基坑底部面积:4 m×2 m = 8m2,基坑上口面积:6 m×4 m = 24m2,基坑中截面

面积:5 m×3 m = 15m2

挖方量为:(8 +4 ×15 +24 )÷6×2 = 30.667m3 需要运输车次:30.667×1.20÷2 = 18.4≈19(车次)

2、

答:第1组强度代表值:30 MPa;

第2组强度代表值:30 MPa; 第3组试件无代表值,应作废。

3、

答:①号钢筋: L=(260+550 × 1.414 × 2+4230+260) -0.5 × 20 × 4+6.25 × 20 × 2=6515mm

②号钢筋: L=[(250-2 × 25)+(600-2 × 25)] ×2+120=1620mm

二、简答题 (共10题、总分70分)

1. 哪些土不宜作回填土?

答:含水量大的黏土、冻土、有机物含水量大于8%的土,水溶性硫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均不能作回填土。,

2. 如何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

答:混凝土的试配强度是根据工程要求,综合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等因素通过试验室计算及试配后确定的。

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比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提高一个数值,即:

fcu,0?fcu,k?1.645?fcu,0

式中:

—混凝土试配强度,MPa

fcu,k—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3. 简述轻型井点系统的安装顺序。

答:轻型井点系统的安装顺序:测量定位——敷设集水管——冲孔——沉放井点管——填滤料——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相连——安装抽水设备——试抽。

4. 模板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答:选型→选材→荷载计算→结构设计→绘制模板图→拟定安装、拆除方案。

5. 什么是锚具?什么是夹具?

答:锚具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或结构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夹具是先张法预应力混凝上构件施工时为保持预应力筋拉力并将其固定在张拉台座上的临时锚固装置。

6. 模板有何作用,对模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模板的作用:保持设计要求的位置尺寸和几何形状,使之硬化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模型。

对模板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性。 (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构造简单、拆装方便、能重复便用。 (4)拼缝严密,不漏浆。

7.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孔道灌浆有何作用?有什么施工要求?

答:作用:一是保护预应力筋,防止锈蚀;二是使预应力筋与构件混凝土有有效的粘结,以控制超载时裂缝的间距与宽度并减轻梁端锚具的负荷状况。 要求: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灌浆工作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顺,在出浆口出浓浆并封闭排气孔后,宜再继续加压至0.5~0.7 N/mm2,稳压2min,再封闭灌浆孔。当孔道直径较大且水泥浆不掺微膨胀剂或减水剂进行灌浆时,可采取二次压浆法或重力补浆法。

8. 土方压实的方法有哪些?

答:土方压实方法有:

碾压法--适用于大面积填土工程 使用碾压机。 夯实法--用于小面积回填 使用打夯机。

振动压实法--适用于爆破石渣、碎石类土、杂填土、粉土。

9. 钢筋冷拉的原理及作用是什么?

答:将钢材于常温下进行冷拉使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屈服强度,这个过程称为冷拉强化。产生冷拉强化的原因是:钢材在塑性变形中晶格的缺陷增多,而缺陷的晶格严重畸变对晶格进一步滑移将起到阻碍作用,故钢材的屈服点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由于塑性变形中产生内应力,故钢材的弹性模量降低。将经过冷拉的钢筋于常温下存放15~20d或加热到100~200℃并保持一定时间,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前者称为自然时效,后者称为人工时效。冷拉以后再经时效处理的钢筋,其屈服点进一步提高,抗拉极限强度也有所增长,塑性继续降低。由于时效过程中内应力的消减,故弹性模量可基本恢复。

冷拉钢筋的作用是提高屈服强度节约钢材。

10. 简述一般抹灰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

答:主要由底层、中层、面层组成; 底层主要起与基层粘结的作用;中层主要起找平作用;面层亦称罩面,主要起装饰作用。

2013年4月考试建筑施工技术第三次作业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h3yd0afet97tl37ll6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