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观念必须有一个大的更新和转变
缺乏信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广大干部群众的商品经济意识逐步增强,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不论工业还是农业,商品率都有了显著提高。总的看,商品经济的发展势头很好。但是,我省的商品经济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真正认识早、搞得好、发展快的地区和单位只是少数;多数地区、乡镇的情况是有所发展,但还远远谈不上发达;另有少数地区、乡村基本上还没有什么商品经济。就我们许多同志的思想观念来说,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和“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对商品经济没有或者很少见识过,所闻不多,知之甚少,所以在思想认识和观念上就呈现了跟不上、不适应的状况,有许多模糊认识甚至错误的观点。我们应当老老实实地承认,在商品经济这个新课题面前,多数同志还是“文盲半文盲”,还是个小学生,发言权、主动权不多,还没有多少“自由”,还远没有从“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因此,迫切需要像学习文化科技知识那样,来一个商品经济的启蒙和入门。对于商品经济,我们要重新学习、重新认识,重新端正自己的思想观点,改变传统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和“左”的思想影响造成的守旧僵化的思想、习惯、偏见和工作方式,代之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思想、观念、作风和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要用现代经济的新眼光而不能用自然经济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商品生产。我们有些领导同志对发展乡村工商业不感兴趣,只抓粮棉油,其他不挂号,是典型的自然经济思想的反映。必须看到,农村的发展趋势是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这样,才能逐步消灭“三大差别”。咱们不是共产党员吗?现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远大目标是共产主义。如果不大力发展乡村工业,不发展商品经济,怎么能富起来?又怎么能消灭“三大差别”?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更谈不上将来的共产主义。如果根本不懂、不想、不做这些,怎么行呢?另外有些同志,满足于人均收入500元,吃上了白馒头,有了零花钱,就安于现状不想再前进了,这也是小生产思想的反映。须知,我们追求的是物质极大丰富,人均收入500元就满足了吗?!500元是个什么概念,才合100多美元。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人均上万、几万美元。总之,对于什么叫现代化,什么叫商品生产,我们不少同志还闹不大清楚,认识上模模糊糊,行动上木木呆呆。所以,很有必要围绕着发展商品经济,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在思想观念上来一个大的转变。
应当更新和确立一些什么思想观念和观点呢?我想是不是主要有九个方面。() 必然趋势的观点。长期以来,我们不少同志有个误解,总认为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语,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对商品经济不愿也不想发展,甚至还有厌恶感,有戒心,总想同它“划清界限”,保持距离。其原因,一方面是受了“左”的错误思想影响,被“大批判”、“割尾巴”给弄糊涂了,给弄怕了,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另一方面也是缺乏经济理论和科学知识的缘故。我们知道,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哪一种经济,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主要靠手工劳动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多少剩余产品可作为商品交换,所以其经济只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者主要是自然经济。解放以前,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的经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推动,机械、电力、电子的广泛应用,社会化大生产急剧发展,所生产的产品又主要是作为商品来交换,这时的社会经济就表现为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商品经济。现在人均收入上万美元的国家,没有
一个国家不是搞商品经济的,其商品率高达90%以上。必须明确,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将会是很长的,包括资本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可以预料,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以前,商品经济是取消不了的。只有大力发展它,为消灭它创造条件——物质的极大丰富,才能实现所有制关系的彻底改变。我们现在的物质还很不丰富,更谈不上极大丰富。只有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极大提高,作为城乡、工农、脑力体力劳动的差别已经消失、商品货币关系已不复存在的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会让位于“按需经济”,即我们过去常说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阶段。以上这三个经济发展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只能顺应、掌握、运用它,不可违背、改变它。那种认为商品经济仅仅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和“专利”,与社会主义无关的想法,是十分片面、幼稚、错误的。我们说,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生产的大发展时期,它创造了封建社会不可比拟的劳动生产率。但是,作为商品生产,早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已萌芽,不过,那个时候的商品生产是简单的、小量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有了大的发展。社会主义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特别是像我们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革命胜利后不可避免地要发展商品生产,而且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为物质的极大丰富,为将来实现“各取所需”准备条件。因此,对商品经济的任何厌恶、戒备、不热心、不重视的心理、情绪和思想观点都是要不得的。一定要牢固确立发展商品经济是必然趋势、势在必行、非搞不可、要大搞特搞的思想观念,要真正把发展乡镇工业、发展商品经济作为振兴山东经济的战略重点来抓。 无一例外的观点。一谈到发展商品经济,有些同志总认为,人家沿海和城市郊区交通方便、经济基础好的地方可以搞,自己那里没有这个条件,还是抓抓种植业,多增产点粮、棉、油是正经门路,顶多搞点多种经营;对兴办工商企业,缺乏热情,整年不研究、不决策、不指导。还有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志,总认为本单位的生产主要是指令性计划,供销靠计划调拨,似乎也无多少商品经营可言,搞好产品生产就可以了,以致不大注重企业的市场经营销售开发和供销工作。这些观点和做法,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必须明确,农业战线搞好种植业,确保粮食和经济作物稳定增长,是非常必要的,万万不可忽视。但是,如果两眼只盯在这上面,而不同时发展乡村企业,因地制宜兴办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和运输业等,那么,不但经济不会有大的发展,农民很难富起来,农业也不可能得以强化、实现现代化,整个农村面貌不可能有大的改观。所以,每个地区、乡村,都应当就发展商品经济、特别是兴办乡村工业和商贸业,在思想上来个大的解放,行动上迈出新的步伐。即使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只要认真对待,千方百计想办法,也是能够办起一些工副业项目的。威海市有一个村叫黄泥沟,六七十户,过去很穷,最近几年与上海搭桥,把上海的服装业引进来,请了上海师傅指导工人生产服装,销往东北,挂上海的牌子,还搞了机械、铸造、塑料等项目,今年纯收入可达到200多万元,户均三四万元。招远县的西宋庄,42户,过去也很穷,这几年发展了工业,去年产值上千万元,有两个拳头产品,带动一系列项目,户均产值20多万元。就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是必须保证完成的,同时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尽可能增产一些适销产品,变单一生产型为生产经营型。而且,今后国家指令性计划将逐步减少,指导性计划将有所增加,即使指令性计划的产品也正在改变那种统购包销、无偿调拨的做法,生产资料也正在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交换。所以,发展商品经济是全社会的事情,所有地区、行业、单位都无一例外,都应当把自己的工作注意力转到这方面来。 信息先导的观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和单位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耳目闭塞,信息不灵,不了解或很少了解商品市场这个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以致生产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是市场紧缺的产品没有生产,而供过于求的却生产了不少。多年来,农村出现卖这难卖那难,城市有些企业产品滞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市场信息不灵,
不是以销定产,而是以产定销。这种状况必须切实加以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只有根据市场需求去生产,才能实现供求平衡,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这是经济生活中的一条定律。市场信息是商品经济的先导,只有信息灵通,适应市场需求组织发展生产,企业才能兴旺发达,农村才能富得快。我们省内外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和单位,无一不是“耳听八方”,信息灵通。其共同点是,看准了市场需要的产品,就不失时机地生产;看到有的产品呈饱和状态时,就尽快转产改行上新产品。所有从事商品经济工作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都应当像战争年代了解战场情况那样,对市场信息做到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种只顾埋头生产,不问市场动向的旧思想、旧观点和旧习惯,应当彻底改变,代之以信息先导的新观点。 以优取胜的观点。商品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竞争结果总是优胜劣汰,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所以,一切从事商品生产的单位和行业,都应当有强烈的质量第一、以优取胜的意识,努力做到优质低耗,物美价廉,在竞争中取胜。一般说来,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名优产品、“冒尖”产品。这些产品之所以畅销国内外,而且长盛不衰,根本原因就是质量好。我省济南、青岛等大城市固然有不少名、优、新、特产品,成为增强城市辐射力、吸引力的重要条件,各市地、县也都有自己的名、优、新、特产品。我在即墨县就听到几个事例。有个三里村,生产裁纸刀片,质量好,主要是淬火技术好,超过了日本;国内29个省区市都来这里订货。还有一个河南村,生产的钉子,不论钉在哪里,永不生锈。这个技术美国都没有解决,一个美商包了村里的产品,全部外销。还有一个东王庄二村,107户,生产铁皮制品,小到鞋扣、瓶盖,大到罐头食品桶、大油桶,技术高超,做得好,发了大财,光向日本出口一年就挣60万元;今年1~6月份已经拿到利润103万元。我们这次参观的威海地毯毛纺厂,他们的机织地毯,设备是日本的,产品质量好,一上去就是2000万元的产值,该厂其他几个产品质量也好。产值将倍增,去年是1100万元,今年是2000万元,预计到1988年为6000万元,到1990年可能达到1亿元。这是个只有500人的企业,厂子里的青年工人起了很大作用,两台机织地毯设备就是青年突击队安装的。事实说明,产品质量极端重要,但目前我们城乡的许多生产单位,忽视产品质量的现象却相当严重。据检查,有些企业和行业的产品,1/4~1/3是不合格的。另有一些企业,尽管产品质量一般,却满足于“还能销售得了”,而不重视提高产品质量,说什么“这样还不够卖的呢!”这是典型的“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思想。就农村来说,我们许多产品也是质量低劣的。如烤烟,山东是全国三大烟草基地之一,也是出口的大宗物资。前些年,由于只重产量忽视质量而“砸了牌子”,出口量和价格都大大降低,近几年才有所恢复。我们产的苹果,大都品种差、质量低,20个卖不到1个日本苹果的钱。粮棉油等作物产品也有个质量问题。对生产者来说,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信誉和效益。一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思想、习惯和作风都是要不得的。我们每个地区和生产单位,都应当争创优质产品,有在全省乃至全国、世界称得上“冒尖”的产品,多出一些高精尖的东西。这样,经济效益将会非常之大。 经销开路的观点。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产品经济主要靠计划调节,经销搞得怎样无关紧要;商品经济的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特别是原材料来源和产品销售主要靠市场的企业,供销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采购搞不好,原料进不来,就要停产;产品推销不出去,也要停产倒台。这次我到江苏参观,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经销工作搞得好。几个城市都把经销作为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经销,有一支强大的经销队伍。这支队伍有“五大职能”,即推销产品、采购原料、了解信息、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横向联合;工作方式方法是千方百计。所以,他们的企业一般都做到了要什么有什么,需要推销的都能
销出去。我省有些地方商品经济发展快,也与经销工作搞得好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多数地方的经销工作搞得不活,至今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抓的力度也不够,甚至对经销工作还持有错误的看法。所以,必须冲破经销工作中受自然经济影响的狭隘眼界,破除认为供销人员“低人一等”、“无商不奸”等陈旧观点,确立新的经销工作观念,并为经销人员“正名”,给他们以关心和支持。总之,对经销工作要重新认识,重新定位,重新作出部署。 联合发展的观点。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条块分割,是发展商品经济的一大障碍。实践证明,在理顺纵向经济关系的同时,大力发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打破城乡、条块分割的局面,推进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横联”出速度、出效益、出人才、出充满活力的经济实体。我省各地都发展了一些不同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受益匪浅。一般说来,通过联合增加的产值和利税,约占总产值和利税增长部分的1/3。不少乡村企业之所以发展快,根本的也是靠横向联合协作。但是,横向联合是经济体制的一大变革,阻力不小。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传统习惯,部门、块块“所有制”观念,以及某些企业、生产者怕吃亏和只想占便宜不想担风险的思想,都阻碍着“横联”的发展。我们要在认识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中,着力克服这些阻力,把经济的横向联合不断推向前进。 服务至上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企业,把顾客和用户视为“上帝”、“皇上”,毕恭毕敬地为他们服务,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是上乘的,其目的是为了谋利赚钱。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和生产者更应当具有为顾客、为用户服务至上的思想。这不只是为了增加赢利、发展事业,而且是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应当说,我们许多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在这方面做得是好的,但是也有不少经济部门和生产服务单位,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是很差的,大有“伺候不着”、盛气凌人的味道。这种官商作风、老爷态度,是同搞活流通、办好企业、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必须革除。应当在所有经济部门、生产服务单位以及机关干部中,围绕着发展商品经济,深入进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新风尚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服务、为谁工作劳动和怎样服务、怎样工作劳动的问题。不然,我们的工业、农业、服务业、旅游业等事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不要以为我们做团的工作不直接参与生产,就可以忽视服务的观念和意识。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服务的观念和意识,就没有资格领导商品生产,说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也只能是空话。所以,要发展商品经济,必须把服务至上的观点牢牢地树立起来。 奋发创业的观点。在牟平县新牟里的会客室里,有这样几条标语:“山以高为奇,海以大为壮”;“不勤奋创业,活着就只能增加社会负担,是时代的累赘,生活中多余的人”;“审时度势不失良机,发家致富一鼓作气”。这反映了新牟里人的抱负和精神状态,也是他们经济收入连年翻番(去年总收入达到5000万元)的重要因素。我看,如果没有“山高为奇、海大为壮、勤奋创业、一鼓作气”的精神,是干不成一番事业的。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和企业,就缺少这种精神。一个企业、一个生产经营者要在发展商品生产中做出优异成绩,就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有事半功倍的时效观,有敢为人先的气魄和风格。 两个文明统一的观点。对于发展商品经济,有些同志既赞成又担心,认为发展商品经济、快富起来是好事,可是也会带来不少消极的影响。有的人把不正之风和社会上投机诈骗以及某些腐朽丑恶现象,归罪于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很明显,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有害的。我们说,对外开放、发展商品经济是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现象的,这如同打开窗户进来了新鲜空气,也难免会飞进“苍蝇”、“蚊子”一样。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并不是开放、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