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业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作者:宫法明
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16年第11期
[摘要]文章指出,为了更好地凸显高校创业教育的功能性,高校需要在创业教育战略上做出转变,将功利性的教育理念上升到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层面上来,并提出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途径:构建以战略性为导向的目标体系,构建以系统性为导向的内容体系,构建以基础性为导向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就业视域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三位一体虚拟实践基地,创新IT学科校企合作新模式”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M02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2-0061-02
创新是指突破原有的思维局限或在现有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对同一个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创业就是在特定的领域里面,创造或引领不同的发展趋向,可以是一类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概念。从本质上说,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创新的思想和理念是创业的思想保障,只有具备创新的思想,才能在创业路上获得成功。创新思维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还需要依赖学校教育。高校应培养创新型人才,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创新,进行自主或合伙创业,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一、高校创业教育战略的历史转变
为了更好地凸显高校创业教育的功能性,高校需要在创业教育战略上做出转变,将功利性的教育理念上升到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层面上来。要想改变部分大学生对创业的误解,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创业教育是关键。
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方式种类多样,其中主要是通过实战训练,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理念的认识。高校要理解党和政府对于创业教育所赋予的希冀,理解国家对于创业教育成果的期待。创业教育不单单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创业教育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综合实力提高的过程。创业教育能促使大学生在多个领域展开学习,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等,使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实现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创新教育与创业之间的联系
1.创新教育,启蒙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所有个人行为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为他的愿望,才能使之付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