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在古诗文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1 2:57: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古诗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课题研究方案

张艳丽

2007年4月

一、研究背景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在生活中上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草根式的狂欢,历史剧的戏说,文化的低劣、娱乐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校园。传统文化却在历史的夹缝中企求生存的空间,环顾四周,初一学生不知道孔子是谁,高一学生分不清司马光与司马迁??这都不是个别现象。人们在放眼看世界的同时,淡忘了根植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文化积淀。于是,当我们的子孙还未看过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名著的时候,《三国演义》已成为日本,韩国最畅销的作品之一,他们在汲收《三国演义》的智慧;当我们为庆祝西方传入的情人节而把市场上的玫瑰花抢购一空的时候,却忘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类似的节日“七巧节”,它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更表达了人们对劳动的敬仰,对智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的乞朌,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追求,它丰富的内涵岂是“情人节”可比?当我们对纪念我们伟大诗人屈原的端午节无动于衷的时候,它却成为了世界伟大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被无数非中国人铭记于心,还有春节斗不过圣诞节,汤圆、粽子斗不过肯德基、麦当劳等,许多学生把英语奉为圣经,整天“ABC”挂在口边,却忽略母语的学习??,我们不得不感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河流正面临着断流的危机,长此以往,我们将失去我们可贵的精神家园。

当学生不以不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而惭愧,而以说不上影视歌星们的花边新闻为羞耻时,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又岂能熟视无睹、坐视不管呢?京剧观众的大量流失,许多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的无人问津,诚信、谦恭等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渐渐被人们抛弃,诸如此类现象,无不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该做些什么?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成了当务之急,因此,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经常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引导着社会的进步。2006年9月14日国家颁布《十一五国家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祭典活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文化智慧,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使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独放异彩”。

课改精神犹如一把钥匙,开启尘封已久的密室,使我顿觉豁然开朗。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不过是沧海一粟。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为挽救即将流失的民族文化尽我们的努力。重新找回心灵的归宿。因此,我从文化长流中掬起一瓢,试图从人文精神入手,借助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追求,感受传统文化崇尚的真、善、美,从而健全学生的品格,树立他们崇尚民族文化的信念。

所以,语文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此时提出这样一个课题,我觉得是有它的积极意义和推广价值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也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裂,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需要。但是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怎样在实践中体验感悟?通过何种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把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寻求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活动平台。 具体目的如下: 1.贯彻课改精神,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课改的大旗,需要众多的旗手来扛,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只是课改这面大旗的一隅而已,即使这一隅乏人问津,依然阻挡不了课改前进的道路。不过,“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更多人的参与,课改将更加顺利。

在古诗文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h98c1zd1b9epjx24qwd4i6jo0x1m7012a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