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谈不上什么极点和荒唐。你知道吗?我干得还很出色呢。只要我手边有条小船和一个救生圈,就没有我应付不了的情况。不仅如此,在我负责的区域里,到目前为止,还没淹死过一个人。为此,我还受过表扬呢。”
“是谁把你安排在这里工作的?”
“公共服务托拉斯的一位负责人。你也许会感到迷惑不解,其实很简单,那个人只是对我在夜总会当头儿的叔叔尽了点义务罢了。因为公共服务托拉斯的这位负责人的外甥女当上了夜总会的报幕
员,虽说她还是个结巴。这就叫做: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
“年轻人,”那人突然用嘶哑的声音吼道,“我就是公共服务托拉斯的负责人,我就是!” 他用力握了握年轻人的手,用充满厌恶与嘲讽的目光看了他一眼,把衣服夹在胳肢窝下去了。 “祝你健康!”救生员在他身后喊了一句。年轻人并不计较那嘲讽的目光,又继续去读他的侦探小说了。
也许有人(人数或多或少)会说,这事不可信。然而遗憾得很,这确确实实是来自生活。我敢担保!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的情节波澜起伏,又有巧合的安排,例如海边恰好别无他人,溺水者恰好是负责人,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B. 小说对人物的刻画笔力到位,例如对负责人的外貌与语言的描写,反复的描摹渲染凸显出人物的特色。
C. 小说运用了传神的语言描写,例如年轻人的语言显示出一种高傲、自以为是又世故自私的人生态度。
D. 小说以一件生活小事反映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并用戏剧化的结尾加深了讽刺效果,以小见大。
(2)下面对开头与结尾画线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巧妙地运用了画外音的写法,反复强调故事的真实性,说得煞有介事,这就为小说营造了真实感,吸引读者往下读。
B. 这是典型的小说家笔法,强调真实未必说明故事一定是真的,而是作者想借这样一个“似真幻境”来让读者对一些普遍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
C. 画线句首尾呼应,又与标题照应,使得文章在结构上圆满和谐,也暗含了生活无奇不有、怪象迭出的深意。
D. 从画线句可以看出,小说以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这就拉近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
的距离,使故事显得更加可信。
(3)作者写这篇作品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和思考。(4分)
22.《<论语>选读》阅读理解
(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2)
(二)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
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1)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立而道.生 道:道义 B. 孝弟.也者 弟:敬爱兄长 C.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济:周济 D. 能近.
取譬 近:从近处 (2) 下列各项对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君子应该专心致力于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犯上作乱的人就少,
从齐家到治国都能因此获益。
B. 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已经超出了仁的范畴,只有尧舜那
样的圣人才能够实践。
C.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反映了了孔子“竭诚为人”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体现了这种思想。
D. 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
即是行仁之道。
(3) 时至今日,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仁”对维持社会的稳定、生存和延续仍有积极意义。请结合
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高二语文学科期中测试评分标准
一(24分,每题3分)
1. A(B. 敛裾jū;C. 风靡mǐ;D. 一抔póu) 2. B(A.赋予;C.哈密瓜;D.鞭辟近里;)
3 . A (①“凯旋”与“败归”相对,比“胜利”更恰当;②“微辞”是“隐晦的批评”,“微言”是“精微的语言”;③发源地,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
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
4. C(A.以儆效尤: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B. 割席分坐:比喻朋友绝交。D.形容新屋高达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美好漂亮。) 5. C(A.并列项语序有误,应为“采集、分析、存储、传输”;B.偷换主语,应为“照片被取名为……并成为……”;D.缺少宾语,应为“被冠上……的罪名”;)
6. D(⑦后接⑤,从“如此郑重……”可得,然后接③;接着具体说明日期与来宾的确定过程,即①④⑥,最后说明占筮的意义,即②)
7. 1)鳞鲀科;2)食海胆、甲壳、软体类;3)鱼体扁、呈卵形;4)黄白褐相间(色彩艳丽);5)性情凶猛;(写出四点即可)
8.(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以趋于亡 (2)多于在庾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 (3)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4)其势不俱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18分,选择题每题3分) 9. C(按:追究,查办) 10. B连词,表修饰(A.介词,向/介词,和、与;C.助词,取独/助词,定后标志;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 11. B 12. C(“主要是……”有误,最后才提五人之名目的是显示出其意义的重大,需要郑重其事) 13. (2分)空间、时间(1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1分) 14. (4分)写夜景,又通过声音来写景。(特点2分)在绝壁之上,悠扬悦耳的曲子回荡在夜空中, 应
和着呼呼风声,又从西州城方向传来历历可数的打点声,正是这些声音,共同组成了大江边高山上空旷寂静优美的境界。(分析2分) 三(18分)
15. (2分)美好、安逸、和谐、隽永、温馨、坦率、宁静、漫长(共8点,5点以上给满分,不够概
括不得分) 16. (4分)
①将没有月亮的夜晚与月夜进行对比,突出了月夜特色鲜明的美; ②数个“美”构成排比,富有气势地赞美了月夜的隽永与精致;
③拟人,夜空吮吸着美,生动地描绘出月夜把万物之美融为和谐一体的特点。 (1点2分,2点3分,3点4分)
17. (4分)①用场景描写来烘托巴拉尔茨夜晚的寂静,例如黑影、烛光、人的感受;②表现人们内
心的寂静,唯有寂静才能专注,才能感受细微的美与快乐。(每点2分)
18. (4分)知青因无法左右的命运来此建村,牧民因村落废弃而搬入此地,可见村子存在至今本是
随遇而安的结果不是出于刻意,与躁动的欲望无关,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宁静安然的生活态度的赞许。(对“命运”与“欲望”的理解各2分) 19. (4分)
①自然的美是宁静的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感受美需要寂静的态度; ②生活需要用宁静、随遇而安的心态去面对; ③寂静的时候容易发现真实;
(每点2分,答出2两点并有分析得满分。另有合理解读亦可。) 四(40分)
20. (40分)审题与立意:①此处的懒惰不是指好吃懒做,而是一种“放空”的状态;②把握“懒惰”
与“忙碌”的辩证关系:首先,可将两者理解为“空”与“满”的关系,过空、过满都不可取,张弛有度才是合理的生活规律;③讨论“懒惰”的价值:材料中的“懒惰”是“无用之用”,看似无用,实则为一种充满张力的“白日梦”状态,充斥天马行空的思维活动,它能让我们的生命有一些有益的思索、无功利的装饰,一不小心,这些或成为一个美丽的发现,人的可贵也就是能思考、有思想的可贵。 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40—31)二等(30—21) 三等(20—10) 四等(10—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切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字迹难辨
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附加题(20分,选择题每题3分) 21.
(1) B(反复描摹渲染有误,应为简笔勾勒)
(2) D(文章只有开头结尾以第一人称叙述,主体部分是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的) (3)(4分)
①批评了那些像救生员一样自己没有能力只是借助关系上位的寄生虫。 ②垄断企业中的诸如钱权交易的腐败问题层出不穷。
③以权谋私,自食其果,讽刺了那些做钱权交易之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答出两点并有简析得满分,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22.
(1)A(道:做人的正确原则)
(2)B(尧舜其犹病诸:即使如尧舜这样的圣王,都不一定能做得到。) (3)(4分)
孔子的“仁”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对于社会稳定、族群的延续有积极意义。理由是:仁的根本建立在人生而有之的血亲之爱的基础上,即家庭交往中的“亲亲”,若能在教育中推行“推己及人”的实践,将“亲亲”扩到与社会交往层面上,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进而 在外就对朋友、对国家尽忠、守信,那么社会的稳定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以孝悌为本,以忠恕为方”,把这个作为教育的根本内容,那么作为最小社会单位的家庭能得以和谐发展,更大的社会单位也能获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