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同步练习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镣铐(liáo)旋风(xuán)履行(lǚ)师傅(fù) B.拯救(zhěng)剥夺(bō)磐石(pán)草拟(nì) C.山冈(gǎng)扎根(zhā)赎罪(shú)匿迹(nì) D.披露(lù)偌大(ruò)涅槃(pán)角色(jué)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萎缩 汹涌澎湃 压诈 承诺 B.戳子 兄弟情谊 给予峰巅 C.隔移 沙漠绿州 摧残 撒气 D.歧视 崇山峻岭 真谛兑变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座庄严宏伟的大理石建筑是美国林肯纪念堂。四十七年前著名的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在众多黑人的簇拥下,在这里发表提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这里就成为不同肤色的美国人心中的_________。
②奥巴马一次次精彩的演说,以及一系列的改革纲领,对美国甚至对世界的经济政治的影响是_________。
③马丁•路德•金组织25万人到华盛顿进行大游行,目的就是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______,希望黑人能和白人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A.圣地不言而喻权利 B.圣地不可理喻权利 C.胜地不可理喻权力 D.胜地不言而喻权力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次碰到问题,他总是无济于事地说上一通大话空话,一点实际效用也没有。
B.作为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词汇,北京奥运与中国体育人物的作为休戚相关,奥运理念本身已经把中国体育拓宽到各个层面,引向了更高的层次。
C.1955年,一位黑人妇女因坐到“白人专座”区,被带到警察局,众多的美国黑人义愤填膺,纷纷起来革命,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 D.1964年马丁•路德•金,这一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获得世界诺贝尔文学奖。面对荣誉他安之若素,非常的平静。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把美国种族斗争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
B.打开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录,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闪现着文学艺术的光芒。
C.在世界和平史上,那些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为民主、自由奋斗的人,是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
D.这项重要法令的颁布,对于千百万灼烤于非正义残焰中的黑奴,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 同步阅读
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6—10题
①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②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③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却不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④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
⑤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⑥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⑦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⑧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⑨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6.“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指代,“酷暑”指代。
7.第②段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中的“错误的做法”指的是 ,“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中的“崭新内容”指的是。 8.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要表达的意思是 。
9.对“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的提问,演讲者没有从正面明确回答,而是从另一角度表明态度,请根据⑤—⑧段的内容从正面概括回答提问。(不超过25字) 答:
10.⑤—⑧连用了四个“只要??就??”的条件关系复句,构成了一组排比,请结合语境简要说说这种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5题
伏尔泰(摘录) (法国)雨果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存的。他离开人世时已年登耄耋,他著述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责任,那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在咒骂与祝福声中溘然长逝;被旧时代所诅咒,又受到未来的祝福。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他不仅是一个人,他是整整一个时代。
这位伟人所生活的84个年头,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年代。他诞生时,路易十四尚在王位;他去世时,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他的襁褓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辉,他的灵柩则投射着从大深渊里透出的最初光芒。 在这轻薄无聊、凄惨忧郁的时世下,伏尔泰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家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狂的邪恶混合体。让我再说一遍,伏尔泰独自一人,向社会上一切邪恶的联合力量宣战,向这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并与之搏斗。他的武器是什么呢?是那轻若微风而重如霹雳的一支笔。 他用这武器进行战斗,用这武器赢得胜利。 让我们一齐向伏尔泰的英灵致敬吧! 伏尔泰胜利了。他发动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一场以一敌众的战争,一场气壮山河的战争。这是思想向物质作战,理性向偏见作战,正义向不义作战,被压迫者向压迫者作战;这是善之战,仁爱之战。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柔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他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严的地位。他教化、慰抚、播种文明。他承受了一切威胁、辱骂、迫害、毁谤。他还遭到了流放。但是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讽刺战胜专横,以嘲弄战胜宗教的自命一贯正确,以坚韧战胜顽固偏执,以真理战胜愚昧无知。
我刚才说到微笑,我要在这里停一停。微笑,这就是伏尔泰!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国元首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元首更高,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一个新的纪元以伏尔泰开始。从此我们感到,最高的统治力量就是让一切被理性思考。文明曾服从于武力,以后,文明将服从于思想。王权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这就是说,权威已经变换为自由。自此以往,高于一切的是人民的法律和个人的良心。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行使权利;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责。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两方面的进步是明确分开的。 让我们在他神圣的墓前鞠躬致敬。??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吧。 11.(1)伏尔泰“被旧时代所诅咒”是因为:
(2)他“又受到未来的祝福”是因为:
12.为什么说伏尔泰的武器——一支笔“轻若微风而重如霹雳”? 答:
13.作者认为伏尔泰“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答:
14.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特点? 答:
15.作者说“一个新的纪元从伏尔泰开始”,根据文意推断,这个“新纪元”的特点是什么? 答: 语言表达
16.以“春天的脚步”为话题,写一组排比句。
17.我们知道,马丁•路德•金是“非暴力对抗”思想的代表,他们主张用灵魂的力量来抵御物质的暴力,在争取自由、平等、民主的过程中应该采取“非暴力”的方式。这种认识和做法是否正确。结合你的感受和认识,来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D(镣:liào旋:xuàn拟:nǐ冈:gāng) 2.B(诈—榨移—离州—洲兑—蜕)
3.A(胜地: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圣地:指具有重大意义与作用的地方。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其明白,比喻横蛮不讲道理;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权利,指伴随义务而来。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一定的职责范围内所具有的支配力量。) 4.C(“无济于事”的语法功能使用错误,不能接宾语。“休戚相关”指祸福相连,此处应用“息息相关”。“安之若素”指对于危险困难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常,安然处之。此处语境不正确。)
5.D(A主旋律与篇章并用不当B暗换主语C句子成分残缺) 6.“秋天”指代黑人获得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时代,“酷暑”指代顽强不屈的斗争。 7.暴力行动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或“合法斗争方式) 8.不要怀着强烈的敌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