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监管水平 服务科学发展
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09年2月24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质监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是正值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全面落实全省质监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局于2月13日在省城召开了全省质监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省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正喜同志代表省局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省政府副省长张建欣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全省质监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全市系统去年以来的工作,表彰一年来在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单位和涌现出的爱局如家十大楷模、爱岗敬业模范以及在全市首届文明礼仪风采大赛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激发干劲,动员全市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严监管为第一要务,提升监管水平,服务科学发展,进一步推动全市质监事业科学、快速、健康发展,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面,我代表市局党组作工作报告。 一、开拓创新,奋发进取,2008年全市质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质监系统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同时也是我市质监事业进一步取得突破、进一步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质监系统上上下下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省局的工作部署,突出落实市局“优服务、严监管,强科技、重发展,创新优、勇争先”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十大”工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质量兴市、技术机构建设等各项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总体工作在省局的考核中摘得桂冠,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先进单位,各县级局也都被当地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单位。这些荣誉和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全市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大家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建功立业,在各条战线上攻难关、打先锋、做表率,与质监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勇争第一的主人翁意识日益强化,为晋城经济发展同拼搏、共奋进,敢为人先的责任感与日俱增。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以打赢三场特殊战役为重点,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
面对我国接连经历的一些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我们聚全市系统之心、举全市系统之力、系全市系统之情,在服务奥运安保、支援抗震救灾、处置奶粉事件这三场特殊战役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全力以赴服务奥运安保。从履行监管职能入手,重点对涉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严格监管、严格把关,市、县两级局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落实,坚决保证万无一失。从工作重点入手,出台了涉奥产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对全市10家涉奥产品和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集中检查和专项监督检验。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的部署,对特种设备严加排查、严加检验、严加管理。奥运
1
期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事件。从工作机制入手,完善了各项应急预案,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严格了内部管理,加强了政务值班,上传下达畅通有序,全市系统和谐稳定,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
万众一心支援抗震救灾。全市系统上上下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以“奉献爱心、情系灾区”捐款和缴纳特殊党费等形式,共为地震灾区捐款17.7万元,名列全市同类单位前茅。部分老同志闻讯主动联系回到市局捐款,精神十分感人。市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四川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质量把关领导组,责成市检测所选派精兵强将进驻两家过渡安置房生产企业和两家塑钢生产企业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及产成品质量实行24小时监控,开辟了产品质量检测和计量检定“绿色通道”,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加强对灾后重建相关产品的质量监管,加大执法打假力度,严厉打击本辖区内抗震救灾产品中的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等质量违法和欺诈行为。全市没有发生支援灾区物品质量低劣问题。
快速稳妥处置奶粉事件。“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市系统超前思维、提前部署,对相关奶粉进行了紧急下架。市稽查分局对此行动早、动手快。随后,按照省局部署,启动预案,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投入到应急处置工作中。市局对3家长期停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实行了封停措施。市、县两级局向3家乳制品生产企业派驻了9名驻厂监管员,实行24小时监管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同时对天泽煤化工生产的三聚氰胺情况进行了清查。市局先后派出多个督查组对企业生产情况以及质监人员抽样情况进行了督查,确保我市生产的乳制品合格。与此同时,积极争取省、市经费支持,市、县检测机构以及3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全部配备了三聚氰胺检测设备,市检测所取得了国家三聚氰胺检测能力证书,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具备了全国检测三聚氰胺的最高能力。在这场战役中,全市质监部门经受了考验,锻炼了队伍,磨炼了意志,增强了能力,也帮助乳制品生产企业渡过了难关,经受住了生死攸关般的考验。 (二)以科技兴检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技术保障能力全面增强
科技兴检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紧贴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市局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在外出考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专门向市政府和省局提交了《关于筹建国家煤层气质检中心的可行性报告》,得到了市政府和省局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随后,提请市政府向省质监局呈报了《关于筹建国家煤层气质检中心的报告》,使该项目列为省局重点推动建设的国家级中心之一,并顺利使该项目申报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受到了时任省长和总局局长的充分肯定,为该中心的正式立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市检测所全面完成了内部环境和技术管理基础性工作,启动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市特检所投资69万元购置了全国一流的便携式光谱仪。阳城县局投资150万元对山西省陶瓷产品检测中心进行了改造,购买了现场执法检测设备,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执法检测条件在全省居于一流水平。泽州县局投资130万元对检测楼进行了改造,建成了P2级微生物实验室,使全市系统达到了3家。全市首次申报市级科研项目13项。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市局在完成检测楼扩建2000㎡工程的基础上,对办公楼楼面进行了装饰、亮化,对后院进行了硬化、美化,竣工后的市质监局办公检测大楼面貌一新、夺人眼目,在全省系统、全市同级单位中居于一流水平,充分展示了质监部门的社会形象。高平市局认真落实市局的部署,争取到省局、市局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5300㎡的办公检测大楼拔地而起,办公检测条件在全省系统同级单位中名列第一,实现了高平局广大干部职工多年以来的夙愿,为全市系统各单位树立起了榜样。市特检所拿出60%以上的可用财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检验装备的购置,办公检测环境得到了大改观。 (三)以严监管为质监工作第一要务,安全监管水平全面提高
2
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推动了糕点、豆制品等传统食品生产企业市场准入步伐,共有7家糕点生产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2家豆制品生产企业基本具备取证条件,全市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总数达到了146家。加强了证后监管工作,对24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制定下发了《晋城市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卫生巡查制度》、《晋城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管理办法》等规定,为建立健全我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泽州县局在此方面基础工作做的较好,城区分局在开展食品安全巡查方面工作比较扎实,值得肯定。
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了动态监管体系,建立起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执法动态监管格局。认真开展了“隐患治理年”活动,加大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突出煤化工、铸造、冶炼等行业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在用的特种设备的集中治理,消除了特种设备监管盲区、死角,实现了特种设备全年无事故的目标。城区分局、开发区分局、阳城县局、泽州县局都开展了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 十类重点产品专项整治成效明显。通过严格实施“查、治、管、扶、建”五项措施,全面实现了重点产品100%摸清底数、建立质量档案,100%完成企业标准复审,100%取得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100%新获证产品监督抽查的4个100%的整治目标,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发区分局在此方面做的较好。 (四)以服务晋城经济工作大局为中心,技术支撑能力全面提升
质量兴市战略进一步推进。继续大力实施名牌战略,2008年我市山西名牌产品达到了24个,质量信誉等级3A级企业达到了17个,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了5个和11个。质量兴县、质量兴乡(镇、办事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平黄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经过市局大力争取,市政府对我市2007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山西名牌产品”的企业进行了奖励,成为全省率先兑现名牌奖励资金的地区。阳城县政府、高平市政府拨付了质量信誉等级企业的奖励资金。阳城县局创建全国质量兴县先进县申报到了国家质检总局,泽州县局在名牌战略推进方面采取了不少有效措施取得了实效。 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在出台《煤层气》和《车用压缩煤层气》两个地方标准的基础上,推动《车用压缩煤层气》、《民用煤层气》和《电用煤层气》由国标委受理。国家煤炭标准化委员会煤层气工作组正式落户我市,使我们率先在全国掌握了煤层气国家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泽州县世纪球墨铸管率先通过了“采标”。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启动了泽州甜糯玉米、高平无公害蔬菜、阳城肉牛、沁水肉羊等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高平市局、沁水县局、陵川县局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较为有力。在旅游标准化方面,确定了陵川王莽岭、泽州珏山、阳城皇城相府3家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为进一步规范景区的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奠定了基础。城区在推行酒店、洗浴等服务业标准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计量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煤矿在用安全计量器具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有效地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在民生计量方面,对全市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大中型超市、液化气经销单位组织了专项监督抽查。开展了“计量放心单位”创建活动,共为全市78家企业宣贯和发放了《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签订了《诚信计量公开承诺书》。开展了“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诚信计量进市场、健康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镜店、服务计量进社区(乡镇)等活动取得了实效。在能源计量方面,帮扶兴高焦化、三甲炼焦做好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前期准备工作,高平市局对此项工作推进有力。在中小企业深入开展了贯彻落实《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工作,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在治超工作方面,泽州县局率先申请拨付了治超经费,确保了治超工作顺利开展。
(五)以狠抓自身建设为保障,质监事业和谐发展环境全面优化
3
党风廉政、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狠抓风清气正工程,推动党风廉政建设逐级落实到了基层。制订了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方案,组织全市系统副科以上干部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市局组织开展了行政效能督查工作,成效明显。扎实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市局作为全省系统唯一单位连续被省局重奖,被市政府表彰为政风行风评议群众满意部门,确定为2008年免评单位。沁水县局建立了干部职工职业道德档案,陵川县局实行了政风行风督查通报制度,市检测所推行了检测月报制度,市特检所建立了技术室监督抽查制,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爱局如家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历时7个月,通过开展以“学先进、做表率”为主题的向全市系统先进人物学习等5大主题活动,提出了爱局如家十大标准,推出了爱局如家口号,谱写出了爱局如家之歌。通过民主推荐、先进事迹报告、民主测评、考察谈话、党组决定、社会公示等环节评选出了全市系统爱局如家的十大楷模和15名爱岗敬业模范。在阳城孙文龙纪念馆建立了全市系统爱局如家教育基地。在全市系统营造出了一种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充分体现出全市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勇争先的良好风尚。全年先后组织全市系统干部职工学习观看了《论语》、《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敬业精神》教育录像片,在《太行质量网》上开辟了“爱局如家大家谈”栏目,共发表心得体会1000余篇,最后,编印了《爱局如家资料汇编》一书。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一系列活动,进一步解决了影响质监事业发展的工作不实、作风不严、纪律松懈等不良倾向性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敬业意识。
文明和谐创建喜结硕果。经过不懈努力,全市质监系统被市文明委命名为“文明和谐行业”,市局机关被命名为“文明和谐单位标兵”,被市委命名为“和谐机关”。开发区分局、城区分局、阳城县局、沁水县局和陵川县局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和谐单位”,开发区分局、城区分局、陵川县局、沁水县局被命名为市级“和谐机关”,全市质监系统文明和谐单位的创建比例达到了100%。市局机关党支部、市检测所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党组织”。2008年9月,市局代表队在晋城市首届文明礼仪风采电视大赛中,从21个文明和谐行业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勇夺第一,充分体现了全市系统奋勇争先的精神,展现了蓬勃向上的部门形象。
法制与宣传建设进一步强化。我局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公开审案”试点工作,受到了省局的肯定。行政审批实行了流转卡制度,有效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宣传工作继续在全省领先,《太行质量网》点击率突破268万次,雄居同类网站中榜首。
与此同时,我们还圆满完成了人事劳资、计划财务、离退休人员管理、党务、农村帮扶、工青团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全面加强。
在严峻的工作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我们团结一心,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市质监事业在巩固中实现了新的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了新的提升。这是市委、市政府和省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同舟共济、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一贯支持晋城质监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新闻界以及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质监岗位上的全体干部职工及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向将要受到表彰的优秀单位和爱局如家十大楷模、爱岗敬业模范以及在全市各类大赛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还不够”上:一是工作亮点还不够多。就全市质监工作而言,虽然说我们在方方面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真正能拿出来在全国、全省挂得上号的还不够多。二是科技含量还不够高。我们的许多工作无论用科学发展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