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 __题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 考号 _ _ _ _ __止_ _ _ _ _ _ _ 名: 姓禁 _ _ _ __内 _ _ _ _ : 级 班 线 :封 校 学 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3(新审定教材)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rán fàng kǔ xíng yě shòu chè dǐ hán dōng là yuè ( ) ( ) ( ) ( ) ( ) yán jùn yí lǜ kòng zhì jì tuō wǔ hú sì hǎi ( ) ( ) ( ) ( ) ( ) 二、同音字组词。(6分)
1、là ( )月 ( )笔
2、shì 气( ) 解( ) 3、xián 悠( ) ( )熟 三、辨字组词。(5分)
掺( ) 蜡( ) 旬( ) 践( ) 娴( ) 渗( ) 腊( ) 苟( ) 饯( ) 闲(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8分)
张( )结( ) ( )灯末( ) 灯火( )( ) 万( )更( ) ( )( )四海 一丝不( ) 专心( )( ) ( )( )非福 五、我会查字典。(6分)
“庭”字音序是____,读音是______,部首是____,除去部首剩____画, 总笔画数是____画,______结构,组词( )。“庭”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厅堂。②正房前的院子。③指法庭,审理案件的处所或机构。下列词句中的“庭”字应选:这两家人在法庭.上打官司( )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欺负人( )他房子的前庭.后院都堆满了草( ) 六、填写合适的关联词。(6分) 1、这几天,( )大雪纷飞,而那位山村女教师( )像往常一样,到村里给孩子们上课。 2、无论做什么事,( )肯下功夫,( )会有成功的希望。 3、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4、语文课上,我们( )要理解课文,( )掌握理解的方法。 5、( )你有多么重要的事,作业( )要完成。 6、周瑜想:( )诸葛亮三天之后交不出十万支箭,( )定他的罪。
七、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 妈妈说:“我去集市买菜,你先把饭烧好,菜由我回来烧。” (改间接引语) 2. 风筝飞上了蓝天。(扩句)
第1页 共4页
3.青铜一家将所有的一切的时间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修改病句)
4. 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缩句)
5. 一轮明月从湖面上慢慢升起。(用打比方的方法,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 , ”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
2. ,任尔东西南北风。写出了竹子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3.大漠沙如雪,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
4. , 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九、口语交际。(5分)
在信息化时代,汉字的电脑输入速度相当快捷,且易保存、修正。因此,不少同学不愿练字了,青少年的汉字书写差得令人担忧。你对此有何看法?
十、课内阅读。(8分)
腊八粥 冰心 1979年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这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九三○年一月七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的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第2页 共4页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表,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有那些人?(3分)
2.找出与结尾断相照应的语句。(2分)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泫然\所流露的心理。(3分) 十一、课外阅读。(9分)
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gān jiān)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吧。”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zòu zhòu)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1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pò b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一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始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zàn zhàn)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给文中加点的字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1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 (1分) A.外貌 B.语言 C.动作 D.心理
第3页 共4页
3.“我”因什么事而感到尴尬?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太太叫“我”怎样还她的一元钱? (1分)(提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5.短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1)三年前,好心姑娘_________________;(2)今天,好心的老太 太_________________;(3)将来,“我”__________________。 (3分) 6.“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1分) A.老太太的话把车厢里的人逗乐了。
封 B.车厢的人听了“我”和老太太的对话觉得老太太很可爱。
C.这是发自内心的笑,饱含着车上的人对老太太的赞许。 十二、作文。(25分)
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 线中懂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题目自拟,字数400以上。 内 禁 止 答 题
第4页 共4页
_____ __题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 考号 _ _ _ _ __止_ _ _ _ _ _ _ 名: 姓禁 _ _ _ __内 _ _ _ _ : 级 班 线 :封 校 学 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6(新审定教材)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yán jùn xián shú fěi cuì xiǎng chè líu shuǐ chán chán ( ) ( ) ( ) ( ) ( ) diàn pù chǔ jìng pái huái chōu yē mù bù zhuǎn jīng ( ) ( ) ( ) ( ) ( ) 二、用“√”画出正确的读音。(5分) 趔.趄(lié liè) 散.落(sǎn sàn) 微颤.(chàn zhàn) 肖.像(xiāo xiào) 正.月(zhēng zhèng) 三、辨字组词。(5分)
避( ) 拘( ) 返( ) 滩( ) 醋( ) 辟( ) 苟( ) 贩( ) 摊( ) 腊(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8分)
( )灯( )彩 ( )为( )观 残( )末( ) 含情( )( ) ( )然不同 不可( )( ) ( )( )细手 五( )四( ) 五、我会查字典。(5分)
1、“屉”字音序是____,读音是______,部首是____,总笔画数是____画,______结构,组词( )。
2、薄饼中“薄”字音序是____,读音是______,总笔画数是____画,______结构。 六、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4分)
1、( )条件怎样恶劣,( )吓不倒一心为国争光的詹天佑。 2、( )看着别人成功,( )自己努力成功。
3、( )他一见便知是她,( )他却假装不认识她。 4、一个人( )地位有多高,( )应该是人民的公仆。 七、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 老师问静静:“我的板书,你能抄下来吗?”(改为间接问句)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怎么也抓不住。(改为比喻句)
3.青铜一家将所有的一切的时间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修改病句)
4.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改为反问句)
第5页 共4页
5.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仿写句子)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不要人夸颜色好, 。 表面上是赞美荷花,实际上写出了诗人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
2.荷尽已无擎雨盖, 。
3. ,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尾,表达了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4.学会感恩父母,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光阴,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
。那样后悔都来不及了。
5.盈盈一水间, 。写出了牵牛织女相隔在银河边,含情脉脉相对无言的痴痴凝望。
6. , 。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九、口语交际。(5分)
有的同学喜欢咬笔头;有的同学不记得饭前便后应洗手;有的同学夏天喜欢吃很多的冷饮;有的同学特喜欢吃油炸食品。这些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都很不好。
请你从上面不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中选出一个,用你所知道的知识,劝说同学们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
十、课内阅读。(7分)
阅读《匆匆》第3自然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走了一日。我掩着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用“——”画出一句排比句,然后仿照句子的写法写一句话。(1分)
2、找出课文中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语句抄下来,然后仿照这样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2分)
摘录句子: 仿写句子: 3、用“~~~~~~”在原文画出一句拟人句。(1分)
4、读最后一句话,体会这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分)
第6页 共4页
5、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请你大胆谈谈。(2分)
十、课外阅读。(8分)
珍藏
我从不把什么东西珍藏在身边,因为,我总觉得,东西放在身边会遗失的,只有珍藏在心里的,永远都不会忘却……
那是一年暑假,我( )钢琴考级,( )只能按捺住考上初中的喜悦,闷在家里练琴。天那样闷热,我嘴里含着冰。发狠地练着。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我终于可以甩一下酸疼的膀子,情不自禁地,我走到阳台上……
忽然,我听到一个声音,和着夏日傍晚那特有的微风,忽而朦胧忽而清晰,伴着清柔(rou lou)的风,飘入我的耳朵。哦,听清楚了,是笛声,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吹得如此之好。我陶醉了,沉静了……
后来的几天,我注意到每天傍晚,这笛声都会响起。( )我一放下琴,笛声( )准时地响起,我就跑到阳台上望着楼下的建筑工地仔细地听,边想着吹笛子的人。
有一天,当我照例(li lie)走到阳台上向下看时,我看到一位建筑工人坐在地上,他正在吹着笛子。我惊异地发现,他吹的是我弹的曲子!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一个人仅凭耳朵听曲子,就能用手中的笛子原封不动地吹出来。做到这一切的,还是我往日十分轻视的工人!我感到震惊!
晚上 妈妈竟也谈到了这位工人 你看看人家 天天在太阳底下盖房子 比你累多了吧 人家晚上雷打不动地吹到你上床 人家活得不是挺轻松嘛
我不再叫苦。于是,早晨,梦中的笛声把我惊醒;晚上,窗外的笛声陪我入睡。在我练那首曲子时,笛声总悄然响起,只是,轻轻地,似(si shi )乎生怕被我听见。终于,他不再害怕。于是琴声和着笛声融会在一起,分外地和谐、优美、宁静,妙不可言。我激动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我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考级时,我的耳边始终萦绕着笛声,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着乐曲,终于,我考上了十级!当我兴(xing xing)奋地冲到阳台上准备鼓起勇气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那位素未谋面的朋友时,我楞住了。几天的激动与紧张使我忘却了眼前拔地而起的大楼。是的,我将永远不能再与那笛声合作!
不知在哪一天的哪个角落,我又听见了笛声。我总觉得这笛声好耳熟,原来,那笛声,那段记忆已被我永远珍藏在我心底!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1分) 素未谋面 妙不可言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2分) 近义词:生怕( )惊异( ) 近义词:紧张( )清晰( )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括号内。(1分)
第7页 共4页
既然……就……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5、给第六节加标点(1分)
6、“那段回忆”指什么?为什么会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2分)
密 十二、作文。(25分)
题目:一份 的作业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有趣、特殊……等。然后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
文。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封 线 内 禁 止 答
题
第8页 共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