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语法填空
——题型解读与解题技巧 2014/12/15
一.2014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替代了单项选择题,高考英语试卷结构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主要以语篇型语法填空题替代已使用几十年之久的单句型语言知识题。
二.高考英语科去除单句语法知识题的原因。
单句型语言知识题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如:受单词数量之限制,难以达到情景真实性和效果真实性的要求;易诱使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语法知识,进而影响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错误选项易加深学生对错误的印象,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等。
鉴于存在以上缺陷,单句型语法填空知识题已不适合继续存在于高考英语试卷中。
三.高考英语新题型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形式和优点。 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形式为: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篇短文或对话中留出十处空白,部分空白的后面给出单词的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白处所需内容或所提供单词的正确形式,所填写词语不得多于3个单词。考生必须灵活运用语法知识,如单词的词性、动词时态、语态、名词单复数、连词、代词、冠词等,判断出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
四.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同时考虑到高考时中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试卷中仍保留专门考察语法知识点运用的内容,而为了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应该引进能从语篇层次考察学生对语法知识运用。语篇型语法填空题以其以下优点赢得了试卷设计人员的青睐:
⑴任务真实性强。任何一个语篇中都存在大量的用于学习、研究的语法知识,以这样的语篇作为考察语法的材料,更符合语言学习的真实情景;而且语篇丰富的上下文内容也能够更有效地考察考生对语法知识的运用情况。
⑵能够对中学英语教学产生良好的反拨作用。将语法的考察提高语篇层次,具体考察类型由选择性变为填写型,能够引导中学英语教学加强学生精细阅读能力和语言知识运用能力。
⑶有助于高考英语试卷继续保持较好的信度。信度是大规模的高厉害考试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该题型的答案具有开放性,但可控性,属于半客观性试题,评分误差很小,信度高。
五.由近三年广东省高考试题中语法填空题的考点分布情况。 年份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题号 16 动词时态 现在分词 比较级 17 连词 动词时态 连词 18 疑问副词 词性转换 现在分词 19 词性转换 冠词 动词时态 20 关系代词 连词 词性转换 21 介词 比较级 关系代词 22 介词 关系代词 代词 23 词性转换 介词 介词 24 冠词 关系代词 冠词 25 现在分词 代词 代词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语法填空题基本上涉及了中学阶段所学的各类语法项目,而且考点分布也较均衡。只是均衡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测试的重点。这些重点考察项目具体体现如下几方面:
⑴动词。动词二时态和语态,及动词的非谓语形式的考察是一个显著地热点项目。2011-2013年均有两道试题考察动词的用法。
⑵代词。近年来都涉及到代词的用法考察。 ⑶词性转换。近三年每年都至少一道试题考察词性转换,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所给提示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该题重点测试考生对于各种词语词性的用法及相关单词的同根词的把握。这一考点主要体现在名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方面。考查考生在相关情况下,能否熟练地运用这些词类。
⑷介词。介词的含义丰富、搭配灵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难点。这一考点关键在于考查考生能否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相关介词。
六.解题步骤
⑴理解短文。这一步是解题关键的一步。解题之前,我们应通读全文,理解大意,把握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逻辑关系。部分同学拿到试题后,仅仅看空格前后局部的结构,迅速作答。这似乎加快了答题的速度,但事实上,这会使你欲速则不达。
⑵寻找依据。考生要善于发现答题的依据。答题的依据通常有:句型、搭配、逻辑关系、句子结构、上下文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我们作答的依据。考生这些能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具备的,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大量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培养语感。
⑶确定答案。经过第二遍后,基本上我们就可以确定答案。但是,我们在确定答案的时候还要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其依据就是上下文的内容、句型、及搭配。
⑷讨论答案。如果有时间,则将答案带入短文中进行论证,看其在逻辑、语法结构、搭配方面是否准确无误。
七.解题技巧:做到五
⑴对于己经给出的的动词,注意所给动词在句中作谓语还是非谓语。 如果这个介词在句中作谓语,则应注意用何时态和语态;如果动词在句中不做谓语,则应考虑这个动词在句中作何种成分,并根据句子结构来确定这个动词用何种非谓语形式。例:
①The teacher caught the boy (sleep) in class and got very angry. ②Mr. Li opened the door and (find) that the whole room was in a great mess.
⑵对于考察词性转换的题应注意所给单词的同根词。分析空格处所需单词在句中所做成分或依据空格前后某些信息来确定空格处来确定应用所给单词的名词、形容词、还是副词形式。例:
①She stood there and looked at me with great (astonish). ②Our chemistry teacher told us to do our experiment (care). ⑶应注意依据文中的逻辑关系和句子的含义来推测、确定答案。
①She jumped up from her bed dressed quickly and went out to see what was happening outside.
②When Mr. Smith heard that grandfather was very ill, he felt very
sad.
⑷应注意依据句型、短语、搭配等来确定答案。例;
①at school he finds difficult for her to get on well with her classmates.
②It was through years of hard work Mr. Li stood out in his work and obtained his fame.
⑸应注意依据语言习惯、语言知识来确定答案。
①Mr. Brown, university student from London, will come to Beijing for a visit.
②The boy is said (save) a little girl from the river and got praised at the meeting.
③We paid a visit to the school we studied when we were still childre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