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钢筋混凝土结构 模拟题2
专业
班级 学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姓名_________ 四 五 总分
得 分 自 一、填空题(共20题,每题1分)(20分)
1、单向板肋形楼盖由 、 和 等构件组成。。
觉 遵装 守考订试线规则内,诚不信考得试,答绝不题作弊2.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 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所组成的: 、 、 。 3.结构和结构构件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 ,完成预定功能的 ,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4.板的受力钢筋间距,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 ,当板厚 h >150mm时,不宜大于 ,且不宜大于 ,板受力钢筋间距亦不宜小于 。 5. 框架由 、 、 这三种构件形成承重结构。框架与框架之间 由 及楼(屋)面结构联成整体。
6. 用反弯点法计算时,底层柱的反弯点在距基础 柱高处,其他层柱的反弯点均位于柱高的 。
7. 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常用的结构形式有 和 两种。。
得 分 二、单选题(共5题,每题2分。)(10分)
1.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指( )。 A原点弹性模量 B切线模量 C割线模量 D变形模量
2.地震力属于( )。
A永久作用 B可变作用 C偶然作用 D静态作用
3.对先张法和后张法的预应力构件,如果采用相同的张拉控制应力σ
A后张法所建立的钢筋有效应力比先张法小 B后张法所建立的钢筋有效应力比先张法相同 C先张法所建立的钢筋有效应力比后张法小 D大小关系不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拟试题2 第 1 页 共 6 页
con
值, 则( ) 。
4.受弯构件中,当ρ<ρ
min
时发生的破坏是( )。
A少筋破坏 B超筋破坏
C适筋破坏 D界限破坏
5. 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时应考虑楼板的影响。对现浇楼盖的梁,中框架取( ) ,边框架取( )。其中I。框架梁矩形截面的惯性矩。 A I=1.5I。; I=2I。 B I=2I。; I=1.5I。 C I=1.5I。; I=1.2I。 D I=1.2I。; I=1.5I。 得 分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15分)
1. 轴压比; 2. 排架结构 3.预应力损失 4. 配箍率
5. 相对受压区高度
得 分 四、简述问答题(共5题,每题7分)(35分)
1. 单层厂房中,有时需设置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请简述三
种缝的设置规定。
2. 简述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步骤。
3. 试述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在设计中如何防止少筋梁和超筋梁破坏? 4. 反弯点法和D值法有什么异同点? 5. 什么是偏心受压长柱的二阶弯矩?
得 分 五、计算题(20分)
某办公楼一简支梁,梁的计算跨度l0 = 5.2m;活荷载标准值8kN/m ,恒荷载标
准值9.5 kN/m(不包括梁的自重),采用 C25(fc= 11.9 N/mm2)混凝土和 HRB335级钢筋(fy=300 N/mm2),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7,ft =1.27kN/mm2,试设计该钢筋混凝土梁。
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拟试题2 第 2 页 共 6 页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0分,每空1分)
1、板;次梁;主梁(3分);
2、化学胶结力;摩擦力;机械咬合力(3分) 3. 条件下;可能性(2分);
4、 200mm; 1.5 h; 250mm; 70mm (4分); 5. 梁; 柱; 基础;连系梁(4分) 6. 2/3; 中点;(2分) 7. 排架结构;刚架结构(2分)
二、(共10分,每题2分) 1.A 2.C 3A 4.C 5.B
三、名词解释(共15分,每题5分)
1. 轴压比:轴压比N /(fcA)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N与柱全截面面积A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乘积之比值;对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2. 排架结构:排架结构由屋架(屋面梁)、柱和基础组成,柱的上部与屋架 (屋面梁)铰接,下部与基础固接。这种结构适合于预制装配同时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施工,是目前最常用的形式。 3. 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锚具夹片的滑移,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以及钢筋的应力松弛等因素,将导致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不断地降低,这种预应力钢筋应力地降低,即为预应力损失。
AnA4. 配箍率:指箍筋截面面积与对应混凝土面积的比值,即?sv?sv?sv1
bsbs5. 相对受压区高度:正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与h0的比值称为相对受压区高度。 四、(共35分,每题7分)
1、答: (1)伸缩缝:如果厂房长度和宽度过大,当气温变化时,将使结构内部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严重的可使墙面、屋面等拉裂,影响使用D为减小 温度应力,可设置伸缩缝将厂房结构分成若干温度区段。伸缩缝应从基础顶面开始,将相邻温度区段的上部结构构件完全分开,并留出一定宽度的间距,使上部结构在气温有变化时,水平方向可以自由地发生变形。 (3分)
(2)沉降缝:一般单层厂房可不做沉降缝,只有在下述特殊情况下才考虑设置: 厂房相邻两部分高度相差很大(如10m以上) ,两跨间吊车起重量相差悬 殊,地基强度或下卧层土质有很大变化和差别,或厂房各部分的施工时间先后相差很长,土压缩程度不同等情况。沉降缝应将建筑物从屋顶到基础全部分开, 使得在缝两侧发生不同沉降时不致损坏整个建筑物。(2分)
(3)抗震缝是为了减轻厂房震害而采取的措施之一。地震区的厂房,其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抗震缝的要求。(2分)
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拟试题2 第 3 页 共 6 页
2.答:首先进行结构平面布置(1分);确定板、次梁、主梁的计算简图(1分);依次对板、次梁、主梁内力计算(2分);分别对板、次梁、主梁进行配筋计算(2分);最后绘制楼盖施工图(1分)。
3.答: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受拉区一旦产生裂缝,在裂缝斜截面处, 原先由受拉混凝土所承担的拉力转嫁给钢筋承担,钢筋应力将突然增大。对于 ①少筋破坏(脆性破坏) ,由于梁内受拉钢筋配置过少,当裂缝一产生, 钢筋应力就有可能立即达到其屈服强度,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阶段, 甚至被拉断而使梁破坏。由于裂缝往往集中出现一条,不仅开展宽度较大,且沿梁高延伸很高,梁的挠度也很大。少筋梁承载能力低,不经济,且破坏比较突然,故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不予采用。(2分)②适筋破坏(塑性破坏)。配筋适中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将混凝土 拉力转嫁给钢筋,荷载继续增加。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向上延伸,中性轴上移, 受压区混凝土表现出塑性性质,钢筋应力逐渐达到屈服强度。如果进一步增大 荷载,钢筋应力将保持不变,而其变形继续增加,截面裂缝急剧延伸,中性轴 迅速上移,受压区面积不断减少,混凝土压应力迅速增大,塑性性质更加明显, 当受压区边缘的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时,混凝土被压碎,整个梁破坏。(2分) ③超筋破坏(脆性破坏)。钢筋用量过大时,拉区混凝土开裂后,拉力转嫁给受拉钢筋,但在受拉钢筋屈服之前,混凝土受压区边缘纤维的压应变先达 到极限压应变而被压碎,使截面破坏。破坏时裂缝延伸不高,开展不大,梁的 挠度也不大,截面是在没有明显预兆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不仅破坏突然,而且用钢量大,不经济,因此在设计中不予采用。为了防止超筋破坏,应使截面破坏时受压区高度x不致过大,即应满足x??bh0或 ??x??b限制截面破h0坏时的受压区高度,相当于限制截面的最大配筋率pmax,或限制截面 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Mmax,即满足??Asf??min??bc,或M?Mu??1fcbh02?b(1?0.5?b)(2分) bh0fy 为了防止少筋破坏应使钢筋混凝土截面的承载能力不小于相同情况的素混凝土截面的承载能力,这相当于限制了截面的最小配筋率???min (注:这只是理论上的, \混凝土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除考虑了这一点外,还考虑了其他影响因素)。(1分)
4.答:反弯点法和D值法都是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求解内力的近似计算方法。反弯点法是假定梁柱的线刚度比值ib/ic≥3,这时可近似认为楼层处柱端的转角很小,反弯点接近中点,假定认为反弯点在中点,对于底端固定而上端有转角,反弯点上移,通常假定反弯点在距底端2/3高度处。 (3分)
当柱子断面较大时,梁柱线刚度比通常较小,节点转角较大,用反弯点法计算出的内力误差较大,所以采用修正柱的抗侧刚度和调整反弯点高度的方法, 计算水平荷载下框架的内力,修正后柱的侧移刚度用D表示,故称为D值法。 但D值法与反弯点法一样,作了平面结构假定,也忽略柱的轴向变形,而且假定同楼层各结点转角相等,同时在推导D值及反弯点高度时,也做了一些基本假定。因此D值法也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但它比反弯点法计算精度高些。 (4分)
5.答:纵向压力与其偏心矩之乘积一般称为一阶弯矩,即Nei,(3分)而纵向压力与任一点的侧向挠度之乘积即Ny (y为偏心受压柱侧向挠曲线任一点的挠度)称为二阶弯矩。它是由纵向弯曲引起。(3分)最大二阶弯矩即为纵向压力与偏压柱侧向挠曲线上最大挠度之乘积,即Nf。(1分)
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拟试题2 第 4 页 共 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