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一年级数学组 潘咏琴
时间飞逝,一个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一年级的全体数学老师,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在我将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对这个学期以来的集体备课工作做个小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是当今学校校本教研的一种新模式,是教师合作交流、相互学习的一种好形式。集体备课能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切磋教艺,资源共享,减少教师的劳动强度,过去每人一学期要做十个单元教材分析,现在组内分工后每人只需做两至三个单元,教师的精力更集中,备课的质量也更高了。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注意做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打破了过去那种各自为战的局面,集体备课有效地提高了备课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所以,我们组3个数学老师都能够非常积极地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新课标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想在新教材中体现新课标、新理念,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继续加强了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我们一年级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前有方案,后有总结。整个活动自始至终都要求严格,组织严密,工作扎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备课活动过程中,备课教师积极参与,确保了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集体备课内容是根据教材中的难点确定的,意在通过集中研讨,共同攻关,各个击破。通过个人备课、集中研讨、共同修改、课后反思等环节,每个课案都经过了多人合作、多轮反思,可以说最后形成的意见,既是个人的见解,又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深入研究教材,优化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兴趣点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数学教育工
作的主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重要环节。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不是接受数学知识而是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让学生把数学学好的同时还能很好的运用。
保证课堂作业的有效性,我们坚持在课堂作业设计时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巩固与拓展、基本技能与习惯的形成、基本方法的掌握、完成作业时的基本态度与情感、作业体现的基本思想、学生完成作业的基本时间等层面,尽可能设计一些多元化、层次化、情境型、合作型、探究型作业,杜绝过难、无趣、无意、无关、单一等弊端,并要对作业进行及时的检查与评价。
(三)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电话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
本组共有3位老师,在备课、说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不断反思中提高。作为中心发言人,要精心准备,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备好自己的课,大家查资料、共讨论,仔细钻研教材,认真书写教案。通过交流研讨,大家找到集体备课的意义,对新教材的处理交换了意见,大家对新教材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家共同的感悟是:集体备课是教学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集体备课大家收获多多,受益匪浅。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两个班共有学生90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学困生有鲁晨希、王恩林、李永迪、马诺言、王泽鹏、冯芊霖、王景莹、佀念念、李知赞、李梦涵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造成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我们学校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家庭,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还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出外打工,在外面随便找个学校让孩子就读,因为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习,导致学习困难。三、教材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和整理,1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实践“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方法。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元=10角,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和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如下:单元结束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7%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12%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10%以内五、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两个班共有学生90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学困生有鲁晨希、王恩林、李永迪、马诺言、王泽鹏、冯芊霖、王景莹、佀念念、李知赞、李梦涵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造成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我们学校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家庭,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还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出外打工,在外面随便找个学校让孩子就读,因为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习,导致学习困难。三、教材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和整理,1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实践“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方法。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元=10角,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两个班共有学生90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学困生有鲁晨希、王恩林、李永迪、马诺言、王泽鹏、冯芊霖、王景莹、佀念念、李知赞、李梦涵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造成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我们学校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家庭,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还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出外打工,在外面随便找个学校让孩子就读,因为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习,导致学习困难。三、教材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和整理,1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实践“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方法。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元=10角,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和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如下:单元结束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7%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12%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10%以内五、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六、教材编写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性。.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实“四能”课堂目标,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步骤。.安排训练数学思想的数学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七、教学措施、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八、课时安排:第一单元 认识图(二)—— 4课时。第二单元 2以内的退位减法—— 14课时。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3课时。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课时。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5课时。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课时。第七单元 找规律—— 4课时。第八单元 总复习—— 4课时。单元评价—— 4课时综合练习及评价—— 4课时学期节假日(清明、五一、端午)—— 3课时合计:计划61课时+单元评价课时+综合练习及评价课时节假课时= 72课时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两个班共有学生90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学困生有鲁晨希、王恩林、李永迪、马诺言、王泽鹏、冯芊霖、王景莹、佀念念、李知赞、李梦涵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造成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我们学校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家庭,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还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出外打工,在外面随便找个学校让孩子就读,因为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习,导致学习困难。三、教材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和整理,1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实践“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方法。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元=10角,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和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如下:单元结束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7%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12%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10%以内五、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六、教材编写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性。.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实“四能”课堂目标,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步骤。.安排训练数学思想的数学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七、教学措施、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八、课时安排:第一单元 认识图(二)—— 4课时。第二单元 2以内的退位减法—— 14课时。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3课时。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课时。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5课时。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课时。第七单元 找规律—— 4课时。第八单元 总复习—— 4课时。单元评价—— 4课时综合练习及评价—— 4课时学期节假日(清明、五一、端午)—— 3课时合计:计划61课时+单元评价课时+综合练习及评价课时节假课时= 72课时2017-201学年度下学期一年级教学进度计划表月份周次日 期教学内容(课时)二一3.5┅3.9一、认识图形() 第一单元测试()二3.12┅3.16二、十几减9 () 十几减、、6 ()三3.19┅3.23十几减、、 () 十几减、、、()三四3.26┅3.30解决问题 () 整理和复习() 第二单元测试()三、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 ()五4.2┅4.4 第三单元测试() 四、数数、数的组成 () 六4.1┅4.4读数写数 ()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解决问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七4.8┅.13摆一摆,想一想() 第四单元测试()四八4.16┅4.20五、认识人民币() 第五单元测试2)六、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九4.23┅4.28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5.2┅5.45.7┅5.15.14┅5.185.21┅5.255.28┅5.316.4┅6.86.11┅6.156.19┅6.226.25┅6.29期末考试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 单元评价() 七、找规律 () 单元测试()八、总复习 () 综合练习及其讲评 2017-201学年度下学期一年级教学进度计划表月份二三周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四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4.8┅.134.16┅4.204.23┅4.285.2┅5.45.7┅5.15.14┅5.185.21┅5.255.28┅5.316.4┅6.86.11┅6.156.19┅6.226.25┅6.29期末考试日 期3.5┅3.93.12┅3.163.19┅3.233.26┅3.304.2┅4.44.1┅4.4教学内容(课时)一、认识图形() 第一单元测试()二、十几减9 () 十几减、、6 ()十几减、、 () 十几减、、、()解决问题 () 整理和复习() 第二单元测试()三、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 () 第三单元测试() 四、数数、数的组成 () 读数写数 ()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解决问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摆一摆,想一想() 第四单元测试()五、认识人民币() 第五单元测试2)六、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 单元评价() 七、找规律 () 单元测试()八、总复习 () 综合练习及其讲评 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和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如下:单元结束平均错误率10%以内12%以内速度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平均错误率7%以内10%以内期末速度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五、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六、教材编写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性。.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实“四能”课堂目标,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步骤。.安排训练数学思想的数学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七、教学措施、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八、课时安排:第一单元 认识图(二)—— 4课时。第二单元 2以内的退位减法—— 14课时。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3课时。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课时。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5课时。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课时。第七单元 找规律—— 4课时。第八单元 总复习—— 4课时。单元评价—— 4课时综合练习及评价—— 4课时学期节假日(清明、五一、端午)—— 3课时合计:计划61课时+单元评价课时+综合练习及评价课时节假课时= 72课时期末速度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期末速度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期末速度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五六七五六七2017-201学年度下学期一年级教学进度计划表月份二三周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四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4.8┅.134.16┅4.204.23┅4.285.2┅5.45.7┅5.15.14┅5.185.21┅5.255.28┅5.316.4┅6.86.11┅6.156.19┅6.226.25┅6.29期末考试日 期3.5┅3.93.12┅3.163.19┅3.233.26┅3.304.2┅4.44.1┅4.4教学内容(课时)一、认识图形() 第一单元测试()二、十几减9 () 十几减、、6 ()十几减、、 () 十几减、、、()解决问题 () 整理和复习() 第二单元测试()三、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 () 第三单元测试() 四、数数、数的组成 () 读数写数 ()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解决问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摆一摆,想一想() 第四单元测试()五、认识人民币() 第五单元测试2)六、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 单元评价() 七、找规律 () 单元测试()八、总复习 () 综合练习及其讲评 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六、教材编写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性。.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实“四能”课堂目标,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步骤。.安排训练数学思想的数学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七、教学措施、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八、课时安排:第一单元 认识图(二)—— 4课时。第二单元 2以内的退位减法—— 14课时。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3课时。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课时。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5课时。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课时。第七单元 找规律—— 4课时。第八单元 总复习—— 4课时。单元评价—— 4课时综合练习及评价—— 4课时学期节假日(清明、五一、端午)—— 3课时合计:计划61课时+单元评价课时+综合练习及评价课时节假课时= 72课时2017-201学年度下学期一年级教学进度计划表月份二三周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四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4.8┅.134.16┅4.204.23┅4.285.2┅5.45.7┅5.15.14┅5.185.21┅5.255.28┅5.316.4┅6.86.11┅6.156.19┅6.226.25┅6.29期末考试日 期3.5┅3.93.12┅3.163.19┅3.233.26┅3.304.2┅4.44.1┅4.4教学内容(课时)一、认识图形() 第一单元测试()二、十几减9 () 十几减、、6 ()十几减、、 () 十几减、、、()解决问题 () 整理和复习() 第二单元测试()三、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 () 第三单元测试() 四、数数、数的组成 () 读数写数 ()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解决问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摆一摆,想一想() 第四单元测试()五、认识人民币() 第五单元测试2)六、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 单元评价() 七、找规律 () 单元测试()八、总复习 () 综合练习及其讲评 五六七五六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