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专题测试——古诗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后问答
(一)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烂醉”二字,语新意丰,请作简要赏析。
(二)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后湖晚坐 宋·陈师道 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 青林无限意,白鸟有余闲。 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 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
5、请简要赏析诗中首联“偏”和“可”两字的好处。
6、“青林无限意,白鸟有余闲”这两句诗情趣,请作简要赏析。
(四)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唐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释】①和:指用诗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②古调:指陆丞相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7、诗歌中间四句描绘了一副怎样的景象,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②
①
1 / 4
8、诗的尾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作赏析。
(五)画鹰
唐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①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
绦镞③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① 㧐身:即竦身。是收敛驱体准备搏击的样子。②愁胡:猢狲。③绦镞:系鹰用的
丝绳铜环。④轩楹:堂前窗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 9、前人评价本诗“曲尽其妙”,请结合尾联谈谈诗人表达的情志。
10、古人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请就诗歌颔联作简要赏析。
(六)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②
如何此时恨,嗷嗷夜猿鸣。
注解: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径乐乡县时所作。②嗷:同“叫”。 11、颈联的“断”和“平”描绘了当时怎样的景象?
12、结尾“如何此时恨,嗷嗷夜猿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
相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七)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①穿云翠,畲田②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①岫:山。 ②畲田:焚烧田里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 13、颔联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14、“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一副生动而美丽的景象,它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 / 4
①
(八)再游玄都观 唐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15、一、二句描写了玄都观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描述。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除夕夜作
唐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17、诗歌第一句中“旅馆寒灯”渲染出了怎样的情境?
18、诗歌的末两句与杜甫《夜月》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17、渲染出了旅馆的清冷,诗人内心的孤寂。
18、异:本诗从想象千里之外亲人们思念“我”以至鬓添白发来突出表现双方的思念之深、之苦、之久;杜诗从想象妻子望月思人、儿女不解母亲的行为入手,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得含蓄曲折。
同:都不直接抒发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而是想象对方的心情、行动入手,从而更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深。
(十)雨 晴 (唐 )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9、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0、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3分)??
. (十一)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①偷闲学少年。
3 / 4
【注释】①将谓:应认为。
21、诗歌中“ ”和“ ”两字表现了诗人春日漫步的心情。 22、诗歌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春日景象?请结合诗句内容作具体分析。
(十二)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23、诗歌的前三联写出了雨后原野怎样的特点?
24、诗歌的尾联运用了衬托手法,显得活泼、生动。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十三)明发房溪
(宋)杨万里 山路婷婷小树梅,
为谁零落为谁开? 多情也恨无人赏, 故遣低枝拂面来。
25、第一、二句写出了路边梅花的什么特点?
26、诗的三、四两句将梅花人格化了,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十四)诣红楼寻广宣①不遇留题
李 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③。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27、一、二句中的“霜景秋”和“倚红楼”写出了秋景怎样的特点。
28、诗的三、四句“言有尽而意无尽”,请就此作赏析。
(十五)山中雪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29、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色特点?
30、“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是本诗的诗眼,请你对此句作简要赏析。
4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