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巩固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成果。把落脚点放在抓人人参与践行文明素养习惯和节能环保的自觉行为的培养上,让学生把道德知识和日常生活实践内化为自觉的文明行为。开学初,从《延庆县中学生日常行为评价细则》入手,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抓手,培养学生参与践行文明行为和节能环保行为。本学期落实的重点为:讲究卫生,节约能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至七年级);节能环保,健康上网,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八年级);文明上网,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九年级)。由学生会加大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每天检查登记,每周小结,两周汇总公布。
3.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的主导渠道作用,中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爱国、责任、诚信、奉献、尊重、合作为主要内容,开展教育活动,中学开展每月一次的时事讲堂,组织“时事政策”兴趣小组,参加市、县级 “瞭望杯”时事知识竞赛活动。
(五)关爱特殊背景学生的教育引导,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认真做好中小衔接学段的专项调研,深化推行“德育导师制”。学校德育处对违纪学生制定教育处理办法。同时召开“个别生教育”转化策略研讨会,抓好“学困生教育”。发挥心育教师的作用,对初一学生小升初进行适应性辅导,增强学生群体交往能力,同时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开展讲座。 三、特色工作
(一)继续开展“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节”活动,积极参加课例评选,同时,充分抓住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二)发挥雷锋纪念室的德育基地作用
1.2002年12月18日雷锋诞辰62周年之际,全国第五十八家、北京市第一家“雷锋纪念室”在我们年轻的十一学校落成。我校及时抓住这一契机确立了“让学校德育与雷锋精神同行”的办学理念。
2.充分发挥雷锋纪念室的作用,深入挖掘新时期雷锋精神的实质,在实际活动中不断发展、创新雷锋精神。在学校的各项德育活动中,时刻把握主旋律——让学校德育与雷锋精神同行。
3.将弘扬创新雷锋精神和市县级文明礼仪示范校作为有力抓手,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
4.培训雷锋纪念室小小讲解员,组织新生参观雷锋纪念室、聆听雷锋的故事,并欢迎兄
弟学校和社会人士来参观。
5.继续“雷锋班”评比活动。完善评价机制,落实两周一次的流动红旗评比,并将获得“雷锋班”称号作为最高奖励。
(三)弘扬生态文化,加强学生的绿色实践教育
通过自我教育的形式,深入开展“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重点普及垃圾分类的宣教和实施工作,结合各环保纪念日(9.16国际臭氧层保护日、9.27世界旅游日、10.4世界动物日、110.16世界粮食日、10.29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村镇开展普及性的节能环保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志愿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利用生物(3课时)、地理(3课时)、思品(1课时)等课程,落实《延庆县生态环境教育读本》7课时的教育要求,争创“生态文明校园”。 四、常规工作
(一)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三结合教育联动机制
以《延庆县中小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加强“教师与家长沟通艺术”的研究。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传递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通过家访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同时,高效使用“家校互动平台”,使家、校、社教育有效融合,形成育人合力。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家长与校长面对面,让家长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学校德育管理当中来,使他们不仅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孩子,还能够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依法办学、规范德育常规业务
规范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加强德育处对违纪学生处理教育对策的研究。探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具体方法。
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职能,做好共青团、少先队监督岗工作,做到定期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做好第六轮校长任期目标验收工作。 (三) 深化学生会工作
在我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德育课题的引领下,进一步加强学生会领导工作。 在专职教师的管理下,做好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培养,选拔任用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把有意愿当学生会干部,并且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德才兼备的同学纳入到学生会当中。进一步完善学生会组织的各种规章制度,确立明确的干部分工、合作款项,如《例会制度》《培训制度》《学生会章程》,《主席职责》等等,让学生会各项工作在有专门教师的领导监督下正规运转,配合德育处、年级组搞好常规工作,保障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 )继续做好、做实小学一加一班主任捆绑工作,重点读书活动。
五、其他工作
1.做好学生“希望之星”资助管理中心日常工作和人民助学金的审核发放工作。 2.做好2010年度三好生、优秀学生的评选工作。 3.做好上届学生会优秀干部评选工作 4.做好新一届学生会干部评选工作
5.完成上级部门要求的流动图书进校园和红领巾读书活动。 附件: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小学一年级和中学七年级入学教育 2、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军训
3、制定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8月29日召开德育工作布置会。 4、七、八年级军训成果汇报表演 九月份: 1、9月10日前上报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小结(上交2张照片和100字小结电子版);报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2、9月10日前上报大课堂活动安排,并征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活动成果。 3、审核发放人民助学金,9月15日上报。
4、参加县级第30届中学生“瞭望杯”时事竞赛,9月24日。 5、参加“市级社会大课堂现场展示观摩交流会”。 6、中学生时事大讲堂。 7.班主任师徒结对、校本培训。
十月份:
1、总结书香班级成功经验,参加片级书香班级观摩展示会 2、启动生态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3、参加中小学班主任“校本培训”观摩研讨会。 4、中学生时事大讲堂。
十一月份:
1、班主任校本培训: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和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2、参加市级第30届中学生“瞭望杯”时事竞赛,11月26日 3、召开“个别生教育转化教育策略交流会”。 4、中学生时事大讲堂。
5、接受第六轮校长负责制验收。
十二月份:
上
1、参加市级“紫禁杯”、县级“八达岭长城杯”优秀班主任表彰会。 2、中学生时事大讲堂。 1、上交德育干部听课记录。 2、上报德育工作总结。
3、上交“中国节实践活动”案例。
元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