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4.对比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土壤,红土地的形成? 5.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6.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省份 7.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 、阅读“知识之窗”,完成P10活动3. 四、课堂反馈
1.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可以( )
A、一年两熟到三熟 B、一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 2.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以( ) 为主的工业基地。
3.能否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 A、便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 D、便于排泄雨水 4.我国有( )个经济特区。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三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1课时 )
学习目标:
1.掌握“秦岭到淮河”一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
2.了解“秦岭到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重点难点:
了解“秦岭到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从图5.20.5.21 中或利用已学的知识找出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依据
(1) 在地图中找出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气温差异
(2) 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降水差异
(3) 通过南北气候、降水,说说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2.完成P11活动1 依据一: 依据二: 依据三: 三、合作研讨: 1、完成P12 活动2
温度带 干湿区 水资源丰歉程度 河流是否结冰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 主食 主要水果 民居特点注重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学生学习活动3 分两组讨论 “以到底南方好还是北方好”为题 四、课堂反馈
1.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这山脉是( ) A、昆仑山 B、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 D、天山 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 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内流河与外流河的分界线 3.归纳五线合一
是( )的分界线。是( )的分界线。是( )的分界线。 是( )的分界线。是( )的分界线。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四节:西北地区--广袤的土地( 1课时 )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 2.主要的铁路线的发布
3.使学生掌握西部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重点难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如何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1.从纬度位置看,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部的边缘,属内陆地区,越往西距海越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
2.在图5.22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及塔克拉玛干沙漠。说明本区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三、合作研讨:
1、对照图5.22,在图5.24中新疆境内的主要山脉、说说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2.完成P14活动第二题
3.在图5.22找出塔里木河。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那西部地区主要适宜发展什么农业呢?
4.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引黄河水、长江水,因而成为“塞外江南”的是宁夏平原 5.完成P16活动1. 2 题。
6.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交通发布图,请完成书本P17活动1 7.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所以,在资源开发中必须要注意什么问题?
8.了解历史古城——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并完成书本P17活动2 四、课堂反馈
1.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河。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