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备课研究到底备什么?
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传统的备课目标过多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和学生行为的结果,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样的备课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效益很低的。为此,我们应共同探究的问题是:新课程背景下备课到底备什么? 2、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备课研究的类型、方式、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早已浮出水面,正以不同形式在各地、各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备课是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备课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有效备课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可是根据调查发现,新课程下的备课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形式的单一,方法的陈旧。我校将研究新课改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备课研究的类型、方式、方法。 3、完善教师备课的评价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专门对评价的改革提出了建议,提出要建立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标准。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提出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聚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备课研究,借助网络平台,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诊断、对同事的诊断和反思,注重其他教师对其教案和课的评价,使教师从多聚道获得改进教学行为的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既自我评价,又他人评价,构建全方位的动态性教师教学评价标准。 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备课研究建立的评价标准,注重主体性、过程性、发展性,采用自评、互评的形式,提高了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它发挥了评价的导向功能、反馈功能和激励改进功能,使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研究方法:
调查法:在研究过程中,依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问卷一,对在备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调查;问卷二,对为研究和改进备课工作而设计的.召开座谈会,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科的各种不同意见。使高效、实用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备课研究方法得以不断地推广。
文献研究法:在研究初始阶段通过文献,进行论证,在课题进展中,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避免重复和少走弯路。 四、参考文献:
[1]何光明.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J]. 资治文摘,2009.04:44-45.
[2]张彩厅.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集体备课的思考[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05:23-24.
[3]张建.浅议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环节[J]. 成功(教育) 编辑部邮箱, 2009 08:33-34.
[4]戴丽凤.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备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3:12-14.
[5]鲁文君.新课改下有效性备课的探索与思考[J].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9 01:56-57.
[6]李江峰.浅谈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9.06:36-37.
[7]徐君.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9:25-26.
[8]应丹晖.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教学策略[J]. 上海教育科研,2008 09:49-50.
[9]武君仁.新课改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备课[J]. 科技资讯,2008 25:38-40.
[10]刘世续.精心备课 提高教学效率——浅谈新课程下的备课[J].科学大众 ,2008 02:29-30.
附录:
调查问卷(一):
我是重庆师范大学数学学院的学生,为研究重庆市主城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备课情况而设臵的调查问卷,请老师们认真填写,谢谢你们的合作!
新课改背景下重庆高中语文教师备课中遇到的困境调查问卷 1、性别:( ) A、男 B、女 2、学校名称: 3、任教年级:
A、高一 B、高二 C、高三 4、所用教材版本: 5、每周语文课课时: 6、从教时间:
A、5年以下 B、 5-10年 C、10年以上 7、您备课时间占工作时间的比例为:
A、极大,负担很重 B、较大,负担较重 C、一般 D、无负担 8、除了课本和教参,您是否有经常看书看报的习惯:
A、每天必看,是一种习惯 B、有时会看,只要有时间和心情 C、时间太紧,很少会看 D、几乎没有看过 9、您一般选择什么类型的书刊和报纸? A、教学研究理论著作与文章 B、考试质料 C、帮助理解课文的质料 D、新闻、报纸 E、杂志 F、其他
10、您在备课过程中,主要通过哪种途径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A、体验 B、课外实践 C、知识讲解 D、其他 11、您通常通过什么途径处理教材中的疑难问题?
A、自己独立解决 B、查阅相关书籍资料 C、和同事共同探讨研究 D、网络 E、其他
12、“生活是一本大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您是否有意识的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
A、 经常 B、有时会 C、很少 D、几乎没有
13、在您的备课过程中,新教材哪些方面的影响对您较大? A、单元专题结构 B、跨学科知识的增加 C、课文深度的变化 D、教学内容的增加 E、其他
14、新教材采取单元专题结构的模式,对您的备课有什么影响? A、积极作用,体现单元特色 B、无影响
C、消极影响,给备课增加难度 D、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 15、针对高一高二的教材的备课过程中,您认为哪个方面最难以把握? A、基础知识的传授 B、阅读理解
C、阅读与写作的结合D、应试技巧与知识能力的结合
16、针对高三教材的备课过程中,您认为哪个过程最难以把握? A、基础知识的传授 B、阅读理解
C、阅读与写作的结合D、应试技巧与知识能力的结合
17、您在备课过程中是否会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分层次的教学方案? A、经常,很有必要B、有时,有必要C、偶尔D、从不,没有必要
20、在您的备课中,如何处理传统情感价值观目标与学生个性思维的关系?A、努力维护传统情感价值观B、引导两者更好的结合 C、完全尊重学生个性思维 D、其他
21、您在备课过程中,注重从哪个方面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 A、在活动中学习语文B、在生活中学习语文C实现课内课外的沟通 D、其他
22、您在备课过程中,是否根据学生上课的反应进行反思并及时修改教案?A、每次都反思,修改教案
B、经常会反思,但修改教案会滞后
C、偶尔反思,但修改教案会滞后 D、偶尔反思,不修改教案
23、有些人认为现在实施的新课程标准缺乏一些基础性研究的支撑,对于语文教学实际并没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您的备课过程中,是否有这样的困惑?A、强烈有B、通常有C、有时有 D、没有
24、许多专家提出广义的语文知识观和大语文教学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会导致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