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中考数学200道易错题汇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0 4:28: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中考数学200道易错题汇编 一、数与式 例题:4的平方根是.(A)2,(B)2,(C)?2,(D)?2.

612?a?1,例题:等式成立的是.(A)1?c,(B)x2?x3,(C)1a?1xababca?2a?a2xa2(D)?bxb.

二、方程与不等式 ⑴字母系数

例题:关于x的方程(k?2)x2?2(k?1)x?k?1?0,且k?3.求证:方程总有实数根. 例题:不等式组??x??2,的解集是x?a,则a的取值范围是. x?a.?(A)a??2,(B)a??2,(C)a??2,(D)a??2. ⑵判别式

例题: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2?2x?3m?1?0有两个实数根x1,x2,且满足不等式

x1x2?1,求实数的范围. x1?x2?4⑶解的定义

例题:已知实数a、b满足条件a2?7a?2?0,b2?7b?2?0,则a?b

b

a

=____________. ⑷增根

例题:m为何值时,2?x2?m?1?xx?x1无实数解. x?1⑸应用背景

例题:某人乘船由A地顺流而下到B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C地,

第 1 页 共 54 页

共乘船3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千米/时,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若A、C两地间距离为2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距离. ⑹失根

例题:解方程x(x?1)?x?1. 三、函数 ⑴自变量 例题:函数y?6?xx?x?2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 ⑵字母系数

例题:若二次函数y?mx2?3x?2m?m2的图像过原点,则m=______________. ⑶函数图像

例题:如果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x?6,相应的函数值的范围是?11?y?9,求此函数解析式. ⑷应用背景

例题:某旅社有100张床位,每床每晚收费10元时,客床可全部租出.若每床每晚收费再提高2元,则再减少10张床位租出.以每次这种提高2元的方法变化下去,为了投资少而获利大,每床每晚应提高_________元. 四、直线型 ⑴指代不明

第 2 页 共 54 页

例题: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于________.

⑵相似三角形对应性问题

3和6,则斜边上的高等

例题:在△ABC中,AB?9,AC?12BC?18,DC:AC?2:3,D为AC上一点,在AB上取点E,得到△ADE,若两个三角形相似,求DE的长. ⑶等腰三角形底边问题

例题: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为4,周长为10,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 ⑷三角形高的问题

例题: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0,面积为25,则该三角形的顶角等于多少度? ⑸矩形问题

例题:有一块三角形ABC铁片,已知最长边BC=12cm,高AD=8cm,要把它加工成一个矩形铁片,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三角形另外两条边上,且矩形的长是宽的2倍,求加工成的铁片面积? ⑹比例问题

例题:若b?c?c?a?a?b?k,则k=________.

abc五、圆中易错问题 ⑴点与弦的位置关系

例题: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引直径AB的垂线,垂足为点D,点D分这条直径成2:3两部分,如果⊙O的半径

第 3 页 共 54 页

等于5,那么BC= ________. ⑵点与弧的位置关系

例题:PA、PB是⊙O的切线,A、B是切点,?APB?78?,点C是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那么?ACB? ________. ⑶平行弦与圆心的位置关系

例题: 半径为5cm的圆内有两条平行弦,长度分别为6cm和8cm,则这两条弦的距离等于________. ⑷相交弦与圆心的位置关系

例题:两相交圆的公共弦长为6,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这两圆的圆心距等于________. ⑸相切圆的位置关系

例题:若两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8,第三个圆分别与两圆相切,则这个圆的半径为________.

练习题:

一、容易漏解的题目

1.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5,非负数)

2._________的倒数是它本身;_________的立方是它本身.(?1,

?1和0)

2、5,则

3.关于x的不等式4x?a?0的正整数解是1和2;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4?a?12)

第 4 页 共 54 页

4.不等式组??2x?1?3,的解集是x?2,则a的取值范围是x?a.?_________.(a?2) 5.若?a2?a?1?a?2?1,则a?_________.(?2,2,?1,0)

6.当m为何值时,函数y?(m?3)x2m?1?4x?5是一个一次函数.(m?0或m??3)

7.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是方程x2?12x?32?0的解,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12,24或20)

8.若实数a、b满足a2?2a?1,b2?2b?1,则a?b?________.(2,

2?22)

9.在平面上任意画四个点,那么这四个点一共可以确定_______条直线.

10.已知线段AB=7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3cm,则线段AC=_____.(4cm或10cm)

11.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互相垂直,且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两倍少30?,求这两个角的度数.(30?,30?或70?,110?) 12.三条直线公路相互交叉成一个三角形,现在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_______处?(4)

1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腰长之比为1:2,则该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30?或150?)

14.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

第 5 页 共 54 页

则此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_______.(a或23a) 215.矩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一条边长为1,△OAB是正三角形,则这个矩形的周长为______.(2?23或2?233)

16.梯形ABCD中,AD∥BC,?A?90?,AB=7cm,BC=3cm,试在AB边上确定P的位置,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AP=1cm,6cm或14cm)

517.已知线段AB=10cm,端点A、B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6cm和4cm,则符合条件的直线有___条.(3条)

18.过直线l外的两点A、B,且圆心在直线l的上圆共有_____个.(0个、1个或无数个)

19.在Rt△ABC中,?C?90?,AC?3,AB?5,以C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交点,求r的取值范围.(r?2.4或

3?r?4)

20.直角坐标系中,已知P(1,1),在x轴上找点A,使△AOP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P共有多少个?(4个) 21.在同圆中,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相等或互补)

22.圆的半径为5cm,两条平行弦的长分别为8cm和6cm,则两平行弦间的距离为 _______.(1cm或7cm)

23.两同心圆半径分别为9和5,一个圆与这两个圆都相切,则这个圆的半径等于多少?(2或7)

24.一个圆和一个半径为5的圆相切,两圆的圆心距为3,则这个

第 6 页 共 54 页

圆的半径为多少?(2或8)

25.PA切⊙O于点A,AB是⊙O的弦,若⊙O的半径为1,AB?则PA的长为____.(1或52,)

26.PA、PB是⊙O的切线,A、B是切点,?APB?80?,点C是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那么?ACB? ________.(50?或130?) 27.在半径为1的⊙O中,弦AB?________.(75?或15?) 二、容易多解的题 28.已知?x2?y2?29.在函数y?22,AC?3,那么?BAC??2?x2?y2??15,则x2?y2?_______.(3)

x?1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x?1) x?37)

30.已知4x?4?x?5,则2x?2?x?________.(31.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m?2)x2?(2m?1)x?m?0有两个实数根.(m??1,且m?2).

432.当m为何值时,函数y?(m?1)xm2?m?3x?5?0是二次函数.(2)

33.若x2?2x?2?(x2?4x?3)0,则x??.(?1)

22??4x?y?0,34.方程组?2的实数解的组数是多少?(2)

3x?xy?x?2y?6?0.??35.关于x的方程x2?围.(?1?k?1)

33k?1x?2k?1?0有实数解,求k的取值范

36.k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k?2)x?3k?2?0的两根的平方和为23?(k??3)

1?37.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2m??x?m?0的两根恰好是一

?2?

第 7 页 共 54 页

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余弦值?.(m??38.若对于任何实数x,分式______.(c?4)

3). 41总有意义,则c的值应满足

x2?4x?c39.在△ABC中,?A?90?,作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四边形

ADEF,使D、E、F分别在AB、BC、CA上,这样的四边形能作出

多少个?(1)

40.在⊙O中,弦AB=8cm,P为弦AB上一点,且AP=2cm,则经过点P的最短弦长为多少?(43cm) 41.两枚硬币总是保持相接触,其中一个固定,另一个沿其周围滚动,当滚动的硬币沿固定的硬币滚动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滚动的那个硬币自转的圈数为_______.(2) 三、容易误判的问题:

1.两条边和其中一组对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两角及其对边的和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x-2=0.

2

222

第 8 页 共 54 页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2.当x=3时,函数y=

2x?3的值为1.

1.

1的值为x?212x?33.当x=-1时,函数y=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y??1x是反比例函数.

24.抛物线y=-3(x-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y?1(x?1)222

2

?2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x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第 9 页 共 54 页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2

32.

2

2.sin60°+ cos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5.cos60°+ sin30°= 1. 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7.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9.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10.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知识点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 2.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3.弦切角等于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第 10 页 共 54 页

4.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5.垂直于半径的直线必为圆的切线.

6.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7.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8.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知识点9: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两个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叫做这两个圆外切. 2.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 3.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这两个圆相交. 4.两个圆内切时,这两个圆的公切线只有一条. 5.相切两圆的连心线必过切点. 知识点10:正多边形基本性质 1.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 2.矩形是正多边形.

3.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正多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知识点1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1.方程x2?4?0的根为 . A.x=2 B.x=-2 C.x1=2,x2=-2 D.x=4 2.方程x-1=0的两根为 .

A.x=1 B.x=-1 C.x1=1,x2=-1 D.x=2 3.方程(x-3)(x+4)=0的两根为 .

2

第 11 页 共 54 页

A.x1=-3,x2=4 B.x1=-3,x2=-4 C.x1=3,x2=4 D.x1=3,x2=-4

4.方程x(x-2)=0的两根为 .

A.x1=0,x2=2 B.x1=1,x2=2 C.x1=0,x2=-2 D.x1=1,x2=-2 5.方程x-9=0的两根为 .

A.x=3 B.x=-3 C.x1=3,x2=-3 D.x1=+知识点12:方程解的情况及换元法

1.一元二次方程4x2?3x?2?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2.不解方程,判别方程3x-5x+3=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3.不解方程,判别方程3x+4x+2=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4.不解方程,判别方程4x+4x-1=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5.不解方程,判别方程5x-7x+5=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2222

2

3,x2=-3

第 12 页 共 54 页

6.不解方程,判别方程5x+7x=-5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7.不解方程,判别方程x+4x+2=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8. 不解方程,判断方程5y2+1=2

5y

2

2

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x25(x?3)x2??4时, 令 9. 用 换 元 法 解方 程 = y,于是原方程变2x?3x?3x为 .

A.y2-5y+4=0 B.y2-5y-4=0 C.y2-4y-5=0 D.y+4y-5=0

x?3x25(x?3)??410. 用换元法解方程时,令= y ,于是原方程变

x2x?3x22为 .

A.5y2-4y+1=0 B.5y2-4y-1=0 C.-5y2-4y-1=0 D. -5y2-4y-1=0

11. 用换元法解方程(

xx2

)-5()+6=0x?1x?1时,设

x=y,则原方x?1程化为关于y的方程是 .

A.y+5y+6=0 B.y-5y+6=0 C.y+5y-6=0 D.y-5y-6=0 知识点13: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

2

2

2

第 13 页 共 54 页

1.函数y?x?2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2 C.x≥-2 D.x≠-2 2.函数y=

1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x?3A.x>3 B. x≥3 C. x≠3 D. x为任意实数 3.函数y=

1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x?1A.x≥-1 B. x>-1 C. x≠1 D. x≠-1 4.函数y=?1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x?1A.x≥1 B.x≤1 C.x≠1 D.x为任意实数 5.函数y=

x?52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x>5 B.x≥5 C.x≠5 D.x为任意实数 知识点14:基本函数的概念

1.下列函数中,正比例函数是 .

A. y=-8x B.y=-8x+1 C.y=8x+1 D.y=?8

2

x2.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是 . A. y=8x B.y=8x+1 C.y=-8x D.y=-

3.下列函数:①y=8x;②y=8x+1;③y=-8x;④y=-.其中,一次函数有 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知识点15:圆的基本性质

BA2

8x2

8x? O1.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已知∠C=80°,则∠A的度数是 .

DCA? BODCA. 50° B. 80°

第 14 页 共 54 页

C. 90° D. 100°

2.已知:如图,⊙O中, 圆周角∠BAD=50°,则圆周角∠BCD的度数是 .

BOCA? DA.100° B.130° C.80° D.50°

3.已知:如图,⊙O中, 圆心角∠BOD=100°,则圆周角∠BCD的度数是 .

A.100° B.130° C.80° D.50°

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C=180° B.∠A+∠C=90° C.∠A+∠B=180° D.∠A+∠B=90

5.半径为5cm的圆中,有一条长为6cm的弦,则圆心到此弦的距离为 .

A.3cm B.4cm C.5cm D.6cm 6.已知:如图,圆周角∠BAD=50°,则圆心角∠BOD的度数是 .

A.100° B.130° C.80° D.50 7.已知:如图,⊙O中,弧AB的度数为100°,则圆周角∠ACB的度数是 .

A.100° B.130° C.200° D.50

8. 已知:如图,⊙O中, 圆周角∠BCD=130°,则圆心角∠BOD的度数是 .

AOBAA? BC? OD? ODCC? B第 15 页 共 54 页

A.100° B.130° C.80° D.50°

9. 在⊙O中,弦AB的长为8cm,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cm,则⊙O的半径为 cm.

A.3 B.4 C.5 D. 10

10. 已知:如图,⊙O中,弧AB的度数为100°,则圆周角∠ACB的度数是 .

A.100° B.130° C.200° D.50°

12.在半径为5cm的圆中,有一条弦长为6cm,则圆心到此弦的距离为 .

A. 3cm B. 4 cm C.5 cm D.6 cm 知识点16: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已知⊙O的半径为10㎝,如果一条直线和圆心O的距离为10㎝,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为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相交或相离 2.已知圆的半径为6.5cm,直线l和圆心的距离为7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相离 C.相交 D. 相离或相交 3.已知圆O的半径为6.5cm,PO=6cm,那么点P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点在圆上 B. 点在圆内 C. 点在圆外 D.不能确定

4.已知圆的半径为6.5cm,直线l和圆心的距离为4.5cm,那么这

AOC? B第 16 页 共 54 页

条直线和这个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不能确定 5.一个圆的周长为a cm,面积为a cm,如果一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为π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相离 C.相交 D. 不能确定 6.已知圆的半径为6.5cm,直线l和圆心的距离为6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相离 C.相交 D.不能确定 7. 已知圆的半径为6.5cm,直线l和圆心的距离为4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相离 C.相交 D. 相离或相交 8. 已知⊙O的半径为7cm,PO=14cm,则PO的中点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点在圆上 B. 点在圆内 C. 点在圆外 D.不能确定 知识点17: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若O1O2=10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2.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若O1O2=9cm,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内切 B. 外切 C. 相交 D. 外离

2

第 17 页 共 54 页

3.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为3cm和5cm,若O1O2=1cm,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切 B.相交 C. 内切 D. 内含 4.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若O1O2==7cm,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 外切 C.相交 D.内切 5.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两圆的一条外公切线长4

3,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切 B. 内切 C.内含 D. 相交 6.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为2cm和6cm,若O1O2=6cm,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切 B.相交 C. 内切 D. 内含 知识点18:公切线问题

1.如果两圆外离,则公切线的条数为 . A. 1条 B.2条 C.3条 D.4条 2.如果两圆外切,它们的公切线的条数为 . A. 1条 B. 2条 C.3条 D.4条 3.如果两圆相交,那么它们的公切线的条数为 . A. 1条 B. 2条 C.3条 D.4条 4.如果两圆内切,它们的公切线的条数为 . A. 1条 B. 2条 C.3条 D.4条

5. 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若O1O2=9cm,则这两

第 18 页 共 54 页

个圆的公切线有 条.

A.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6.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若O1O2=7cm,则这两个圆的公切线有 条.

A.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知识点19:正多边形和圆

1.如果⊙O的周长为10πcm,那么它的半径为 . A. 5cm B.

10cm C.10cm D.5πcm

2.正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2,那么它内切圆的半径为 . A. 2 B.

3 C.1 D.2

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那么这个正方形内切圆的半径为 .

A. 2 B. 1 C.4.扇形的面积为= .

A.30° B.60° C.90° D. 120° 5.已知,正六边形的半径为R,那么这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

A.R B.R C.

122R D.3R 2 D.3

2?3,半径为2,那么这个扇形的圆心角为

6.圆的周长为C,那么这个圆的面积S= . A.?C B.

2C2C2 C.?2?C2 D.

4?

第 19 页 共 54 页

7.正三角形内切圆与外接圆的半径之比为 . A.1:2 B.1:

3 C.3:2 D.1:2

8. 圆的周长为C,那么这个圆的半径R= . A.2?C B. ?C C.

C2? D.

C?9.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那么这个正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 .

A.2 B.4 C.2

2 D.23

10.已知,正三角形的半径为3,那么这个正三角形的边长为 . A. 3 B.

3 C.32 D.33

知识点20:函数图像问题

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3的一个根为x1?2,且二次函数y?ax2?bx?c的对称轴是直线x=2,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A. (2,-3) B. (2,1) C. (2,3) D. (3,2) 2.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3)+2,则它的顶点坐标是 . A.(-3,2) B.(-3,-2) C.(3,2) D.(3,-2) 3.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在 .

A.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三、四象限 C. 第一、二、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4.函数y=2x+1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

2

第 20 页 共 54 页

5.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 .

A.第一、二象限 B. 第三、四象限 C. 第一、三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6.反比例函数y=-10的图象不经过 . x2xA第一、二象限 B. 第三、四象限 C. 第一、三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7.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3)+2,则它的顶点坐标是 . A.(-3,2) B.(-3,-2) C.(3,2) D.(3,-2) 8.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在 . A.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三、四象限 C. 第一、二、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9.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二、三、四象限 C.第一、三、四象限 D.第一、二、四象限

10. 已知抛物线y=ax+bx+c(a>0且a、b、c为常数)的对称轴为x=1,且函数图象上有三点A(-1,y1)、B(,y2)、C(2,y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A.y3

2

2

124xy4xy)(x?y?)的正确结果为 . x?yx?y第 21 页 共 54 页

A. y2?x2 B. x2?y2 C. x2?4y2 D. 4x2?y2

12a2?a?1)?22.计算:1-(a?的正确结果为 . 1?aa?2a?1A. a2?a B. a2?a C. -a2?a D. -a2?a 3.计算:x?22?(1?2)的正确结果为 .

xxA.x B.1 C.-1 D. -x?2

xxx11)?(1?2)的正确结果为 . x?1x?1x?11A.1 B.x+1 C. D.

xx?1x115.计算(?)?(?1)的正确结果是 .

x?11?xxxxxxA. B.- C. D.- x?1x?1x?1x?14.计算:(1?6.计算(A.

xy11?)?(?)的正确结果是 . x?yy?xxyxyxyxyxy B. - C. D.-

x?yx?yx?yx?yx2y22x2y?2xy27.计算:(x?y)?22??x?yx2?2xy?y2y?x的正确结果为 . A.x-y B.x+y C.-(x+y) D.y-x

x?11?(x?)的正确结果为 . xx11A.1 B. C.-1 D.

x?1x?1xx4x9.计算(的正确结果是 . ?)?x?2x?22?x1111A. B. C.- D.- x?2x?2x?2x?28.计算:

知识点22: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 1. 已知xy>0,化简二次根式xA.

?yx2的正确结果为 . yy B.

?y C.- D.-

?y

第 22 页 共 54 页

12.化简二次根式a?a?的结果是 . 2aA.?a?1 B.-?a?1 C.a?1 D.?a?1

3.若a

4.若A.

a(a?b)2a

a B.-a C. ?a D.??a

5. 化简二次根式A.

x?x1?x?x3(x?1)2的结果是 .

?xx1?x B.

?x?x1?x C. D.

?xxx?1

6.若A.

a(a?b)2a

a B.-a C. ?a D.??a

7.已知xy<0,则x2y化简后的结果是 . A.xy B.-xy C.x?y D.x?y 8.若A.

a(a?b)2a

a B.-a C. ?a D.??a

2

9.若b>a,化简二次根式aA.a?ba的结果是 .

ab B.?a?ab C.a?ab D.?aab

110.化简二次根式a?a?的结果是 . 2aA.

?a?1 B.-?a?1 C.a?1 D.?a?1

第 23 页 共 54 页

11.若ab<0,化简二次根式A.b

b1?a2b3a的结果是 . B.-b

b C. b?b D. -b?b

知识点23:方程的根 1.当m= 时,分式方程

2xm3会产生增根. ??1?22?xx?4x?2A.1 B.2 C.-1 D.2 2.分式方程

2x13的解为 . ??1?22?xx?4x?2A.x=-2或x=0 B.x=-2 C.x=0 D.方程无实数根 3.用换元法解方程x2?111x?,设=y,则原方程化?2(x?)?5?0xxx2为关于y的方程 .

A.y2+2y-5=0 B.y2+2y-7=0 C.y2+2y-3=0 D.y2+2y-9=0

4.已知方程(a-1)x+2ax+a+5=0有一个根是x=-3,则a的值为 .

A.-4 B. 1 C.-4或1 D.4或-1 5.关于x的方程

ax?1?1?0有增根,则实数x?12

2

a为 .

A.a=1 B.a=-1 C.a=±1 D.a= 2 6.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3,则这个方程是 .

3x-1=0 B.x2+23x+1=0 3x-1=0 D.x2-23x+1=0

2

2-3、2A.x2+2C.x2-2

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3)x-2kx+k+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第 24 页 共 54 页

A.k>- B.k>-且k≠3 C.k<- D.k>且k≠3 知识点24:求点的坐标

1.已知点P的坐标为(2,2),PQ‖x轴,且PQ=2,则Q点的坐标是 .

A.(4,2) B.(0,2)或(4,2) C.(0,2) D.(2,0)或(2,4) 2.如果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4,且点P在第四象限内,则P点的坐标为 .

A.(3,-4) B.(-3,4) C.4,-3) D.(-4,3) 3.过点P(1,-2)作x轴的平行线l1,过点Q(-4,3)作y轴的平行线l2, l1、l2相交于点A,则点A的坐标是 . A.(1,3) B.(-4,-2) C.(3,1) D.(-2,-4) 知识点25:基本函数图像与性质

1.若点A(-1,y1)、B(-,y2)、C(,y3)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则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A.y3

3m?6的图象上有两点x323232321412kxA(x1,y1)、B(x2,y2),若

x2<02 B.m<2 C.m<0 D.m>0

3.已知:如图,过原点O的直线交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于A、B两点,AC⊥x轴,AD⊥y轴,△ABC的面积为S,则 . A.S=2 B.24

4.已知点(x1,y1)、(x2,y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下列的

2x2x第 25 页 共 54 页

说法中:

①图象在第二、四象限;②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当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直线y=-x+2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且∠AOB<90o,则k的取值范围必是 . A. k>1 B. k<1 C. 0

16.若点(m,

mn2?2n?1)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一点,则此

xkx函数图象与直线y=-x+b(|b|<2)的交点的个数为 . A.0 B.1 C.2 D.4

7.已知直线y?kx?b与双曲线y?k交于A(x1,y1),B(x2,y2)

x两点,则x1·x2的值 .

A.与k有关,与b无关 B.与k无关,与b有关 C.与k、b都有关 D.与k、b都无关 知识点26:正多边形问题

1.一幅美丽的图案,在某个顶点处由四个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镶嵌而成,其中的三个分别为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那么另个一个为 .

A. 正三边形 B.正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2.为了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某商厦一楼营业大厅准备装修地

第 26 页 共 54 页

面.现选用了边长相同的正四边形、正八边形这两种规格的花岗石板料镶嵌地面,则在每一个顶点的周围,正四边形、正八边形板料铺的个数分别是 .

A.2,1 B.1,2 C.1,3 D.3,1

3.选用下列边长相同的两种正多边形材料组合铺设地面,能平整镶嵌的组合方案是 .

A.正四边形、正六边形 B.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 C.正四边形、正八边形 D.正八边形、正十二边形 4.用几何图形材料铺设地面、墙面等,可以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张师傅准备装修客厅,想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形状的材料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下面形状的正多边形材料,他不能选用的是 .

A.正三边形 B.正四边形 C. 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5.我们常见到许多有美丽图案的地面,它们是用某些正多边形形状的材料铺成的,这样的材料能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某商厦一楼营业大厅准备装修地面.现有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这四种规格的花岗石板料(所有板料边长相同),若从其中选择两种不同板料铺设地面,则共有 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6.用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形状的材料装饰地面,它们能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选用下列边长相同的正多边形板料组合铺设,

第 27 页 共 54 页

不能平整镶嵌的组合方案是 .

A.正三边形、正四边形 B.正六边形、正八边形 C.正三边形、正六边形 D.正四边形、正八边形

7.用两种正多边形形状的材料有时能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并且形成美丽的图案,下面形状的正多边形材料,能与正六边形组合镶嵌的是 (所有选用的正多边形材料边长都相同). A.正三边形 B.正四边形 C.正八边形 D.正十二边形

8.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形状的材料,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不能选用的是 .

A.正三边形 B.正四边形 C.正六边形 D.正十二边形

9.用两种正多边形形状的材料,有时既能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同时还可以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下列正多边形材料(所有正多边形材料边长相同),不能和正三角形镶嵌的是 . A.正四边形 B.正六边形 C.正八边形 D.正十二边形

知识点27:科学记数法

1.为了估算柑桔园近三年的收入情况,某柑桔园的管理人员记录了今年柑桔园中某五株柑桔树的柑桔产量,结果如下(单位:公斤):100,98,108,96,102,101.这个柑桔园共有柑桔园2000株,那么根据管理人员记录的数据估计该柑桔园近三年的柑桔产量

第 28 页 共 54 页

约为 公斤.

A.2×10 B.6×10 C.2.02×10 D.6.06×10 2.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某校环保小组的六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结果如下(单位:个):25,21,18,19,24,19.武汉市约有200万个家庭,那么根据环保小组提供的数据估计全市一周内共丢弃塑料袋的数量约为 .

频率 A.4.2×10 B.4.2×10 C.4.2×10 0.300.255555

876

D.4.2×10

知识点28:数据信息题

5

0.150.100.05成绩 49.559.569.579.589.599.5100 1.对某班60名学生参加毕业考试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该班学生及格人数为 .

A. 45 B. 51

频率C. 54 D. 57

2.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对初三(2)班的50名学生进行了立定跳远、铅球、100米三个项目的

组距分数 10.514.518.522.526.530.5 测试,每个项目满分为10分.如图,是将该班学生所得的三项成绩(成绩均为整数)之和进行整理后,分成5组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前4个小组频率分别为0.02,0.1,0.12,0.46.下列说法:

①学生的成绩≥27分的共有15人;

第 29 页 共 54 页

②学生成绩的众数在第四小组(22.5~26.5)内; ③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在第四小组(22.5~26.5)范围内.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_10__ 男生 女生864___ ___ 2__| 6810121416 3.某学校按年龄组报名参加乒乓球赛,规定“n岁年龄组”只允许满n岁但未满n+1岁的学生报名,学生报名情况如直方图所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报名总人数是10人;

B.报名人数最多的是“13岁年龄组”;

C.各年龄组中,女生报名人数最少的是“8岁年龄组”; D.报名学生中,小于11岁的女生与不小于12岁的男生人数相等.

4.某校初三年级举行科技知识竞赛,50名参赛学生的最后得分(成绩均为整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从左起第一、二、0.30 0.25 频率组距成绩 49.559.569.579.589.599.5 频率 三、四、五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是1:2:4:2:1,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信息,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 ①本次测试不及格的学生有15人; ②69.5—79.5这一组的频率为0.4; ③若得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可获一等奖, 则获一等奖的学生有5人.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0.150.100.0549.559.569.579.589.599.5100 成频率组距第 30 页 共 54 页 分数49.559.569.579.589.599.5

5.某校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将参赛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绘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起第一、二、三、四、五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是1:3:6:4:2,第五组的频数为6,则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同学的人数 .

A.43 B.44 C.45 D.48 6.对某班60名学生参加毕业考试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该班学生及格人数为 .

A 45 B 51 C 54 D 57

7.某班学生一次数学测验成绩(成绩均为整数)进行统计分 析,各分数段人数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 ①该班共有50人; ②49.5—59.5这一组的频率为0.08; ③本次测验分数的中位数在79.5—89.5这一组; ④学生本次测验成绩优秀(80分以上)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56%.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中考体育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某校初三(1)班进行了立定跳远测试,并将成绩整理后, 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测试成绩保留一位小数),如图所示,已知从左到右4个组的频率分别是0.05,0.15,0.30,0.35,第五 小组的频数为9 , 若规定测试成绩在2米以上(含2米) 为合格,

成绩 1.591.791.992.192.392.59 人数 16128249.559.569.579.589.599.5成绩 频率组距第 31 页 共 54 页

则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个 . ①初三(1)班共有60名学生; ②第五小组的频率为0.15;

③该班立定跳远成绩的合格率是80%.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知识点29: 增长率问题

1.今年我市初中毕业生人数约为12.8万人,比去年增加了9%,预计明年初中毕业生人数将比今年减少9%.下列说法:①去年我市初中毕业生人数约为

12.8万人;②按预计,明年我市初中毕业1?9%生人数将与去年持平;③按预计,明年我市初中毕业生人数会比去年多.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

2.根据湖北省对外贸易局公布的数据:2002年我省全年对外贸易总额为16.3亿美元,较2001年对外贸易总额增加了10%,则2001年对外贸易总额为 亿美元. A.16.3(1?10%) B.16.3(1?10%) C.

16.316.3 D. 1?10%1?10%3.某市前年800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的人数为44000人,去年升学率增加了10个百分点,如果今年继续按此比例增加,那么今年1100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学生数应为 . A.71500 B.82500 C.59400 D.605

4.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价格.某种药品在2001年涨价30%后,2003年降价70%后至78元,则这种

第 32 页 共 54 页

药品在2001年涨价前的价格为 元.

78元 B.100元 C.156元 D.200元 5.某种品牌的电视机若按标价降价10%出售,可获利50元;若按标价降价20%出售,则亏本50元,则这种品牌的电视机的进价是 元.( )

A.700元 B.800元 C.850元 D.1000元 6.从1999年11月1日起,全国储蓄存款开始征收利息税的税率为20%,某人在2001年6月1日存入人民币10000元,年利率为2.25%,一年到期后应缴纳利息税是 元. A.44 B.45 C.46 D.48

7.某商品的价格为a元,降价10%后,又降价10%,销售量猛增,商场决定再提价20%出售,则最后这商品的售价是 元. A.a元 B.1.08a元 C.0.96a元 D.0.972a元

8.某商品的进价为100元,商场现拟定下列四种调价方案,其中0

m?nm?n%,再降价% 22mn%,再降价

mn%

9.一件商品,若按标价九五折出售可获利512元,若按标价八五折出售则亏损384元,则该商品的进价为 . A.1600元 B.3200元 C.6400元 D.8000元

10.自1999年11月1日起,国家对个人在银行的存款利息征收

B

第 33 页 共 54 页 AO1 ? C? O2 D

利息税,税率为20%(即存款到期后利息的20%),储户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某人于1999年11月5日存入期限为1年的人民币16000元,年利率为2.25%,到期时银行向储户支付现金 元.

16360元 B.16288 C.16324元 D.16000元 知识点30:圆中的角

1.已知:如图,⊙O1、⊙O2外切于点C,AB为外公切线,AC的延长线交⊙O1于点D,若AD=4AC,则∠ABC的度数为 .

A.15° B.30° C.45° D.60°

2.已知:如图,PA、PB为⊙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AD⊥PB于D点,AD交⊙O于点E,若∠DBE=25°,则∠P= . A.75° B.60° C.50° D.45°

3.已知:如图, AB为⊙O的直径,C、D为⊙O上的两点,AD=CD,∠CBE=40°,过点B作⊙O的切线交DC的延长线于E点,则∠CEB= . A. 60° B.65° C.70° D.75°

4.已知EBA、EDC是⊙O的两条割线,其中EBA过圆心,已知弧AC的度数是105°,且AB=2ED,则∠E的度数为 . A.30° B.35° C.45° D.75

5.已知:如图,Rt△ABC中,∠C=90°,以AB上一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与BC相切于点D, 与AC相交于点E,若∠ABC=40°,则∠CDE= .

AEBCDAPEDB? o CDE BAO? ? OA?ECO BD第 34 页 共 54 页

A.40° B.20° C.25° D.30°

6.已知:如图,在⊙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B是直径, ∠BCD=130o,过D点的切线PD与直线AB交于P点,则∠ADP的度数为 .

BDAD· COBPAO ? E CA.40o B.45o C.50o D.65o 7.已知:如图,两同心圆的圆心为O,大圆的弦AB、 AC切小圆于D、E两点,弧DE的度数为110°, 则弧AB的度数为 .

A.70° B.90° C.110° D.130

8. 已知:如图,⊙O1与⊙O2外切于点P,⊙O1的弦AB切⊙O2

ABC于C点,若∠APB=30o, 则∠BPC= .

A.60o B.70o C.75o D.90o 知识点31: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

1.在学习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后,小明出了一道数学题:我站在综合楼顶,看到对面教学楼顶的俯角为30o,楼底的俯角为45o,两栋楼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0米,请你算出教学楼的高约为 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1.4 ,3≈1.7)

? O1 P? O2 A.8.66 B.8.67 C.10.67 D.16.67

2.在学习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后,小明出了一道数学题:我站在教室门口,看到对面综合楼顶的仰角为30o,楼底的俯角为45o,两栋楼之间的距离为20米,请你算出对面综合楼的高

第 35 页 共 54 页

约为 米.(2≈1.4 ,3≈1.7)

AO? A.31 B.35 C.39 D.54

3.已知:如图,P为⊙O外一点,PA切⊙O于点A,直线PCB交⊙O于C、B, AD⊥BC于D,若PC=4,PA=8,设∠ABC=α,∠ACP=β,则sinα:sinβ= .

A. B. C.2 D. 4

4.如图,是一束平行的阳光从教室窗户射入的平面示意图,光线与地面所成角∠AMC=30°,在教室地面的影子MN=2

3米.

Mα Bβ┑ CD P1312A BCN若窗户的下檐到教室地面的距离BC=1米,则窗户的上檐到教室地面的距离AC为 米. A. 2

3米 B. 3

米 C. 3.2米 D. 332米

A5.已知△ABC中,BD平分∠ABC,DE⊥BC于E点,且DE:BD=1:2,DC:AD=3:4,CE=,BC=6,则△ABC的面积为 .

BD67ECA.3 B.123 C.243 D.12

AB· O1 E知识点32:圆中的线段

1.已知:如图,⊙O1与⊙O2外切于C点,AB一条外公切线,A、B分别为切点,连结AC、BC.设⊙O1的半径为R,⊙O2的半径为r,若tan∠ABC=D.3

2.已知:如图,⊙O1、⊙O2内切于点A,⊙O1的直径AB交⊙O2于点C,O1E⊥AB交⊙O2于F点,BC=9,EF=5,则CO1= A.9 B.13 C.14 D.16

A

C·O2 F2,则R的值为 . A.2 B.3 C.2 rAO2O1? ? CB?O 2C? O1DBP第 36 页 共 54 页

3.已知:如图,⊙O1、⊙O2内切于点P, ⊙O2的弦AB过O1点且交⊙O1于C、D两点,若AC:CD:DB=3:4:2,则⊙O1与⊙O2的直径之比为 . A.2:7 B.2:5 C.2:3 D.1:3

4.已知:如图,⊙O1与⊙O2外切于A点,⊙O1的半径为r,⊙O2的半径为R,且r:R=4:5,P为⊙O1一点,PB 切⊙O2于B点,若PB=6,则PA= . A.2 B.3 C.4 D.5

6.已知:如图,PA为⊙O的切线,PBC为过O点的割线,PA=,⊙O的半径为3,则AC的长为为 .

526313152613A. B. C. D.

1313134BCBPO1 ? A? O2 54? OBPA4.已知:如图, RtΔABC,∠C=90°,AC=4,BC=3,⊙O1内切于ΔABC,⊙O2切BC,且与AB、AC的延长线都相切,⊙O1的半径R1, ⊙O2的半径为R2,则

R1R2A? O2 O1 ? C= .

AB2134A. B. C. D.

3245DO1 ? O2 ? C5.已知⊙O1与边长分别为18cm、25cm的矩形三边相切,⊙O2与⊙O1外切,与边BC、CD相切,则⊙O2的半径为 . A.4cm B.3.5cm C.7cm D.8cm

AEFCO? DB第 37 页 共 54 页

6.已知:如图,CD为⊙O 的直径,AC是⊙O的切线,AC=2,过A点的割线AEF交CD的延长线于B点,且AE=EF=FB,则⊙O的半径为 . A.

5147AEDC? OB B.

51414 C.

147 D.

1414

P7.已知:如图, ABCD,过B、C、D三点作⊙O,⊙O切AB 于B点,交AD于E点.若AB=4,CE=5,则DE的长为 . A.2 B. C.

95?O1?O2AB CD16 D.1 58. 如图,⊙O1、⊙O2内切于P点,连心线和⊙O1、⊙O2分别交于A、B两点,过P点的直线与⊙O1、⊙O2分别交于C、D两点,若∠BPC=60o,AB=2,则CD= .

A.1 B.2 C. D.

v(百米/分) 52O201214

知识点33:数形结合解与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1.某学校组织学生团员举行“抗击非典,爱护城市卫生”宣传活动,从学校骑车出发,先上坡到达A地,再下坡到达B 地,其行程中的速度v(百米/分)与时间t(分)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返回时的上下坡速度仍保持不变,那么他们从B地返回学校时的平均速度为 百米/分.

1107110210 B. C. D. 3443293t(分)34 y(升)4620x(分)22 O572.有一个附有进出水管的容器,每单位时间进、出的水量都是一定的.设从某一时刻开始5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接着

12 1工作量

第 38 页 共 54 页 14天数O1016

的2分钟内只出水不进水,又在随后的15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刚好将该容器注满.已知容器中的水量y升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在第7分钟时,容器内的水量为 升. A.15 B.16 C.17 D.18

3. 甲、乙两个个队完成某项工程,首先是甲单独做了10天,然后乙队加入合做,完成剩下的全部工程,设工程总量为单位1,工程进度满足如图所示的函数关系,那么实际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由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少 .

A.12天 B.13天 C.14天 D.15天

4. 某油库有一储油量为40吨的储油罐.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只开进油管,不开出油管;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既开进油管,又开出油管直至储油罐装满油.若储油罐中的储油量(吨)与时间(分)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现将装满油的储油罐只开出油管,不开进油管,则放完全部油所需的时间是 分钟.

A.16分钟 B.20分钟 C.24分钟 D.44分钟

5. 校办工厂某产品的生产流水线每小时可生产100件产品,生产前没有积压.生产3小时后另安排工人装箱(生产未停止),若每小时装产品150件,未装箱的产品数量y是时间t的函数,则这

储油量(吨) 4024时间(分) O81624 第 39 页 共 54 页

个函数的大致图像只能是 .

y y y y OxxOxOxO 930630y(元)

330x(公斤)O304050 A B C D

6. 如图,某航空公司托运行李的费用y(元)与托运行李的重

S(百米)60量x(公斤)的关系为一次函数,由图中可知,行李不超过 公斤时,可以免费托运.A.18 B.19 C.20 D.21 7. 小明利用星期六、日双休骑自行车到城外小姨家去玩.星

3010O102030x(分钟) 期六从家中出发,先上坡,后走平路,再走下坡路到小姨家.行程情况如图所示.星期日小明又沿原路返回自己家.若两天中,小明上坡、平路、下坡行驶的速度相对不变,则星期日,小明返回家的时间是 分钟.

A. 30分钟 B.38分钟 C.41分钟 D.43分钟 8. 有一个附有进、出水管的容器,每单位时间进、出的水量都是一定的,设从某时刻开始5分钟内只进不出水,在随后的15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容器中的水量y(升)与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像如图,若20分钟后只出水不进水,则需 分钟可将容器内的水放完. A.20分钟 B.25分钟

132313 y(升) 3520t(分) O520 第 40 页 共 54 页

C.

3595分钟 D.分钟 33 S(千米)学校9. 一学生骑自行车上学,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前进, 中途由于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这位学生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前进,结果准时到达学校,

3t(小时)O0.20.30.5 这位学生的自行车行进路程S(千米)与行进时间 t(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右图所示,则这位学生修车后速度加快了 千米/分.

A.5 B.7.5 C.10 D.12.5

10. 某工程队接受一项轻轨建筑任务,计划从2002年6月初至2003年5月底(12个月) 完成,施工3个月后,实行倒计时,提高工作效率,施工情况如图所示,那么按提高工作效率后的速度做完全部工程,可提前 月完工.

A.10.5个月 B.6个月 C.3个月 D.1.5个月 知识点34: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

1. 如图,抛物线y=ax+bx+c图象,则下列结论中:①abc>0;②2a+b<0;③a>;④c<1.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已知:如图,抛物线y=ax+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1①abc>0; ②a?b?c?2;③a>; ④b>1.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2

2

2yy 工程134920x(月)036 y2

(2,1)O113 x-1O1 x第 41 页 共 54 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

y3. 已知:如图所示,抛物线y=ax+bx+c的对称轴为x=-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abc>0 ②a+b+c>0 ③c>a ④2c>b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 已知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2,0),(x1,0),且1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 已知:如图所示,抛物线y=ax+bx+c的对称轴为x=-1,且过点(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abc>0 ②

a?c>-1 ③b<-1 ④5a-2b<0 by x-1O 2

y x-1O 2

(1,-2)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 1xO 6. 已知:如图所示,抛物线y=ax+bx+c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1;②-1

7. 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b、c的大

2

2

第 42 页 共 54 页

小关系是 .

A.a>b>c B.a>c>b

C.a>b=c D.a、b、c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8. 如图,抛物线y=ax+bx+c图象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则下列结论中: ①2a+b<0; ②a<-1;③a+b+c>0; ④0

9. 已知:如图所示,抛物线y=ax+bx+c的对称轴为x=-1,与x轴交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且OB=O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b=2a ②a-b+c>-1 ③0

10. 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下

c列各不等式中:①abc<0;②(a+c)-b<0;③b>2a+

22

2

2

y y 22

A-1OB2x 22

2

yC-1ABO x2

ADEB· ;

x-1 ┙ ┙1 2 3 ┙┙④3a+c<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 知识点35:多项选择问题 1.

OC已知:如图,△ABC中,∠A=60o,BC为定长,以BC为直

径的⊙

第 43 页 共 54 页

2. O分别交AB、AC于点D、E,连结DE、OE.下列结论:

①BC=2DE;②D点到OE的距离不变;③BD+CE=2DE;④OE为△

AADE外接圆的切线.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BEOF? HDNCM

2.已知: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D⊥BC,CE⊥AB ,D、E分别为垂足,AD交CE于H点,交⊙O于N,OM⊥BC,M为垂足,BO延长交⊙O于F点,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 ①∠BAO=∠CAH; ②DN=DH;

③四边形AHCF为平行四边形;④CH?EH=OM?HN.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已知:如图,P为⊙O外一点,PA、PB切⊙O于A、B两点,OP交⊙O于点C,连结BO交延长分别交⊙O及切线PA于D、E两点,连结AD、BC.下列结论:①AD∥PO;②ΔADE∽ΔPCB; ③tan∠EAD=

2ED;④BD=2AD?EAEADO? BCPOP.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4.已知:如图, PA、PB为⊙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直线PO交⊙O于C、D两点,交AB于E,AF为⊙O的直径,连结EF、PF,下列结论:①∠ABP=∠AOP;②BC弧=DF弧 ;③PC?PD=PE?PO;④∠OFE=∠OPF.其中正确的有 .

CPAE? ODBF第 44 页 共 54 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已知:如图,∠ACB=90o,以AC为直径的⊙O交AB于D点,过D作⊙O的切线交BC于E点,EF⊥AB于F点,连OE交DC于P,则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 ①BC=2DE; ②OE∥AB; ③DE=

2PD; ④AC?

AO? CEPDFBDF=DE?CD.

ACEM· BD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已知:如图,M为⊙O上的一点,⊙M与⊙O相交于A、B两点,P为⊙O上任意一点,直线PA、PB分别交⊙M于C、D两点,直线CD交⊙O于E、F两点,连结PE、PF、BC,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

①PE=PF; ②PE=PA·PC; ③EA·EB=EC·ED; ④

PBR?(其中BCr2

·O FR、r分别为⊙O、⊙M的半径).

FADC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 O2B?O E1P7.已知:如图,⊙O1、⊙O2相交于A、B两点,PA切⊙O1

于A,交⊙O2于P,PB的延长线交⊙O1于C,CA的延长线交⊙O2于D,E为⊙O1上一点,AE=AC,EB延长线交⊙O2于F,连

PBA ?O 1?O 2DC结AF、DF、PD,下列结论:

①PA=PD;②∠CAE=∠APD; ③DF∥AP;

E第 45 页 共 54 页

④AF=PB?EF.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已知:如图,⊙O1、⊙O2内切于点A,P为两圆外公切线上的一点,⊙O2的割线PBC切⊙O1于D点,AD延长交⊙O2于E点,连结AB、AC、O1D、O2E,下列结论:①PA=PD;②BE弧=CE弧;③PD=PB?PC;④O1D‖O2E.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已知:如图, P为⊙O外一点,割线PBC过圆心O,交⊙O于B、C两点,PA切⊙O于A点,CD⊥PA,D为垂足,CD交⊙O

ND2

2

A MF于F,AE⊥BC于E,连结PF交⊙O于M,CM延长交PA于N, 下列结论:

①AB =AF;②FD弧=BE弧 ;③DF?DC=OE?PE; ④PN=AN.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P BEO? C10.已知:如图,⊙O1、⊙O2内切于点P, ⊙O1的弦AB切⊙O2于C点,PC的延长线交⊙O1于D点,PA、PB分别交⊙O2于E、F两点,

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 ①CE=CF; ②△APC∽△CPF; ③PC?PD=PA?PB; ④DE为⊙O2的切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PEAO1CD? ? 2FBO第 46 页 共 54 页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知识点36:因式分解

1.分解因式:x-x-4y+2y= . 2.分解因式:x-xy+2xy-x= . 3.分解因式:x-bx-a+ab= . 4.分解因式:x-4y-3x+6y= . 5.分解因式:-x-2x-x+4xy= . 6.分解因式:9a-4b-6a+1= . 7.分解因式:x-ax-y+ay= . 8.分解因式:x-y-xy+xy= . 9.分解因式:4a-b-4a+1= . 知识点37:找规律问题

1. 阳阳和明明玩上楼梯游戏,规定一步只能上一级或二级台阶,玩着玩着两人发现:当楼梯的台级数为一级、二级、三级、……逐步增加时,楼梯的上法依次为:1,2,3,5,8,13,21,……(这就是著名的斐波拉契数列).请你仔细观察这列数的规律后回答:上10级台阶共有 种上法.

2.把若干个棱长为a的立方体摆成如图形状:从上向下数,摆一层有1个立方体,摆二层共有4个立方体, 摆三层共有10个立方体,那么摆五层共有 个立方体.

2

2

3

3

2

2

2

2

2

2

3

2

2

2

2

2

2

3

2

2

2

第 47 页 共 54 页

3.下面由“*”拼出的一列形如正方形的图案,每条边上(包括

* (n>1)个“*”,每个图形“两个顶点)有* * n* *”的总数是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2,S=4 n=3,S=8 n=4,S=12 n=5,S=16 通过观察规律可以推断出:当n=8时,S= .

4.下面由火柴杆拼出的一列图形中,第n个图形由n个正方形组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1 n=2 n=3 n=4 …… 通过观察发现:第n个图形中,火柴杆有 根. 5.已知P为△ABC的边BC上一点,△ABC的面积为a, B1、C1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PB1C1的面积为, B2、C2分别为B3、C3分别为

a43aBB1、CC1的中点,则△PB2C2的面积为,

167aB1B2、C1C2的中点,则△PB3C3的面积为,

64AB1B2B3BP按此规律……可知:△PB5C5的面积为 .

C1C2C3C6. 如图,用火柴棒按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间隔方式搭图形. 按

??

?????????????? ????????? ????第 48 ?页?页? ? 54 ? 共????????????

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

若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共11个,需要 根火柴棒.(平行四边形每边为一根火柴棒,等腰梯形上底,两腰为一根火柴棒,下底为两根火柴棒)

7.如图的三角形数组是我国古发现的,

称为杨辉三角形.根据图中的数构成的规律可得: 图中a所表示的数是 .

22?2?1个交点,8.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有三条直线两232?342?4?6?3个交点,两相交最多有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221 1 1 2 1 1 3 3 1 1 4 a 4 1 1 5 10 10 5 1 1 代数学家杨辉

个交点,…… 那么

8

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AEP3

3

2

3

3

3

2

3

3

3

3

2

个交点.

F· OBDC9.观察下列等式:1+2=3;1+2+3=6;1+2+3+4=10……;

第 49 页 共 54 页

根据前面各式规律可得:1+2+3+4+5+6+7+8= . 知识点38:已知结论寻求条件问题

1. 如图, AC为⊙O的直径,PA是⊙O的切线,切点为A,PBC是⊙O的割线,∠BAC的平分线交BC于D点,PF交AC于F点,交AB于E点,要使AE=AF,则PF应满足的条件是 . (只需填一个条件)

2.已知:如图,AB为⊙O的直径,P为AB延长线上的一点,PC切⊙O于C,要使得AC=PC,

则图中的线段应满足的条件是 .

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过A作⊙O的切线交CB的延长线于P,若它的边满足条件 ,则有ΔABP∽ΔCDA.

4.已知: ΔABC中,D为BC上的一点,过A点的⊙O切BC于D点,交AB、AC于E、F两点,要使BC‖EF, 则AD必满足条件 .

5.已知:如图,AB为⊙O的直径,D为弧AC上一点,DE⊥AB于E,DE、DB分别交弦AC于F、G两点,要使得DE=DG,则图中的弧必满足的条件是 .

PBAOC33333333

? BPAD?O CDFAEGC· OBCDEAO? B第 50 页 共 54 页

6.已知:如图,Rt△ABC中,以AB为直径作⊙O交BC 于D点,E为AC上一点,要使得AE=CE,请补充条件 (填入一个即可).

D7.已知: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E点,要使得BC=CE?CA,则四边形ABCD的边应满足的条件是 .

8.已知,ΔABC内接于⊙O,要使∠BAC的外角平分线与⊙O相切,则ΔABC的边必满足的条件是 .

9.已知: 如图,ΔABC内接于⊙O,D为劣弧AB上一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AE交⊙O于F,为使ΔADB∽ΔACE,应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或 .

10.已知:如图,以△ABC的边AB为直径作⊙O交BC于D,DE⊥AC,E为垂足,要使得DE为⊙O的切线,则△ABC的边必满足的条件是 .

知识点39:阴影部分面积问题

1. 如图,梯形ABCD中,AD∥BC,∠D=90°,以AB为直径的⊙

D 2

AO? ECBAFO? CEBBDCEO? A第 51 页 共 54 页

O切CD于E点,交BC于F,若AB=4cm,AD=1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不用近似值) 2.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AB⊥AC,AE⊥BC,以AE为直径作⊙O,以A为圆心,AE为半径作弧交AB于F点,交AD于G点,若BE=2,CE=6,则图中阴

影部分的面积为 .

3.已知:如图, ⊙O1与⊙O2内含,直线O1O2分别交⊙O1和⊙O2于A、B和C、D点,⊙O1的弦BE切⊙O2于F点,若AC=1cm,

M CD2

AGD?O FBECN B ACO2 O1 ? ? FEDBCD=6cm,DB=3cm,则弧CF、AE与线段AC弧、EF弧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是 cm.

2

AO1? OO2? 4.已知:如图,AB为⊙O 的直径,以AO、BO为直径作⊙O1、⊙O2,⊙O的弦 MN与⊙O1、⊙O2相切于C、D两点,AB=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5.已知:如图,等边△ABC内接于⊙O1,以AB为直径作⊙O2,AB=2

BBO? ? O12A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第 52 页 共 54 页

6.已知:如图,边长为12的等边三角形,形内有4个等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7.已知: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AB=2

3,BC=4,

∠A=90°,以A为圆心,AB为半径作扇形ABD,以BC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8.已知:如图, ABCD,AB⊥AC,AE⊥BC,以AE为直径作⊙O,B以A为圆心,AE为半径作弧交AB于F点,交AD于G点,若BE=6,CE=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FAOECGDAD? C

BBDACO? 9.已知:如图,⊙O 的半径为1cm,AO交⊙O于C,AO=2cm,AB与⊙O相切于B点,弦CD‖A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10.已知:如图,以⊙O的半径OA为直径作⊙O1,O1B⊥OA交

CA? O1? O第 53 页 共 54 页

⊙O于B,OB交⊙O1于C,OA=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第 54 页 共 54 页

搜索更多关于: 2020中考数学200道易错题汇编 的文档
2020中考数学200道易错题汇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hxs97ll2235m4y31ezc5v45r56fo50090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