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大学199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组成原理)
注: 带*号者,可供在职人员考生选择(在第一大题中选作8道小题,在第二、三、
四、五大题中选作3大题) 一、简答题(40分)
1、分别说明:在补码一位乘法(比较法)中,对应于不同乘数组合,应执行何种操作? 2、说明补码除法中确定商值的规则。
3、指出四种在指令格式中使用隐指令的方式。
4、任举一种系统总线为例(也可自行拟定),说明其主要信号组成。 5、指明同步控制与异步控制的适用场合,并各举一例。 6、简述微程序控制的含义。
7、简述在DMA初始化阶段(程序准备阶段)应做哪些基本操作。 8、简述循环校验研的产生方法。
*9、调用磁盘时,一般应给出哪些寻址信息。
*10、主机与外围设备交换,一般有哪几种控制方式(传送方式)?请说明他们各自的适用场合。
二、(20分)某CRT显示器有两种方式与规格:①字符方式:80列×25行,字符点阵7
×9 ,字符区间9×15 ②图形方式:800×600。问: 1、基本缓存(不考虑属性信息)容量? 2、缓存中存放何种信息?地址如何安排? 3、同频计数器及其分频关系?
三、(20分)
1、设计一种CPU内部数据通路结构,画出寄存器级框图。
2、针对上述结构,拟定微指令格式,说明各字段功能含义。该微指令应能分别按指令操作码、源寻址方式、目的寻址方式,实现微程序分支。 四、(20分)某机(主站)挂接4台通讯设备(从站),主站可以直接程序控制方式向从站发送数据、命令,调回设备状态信息;而从站需以中断方式与主站通讯,但四台从站共用一个中断向量类型码。
1、 设计中断接口,画出寄存器级粗框图。 2、 说明地址分配与设备选择方法。
3、 拟定命令/状态字格式,使之能满足下述要求:
①主站能向从站发启动、清除、屏蔽、选择等命令;
②能反映出从站忙或空闲、申请中断、故障等状态。 4、说明中断申请、响应、判中断源的过程。 五、(20分)某存储器0000H∽0FFFH为ROM区,1000H∽2FFFH为RAM区,按字节编址,地址总线A15∽A0(低),双向数据总线D7∽D0(低),R/W 控制读或写,MREQ为低时允许存储器芯片EPROM2KB/片,RAM4K×4/片,试画出存储器逻辑图,标注出地址分配与片选逻辑。
电子技大学199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组成原理)
注: 应届生作一、二、四(1~12)等题,在职生从一、二、三中选作两题,四中选作12题。
一、(20分)某CPU内含一个ALU,四个通用寄存器R0~R3,二个暂存器C,D,三个用于控制的寄存器PC、IR、PSW,二个与主存接口的寄存器MAR、MBR。 1. 画出一种寄存器级数据通路框图。
2. 用寄存器传送语句形式(如R0→R1),描述指令ADD(R0),(R1)的读取与执行流程。 3. 拟定微指令格式。 二、(20分)
1. 以寄存器级粗框图形式,画出中断接口的一般结构。 2. 说明中断接口中各部件的作用。
3. 针对上述接口逻辑,说明中断过程(含申请、屏蔽、响应、判中断源等过程)
*三、(20分)
以某种常用微机系统为背景:
1. 画出硬件系统的逻辑粗框图(设备与插件级). 2. 举例说明常用设备的主要规格。
3. 系统总线上有哪些主要信号(控制信号部分应细分为几个方面)。 四.(60分)简要回答下述问题
1. 某加法器采用分组并行进位结构:四位一组组内并行,组间并行,初始进位C0,请写出
进行信号C6的逻辑式。
2. 在补码除法中,对应于什么情况商值为0?下一步如何操作?什么情况商值为1?下一
步如何操作?
3. 试比较CPU内部总线与系统总线的异同(功能、信息、时序控制方式等)。 4. 何谓同步控制?何谓异步捕控制?
5. 何谓向量中断?试说明中断向量的产生方法.
6. 何谓DMA方式?它与中断方式的适用场合有何不同?
7. 某存储器容量14KB,其中EPROM 8KB/片,RAM 4KB/片,RAM 2K/片。试写出几个
片选信号逻辑式。
8. 键盘操作常先用软件扫描法产生位置码,然后转换为按键编码。简述一种扫描方法。 9. 某CRT显示器采用图形方法,规格为800×600,问应设置哪几级同步计数器?其分频关
系?
10. 调用磁盘时,一般需进行两次中断处理,请说明他们的作用。 11. 磁盘工作速度指标一般包括哪几项? 12. 磁带、磁盘一般采用哪些记录方式? 13. 请举出三种常用校验码。
14. 简要说明:静态存储器靠什么原理存储信息?动态存储器又靠什么原理存储信息?
电子技大学199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组成原理)
注: 应届生作一、二、四(1~10)题,在职生从一、二、三中选作两题,四(1~12)题中选作10小题。
一、(20分)某CPU内含:一个ALU,四个可编程寄存器R0~R3,二个非编程暂存器C,D,三个用于控制的寄存器PC、IR、PSW,二个与主存接口的寄存器MAR、MBR。 1.画出CPU内部寄存器级数据通路框图。
2.拟定微指令格式,并说明各字段所含微命令与代码分配。
二、(20分)用计算机控制磁带机,CPU可通过接口传送读/写数据;发出命令:暂停、正向走带、反向走带、读出、写入、正向越过n个数据块(n<4)、反向越过n个数据块;获得状态信息;磁带运转故障、校验错、数据迟到、中断请求、DMA请求。 1. 画出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接口粗框图(寄存器级)。 2. 说明命令字格式。 3. 说明状态字格式。
三、设计一半导体存储器,并画出逻辑图。存储容量4KB,地址线A15~A0(低),双向数据线D7~D0,R/W控制读写,可选存储芯片2K×4片。
四、简答题(共60分)
1. 某加法器进位链小组C4C3C2C1,低位来的进位信号C0,请分别按下述两种方式写出
C4C3C2C1的逻辑式。
(1)串行进位方式。(2)并行进位方式。
2. 补码一位(比较)乘法的乘数判断位YnYn+1,试说明各种乘数组合所分别对应的操作
是什么?
3. 简述浮点加减法的运算步骤。 4. 何谓同步控制?常用在什么地方?
5. 何谓组合逻辑控制器(硬连逻辑控制器)?试给出一种时序划分方案(只需说明有哪几
级不必画出波形图)。
6. 在阐述中断与常规转子的区别时,常强调中断方式的随机性质,请举出二种说明这种随
机性质的例子。
7. 比较中断方式与DMA方式的异同,说明它们各自的适用场合 8. 简述微指令中微操作控制段的常用编码方式。
9. 苛CRT显示器作字符显示时,规格为80列×25行,字符点阵7×9,横向间隔2点,
纵向行距5点。问应该设置哪几级同步计数器?其分频关系如何? 10. 何谓RISC技术?
11. 何谓串行接口?何谓并行接口?
12. 调用磁盘时,一般需给出哪些寻址信息。
电子技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组成原理)
注: 应届生作1~9题,在职生任选作满100分题。
1、(20分)某CPU内含:一个ALU,四个通用寄存器R0~R3,堆栈指针SP,二个暂存器C,D,程序计数器PC、指令计数器IR,二个与主存接口的寄存器MAR、MBR。 (1) 画出一种CPU内部寄存器级数据通路框图。
(2) 用寄存器传送级语句形式(如:R0?R1)描述指令MOV X(R0),一(SP);的读取与执行流程。(按变址方式读取源操作数,压入堆栈)。 (3) 拟定CPU适用的微指令格式,说明各段含义。 2、(15分)某存储器容量11KB,其中ROM区8KB,可选芯片EPROM8K×8/片;RAM区3KB,由二种苡片构成;2K×4/片。地址线A15~A0(低),双向数据线D7~ D0(低),R/W控制读写。请设计并画出逻辑框图,说明各芯片的地址分配与片选逻辑式。 3、(15分)某机用于控制9层电梯系统,启动时有一加速阶段,停止前有一减速阶段,需为此设计一中断接口,可传送控制命令、工作状态。位置数据、电机转速数据等。 (1)画出中断接口粗框图(寄存器级)。 (2)简述各部分的作用与大致的工作过程。
(3)根据电梯工作方式,分别拟定命令字与状态字格式。 4、(5分)试比较同步总线与异步总线的异同,常用PC总线属于哪种控制方式? 5、(5分)试比较程序中断方式与DMA方式的异同,并说明它们各自的适用场合。 6、(10分)某机采用向量中断方式,请举例说明一种中断向量表的组成与工作方式(中断向量表在主存中的位置,表中存放的内容、每个中断类型占几个字节单元,如何由中断请求信号找到服务程序入口等)。 7、(10分)为某炉温控制系统设计一个专用小键盘,其中,数据码键0~9,功能键:启动、停止、温度、时间、设置、打印。采用软件逐行扫描法产生按键编码。 (1)拟定各键的扫描码的分配方案。
(2)说明按键码的产生方法(数码键用ASCII码)。 8、(10分)以调用磁盘为例,说明 (1)DMA初始化后做的基本操作。 (2)磁盘的速度指标有哪些。 9、(10分)如果CRT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问(1)基本缓存容量至少需多大? (2)缓存中存放什么内容。(3)设置哪几级同步计数器?其分频关系? *10、(5分)简述微程序控制方式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它的适用范围。 *11、(5分)在字符显示器与针式打印机中都有字符发生器,请比较它们工作的异同。 *12、(5分)磁盘一般常用哪几种磁记录编码方式?常用哪几中校验码? *13、(5分)何谓直接程序传送方式(或称为程序查询方式)?指出它的适用场合。 *14、(5分)简要说明:静态半导体存储器靠什么原理存储信息?动态半导体存储器又靠什么原理存储信息?何谓动态刷新?
*15(5分)如果采用软件建栈,通过PUSH,POP子程序实现压栈、弹出操作,它们应分别采用何种寻址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