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寄存器传送语句(如:C?MBR形式)写出下述指令的流程。
(1) 加法指令 ADD R0,X(R1);源采用寄存器寻址,目的采用变址。 (2) 返回指令RST (SP)+;返回地址采用自增型寄存器间址。
2、列出取指周期有关操作所需的微命令(不考虑时序转换),并将这些微命令加在图中相应部件上。
四、(15分)
地址总线A15~A0(低),存储空间(按字节编址)分配如下0000H~3FFFH为ROM区,4000H~7BFFH为RAM区,7C00H~7FFFH为I/O地址空间。用EPROM芯片(8KB/片、4KB/片)和RAM芯片(4K×4组成该存储器)。不画框图,请回答:
1、 三种存储芯片各需多少片? 2、 每块芯片需分配哪几位地址?
3、 应设置几个片选信号?写出各片选信号的逻辑式,以实现对ROM区和RAM区的
访问。
五、(15分)
某输入设备按串行方式工作,以向量中断方式向主机传送数据,CPU发向设备的命令包括清除、屏蔽、启动,设备状态可抽象为空闲、忙、完成。试为该设备设计中断接口。
1、 画出接口模型图(寄存器级)。 2、 说明图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拟定接口命令字格式和状态字格式。
4、 以设备向主机输入数据为例,描述微量中断过程,说明: ①主机如何启动设备?
②设备在什么情况下申请中断? ③接口如何传送中断请求?
④CPU响应后如何转相应服务程序?
1999年《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补码乘法中,若乘数符号位和最高有效位是10或01;则最后一步需修正。
2.主存采用随机存取方式,是因为可按地址访问主存任一单元,访问时间与地址无关。 3.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一条机器指令用一段微程序解释执行。 4.采用隐式I/O指令,是指用传送指令实现I/O操作。
5.磁盘存储器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传送一般采用DMA方式,批量传送结束时用中断方式作善后处理。
6.在硬盘中,通常将一个较长文件存放在同一圆柱面的相邻磁道上。 7.打印机的字符发生器中存放的是字符的点阵信息。 8.在主机内CPU对主存的访问应通过系统总线进行。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C3=G3+P3C2;C2=G2+P2C1;C1=G1+P1C0
+Bi (3分) Gi=Ai+Bi Pi=Ai○
2、在浮点运算中,作加法或减法时,若两数阶码不等,需对阶。(2分)因阶码不同,其尾数据的权值不同,尾数不能直接加减。(1分)对阶时将小阶加1,其尾数右移1位,直至两数阶码相等。(2分)
3、①采用隐地址方式,以减少相应指令中的地址数。如隐含指定寄存器,将二地址指令简化为一地址指令。(2.5分)
②采用寄存器寻址,以减少相应地址的位数,如用寄存器寻址或寄存器间址,指令中只给出位数较少的寄存存器编号。(2.5分) 4、主要缺点:
①设计不规整,设计效率较低,不便于检查、调试。(1分) ②不易修改、扩展功能。(1分) 改进:
①将程序技术引入CPU构成级。将微命令编制成微指令,若干微指令组成一段微程序,解释执行一条机器指令,使设计规整。(1.5分)
②将存储逻辑引入CPU。微程序事先存入控制存储器,执行机器指令时再取出,译码产生相应微命令,控制有关操作,使指令功能易于修改、扩展(1.5分)
5、同步控制方式中,各项操作与统一时序信号同步,用周期控制操作时间,用脉冲对某些微操作同步定时。(2.5分)
异步控制方式中,各项操作按需要安排不同时间,不受统一时序控制。用异步应答方式实现各操作的衔接和数据传送。(2.5分)
6、静态存储器功耗较大。因为静态存储器依靠双稳态电路存储信息,需由电源电流维持一管导通、一管截止的状态。(2.5分)
动态存储器功耗较少。因为动态存储器依靠电容存储电荷来存放信息。对电容充电后可断开电源,大大降低芯片功耗。 7、改进:
①增大缓存容量(96KB)(1.5分)
②重新设置字节计数器、线计数器分频关系(字节计数器:(128+L):1,线计数器:(768+m)。(2分)
③提高点频。(1.5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