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网规划要求1.要具有生长性
2.实现快慢交通分流,提高路网通达性 3.防止干路网上出现集中交通的蜂腰 4.交叉口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的匹配 5.重视对原有城市道路和公路的改造和协调 6.土地开发强度与道路网容量相适应 7.客货运交通分流 8.符合抗震救灾要求 环路的设置要求
1.内环路应设置在老城区或中心区的外围
2.外环路宜设置在城市用地的边界内1--2KM外,当城市放射干道与环路相交时,应规划好交叉口上的左转交通
3.大城市的外环路应是汽车专用道路
4.环路设置应根据城市地形,交通流量确定 5.环路等级不应低于主干路
6.两条环路之间的距离应大于4KM 我国城市中自行车交通的组织方式
1.自行车+步行+公共交通的绿色交通系统应该成为规模大,密度高的大城市的首选 2.自行车道路网的构成和布局 轨道交通规划
1.特点:占地省 运量大 速度快 污染小 安全舒适准点
2.规划原则:1. 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2.满足城市主干道客流需求
3.线路走向沿城市干道布设 符合客流集中的交通走廊 联系一些重要的客流 集散点 4.线路密度适当 乘客换乘方便 换乘次数少
5.应与常规公共交通网衔接 发挥各自优势 取得最大整体效置 在一些关键车站应考虑轨道交通与私人交通的换乘6.各条线路的客运负荷量要尽量均衡 7.线路选线走向充分考虑地质地貌地形条件 注意保护国家重点文明古迹和保护环境 3.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
1.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A 由于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较大的运量 因而扩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带来了城市人口的沿线集聚
B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带来突破性变化 由市中心伸向郊区的放射形轨道线路 引导城市沿着一条高密度的带状交通走廊发展 形成指状布局形态
C 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城市原有规模不断扩大 在轨道交通作用下 城市的各种设施会向线路两侧集中 进而导致城市中心的变迁和原有格局的变化 2.轨道交通车站对城市的影响
A 大型换乘中心处于带状发展轴的中心外 此类车站附近会进行高密度开发 地价不断升值 成为城市新的中心区
B 不同的站间距 不同的规模 不同的换乘和发车间隔都会导致线路附近土地呈现出不同的开发利用形态C 影响城市布局 由于大型换乘站会发展成为市区域相对中心 产生区域效应 带动整个区域发展 从而改变原有城市布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