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 【考点预测】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一种( )思潮的体现。 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答案B 【考点归纳】
学校教育制度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历程。
(1)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最终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2)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3)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每一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 【考点二】现代学制的类型 【考点预测】
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英国的学制属于( )。 A.单轨学制 B.中间型学制 C.双轨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C 【考点归纳】
【考点三】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考点预测】
简答题: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考点归纳】
现代教育制度迅速发展,其主要趋势是: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考点四】孔子的教育思想 【考点预测】 【考点归纳】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代表作为《论语》。
教育学思想:第一,认为人先天的差别不大,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第二,以“仁”为核心和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第三,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第四,重视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第五,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考点五】教育学著作——《学记》 【考点预测】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现在我国的著作( )中。 A.《大学》 B.《论语》 C.《春秋》 D.《学记》 答案:D 【考点归纳】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记》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
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即“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