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正太铁路(太原一石家庄)是山西省最早的一条铁路,穿越多条河流,与卢汉铁路(卢沟桥一汉口)交会于石家庄。正太铁路修建时的窄轨(1米宽)与采用国际标准轨(1.435米宽)的卢汉铁路不一致。下图为1907年中国北方部分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正太铁路修建时,采用窄轨的原因有
①所经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②穿越多条河流 ③当时施工技术较低 ④(清政府)投入资金有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早期正太铁路与卢汉铁路轨道宽度不一致对石家庄发展的影响最可能是 A.加速发展 B.阻碍发展 C.没有影响 D.无法推测
3.北京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日记中记录:“8日,天气晴,当地时间18点整,太阳在我校西面的山上消失。”该日所在的月份可能是
A.11月 B.1月 C.3月 D.5月 【答案】 1.D
2.A 3.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铁路修建的原因及影响、昼长时间判断 【名师点睛】影响日出日落时刻差异的因素:
(1)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南、北)半球移动,此半球昼变长,日出变早、日落变晚;
(2)纬度位置:纬度越高,昼长变化幅度越大,日出日落时间变化大;同一纬线,越靠东时间越早,日出越早;
(3)地形、海拔:高海拔地区,日出较早,日落较晚。 4.读图3,回答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读图,该省1990-2014年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少,则推测该省人口增长率不断减小,故选D。 【考点定位】人口的数量变化 【名师点睛】人口数量变化的模式:
模式 速度 增长状况 数量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高—高—低” 慢,波动较大 “高—低—高”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 急剧增加 “低—低—低” 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某兴趣小组每天在国际标准时间为17点钟时,测得一年中该树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来回移动,树高为4米,OP为4米,P点为AB中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该树位于
A.黑海沿岸 B.日本海沿岸 C.维多利亚湖沿岸 D.五大湖沿岸 6.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
A.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非洲斑马迀往赞比亚
C.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孟买盛行风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 【答案】 5.D 6.D
【考点定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及应用 【名师点睛】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影响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运动规律如下图所示: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影响的方面 黄赤交角变大(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