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崾先镇学校 七 年级 历史 导学案 执笔人:鲁岳东 审核人: 时间: 2013.6
集体备课 备注 课题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清经济发展的大概情况和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危害; 2、学会研读历史史料,从材料入手的方法; 3、学会正确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危害,提高借鉴能力,拥护改革开 【学习重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学习难点】: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教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 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东南:1684年设 ,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2、东北: 帝两次在 抗击沙俄侵略军,1689年签订《 》,加强对 流域的管辖; 3、西南:册封 和 ,1727年设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4、西部: 帝平定 的叛乱,设 ,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5、 帝妥善安置回归的 部,巩固了多民族国家。 二、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明清经济的发展概况 (1)农业: 明代从南美洲引进 、 等高产粮食作物,不断推广 ; 明代从国外引进 、 和 等;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 推向 ,出现了一批基地; 丝织业: 是明代的丝织业的中心, 后来居上。 制瓷业: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 畅销海内外。 (3)商业 明清时期, 空前活跃, 、 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时间: 以后 (2)地区: 、 等江南地区 (3)行业:
(4)特点:以生产 为目的,“ 出资, 出力。” (5)实质:机户是早期的 ,机工是早期的 。他们之 间是 与 的关系,实质是一种 性质的生产 关系。 (二) “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2、含义:严格限制 。 3、概况:清初的40年实行严格 的政策;统一后开放 个港口;后来只开放 一处通商,由 统一管理贸易。 4、影响: (1)积极方面: (2)消极方面: 三、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1、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从国外或其他地区引进的; 2、分析清朝统治者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在影视作品中,你看到哪些影响? 3、 对比一下郑和下西洋与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不同后果。 四、反馈训练(细心造就成功!) 1、北京奥运“青花瓷”系列颁奖礼服尽显中国风韵。青花瓷产于我国的制瓷中心 ( ) A 、北京 B、南京 C、苏州 D、景德镇 2、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是 ( ) A、棉纺织业 B、丝织业 C、冶铁业 D、商业 3、清朝统治者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推行的政策是 ( ) A、以农为本 B、重本抑末 C、鼓励官办工商业 D、严格限制商品出口 4、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政府物质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5、清朝最后只留下一处对外通商,它是 ( )A、广州 B、宁波 C、泉州 D、南京 6、 “皇上,我朝物产丰富,无须与他国交流。”这句话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经济基础薄弱 B、对内集权专制 C、对外闭关锁国 D、频遭列强侵略 【教后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