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模拟试卷物理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拉”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电荷量 B.电容 C.电场强度 D.磁感应强度
2.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牛顿最早利用斜面实验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 D.牛顿利用扭秤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3.漫画中的情景在公交车急刹时常会出现。为提醒乘客注意,公交公司征集到几条友情提示语,其中对惯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站稳扶好,克服惯性 B.稳步慢行,避免惯性 C.当心急刹,失去惯性 D.谨防意外,惯性恒在
4.一石块从地面上方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着地时速度的三分之一时,石块离地的高度是( ) A.
HH2H8H B. C. D. 9339第3题图
5.列车运行时,一瓶矿泉水始终静止在水平车窗台面上(如图)。 假设列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则
/
第5题图
/
A.若列车做匀速运动,瓶不受摩擦力作用 B.若列车做加速运动,瓶不受摩擦力作用
C.若列车做匀速运动,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D.若列车做加速运动,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r为1Ω,电阻R为4Ω,
S E r R V 电压表示数为1.60V,则电源电动势为( )
A.1.5V B.1.6V C.2.0V D.3.0V
7.一个不计重力的带正电荷的粒子,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进入磁场,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则粒子的运动轨迹为( )
A.圆弧a B.直线b
C.圆弧c D.a、b、c都有可能
8.把一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竖立的弹簧上,并把球往下按至A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迅速松手后,弹簧把球弹起,球升至最高位置
av 第6题图
bv ?磁
cv v C(图丙),途中经过位置B时弹簧正好处于自由状态(图乙)。已知A、B的高度差为h,C、B高度差为2h,弹簧的质量和空气的阻力均可忽略。( )
A. 刚松手瞬间,弹簧弹力等于小球重力 B. 状态甲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mgh C. 状态乙中小球的动能为mgh D. 状态丙中系统的机械能为3mgh /
/
甲 乙 丙 9.两个等量点电荷P、Q在真空中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画出)如图所示,一电子在A、
B两点所受的电场力分别为FA和F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FA=FB B.FA
10.在篮球比赛中,某位同学获得罚球机会,他站在罚球线处用力将蓝球投出,篮球约以1m/s的速度撞击篮筐。已知篮球质量约为0.6kg,篮筐离地高度约为3m,忽略篮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则该同学罚球时对篮球做的功大约为( ) A.1J B.10J C.50J D.100J
11.在卫生大扫除中,某同学用拖把拖地,沿推杆方向对拖把施加推力F,如图所示,此时推
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且拖把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保持力F的大小不变,减小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则( ) A.拖把将做减速运动 B.拖把继续做匀速运动
C.地面对拖把的支持力FN变小,地面对拖把的摩擦力Ff变小
D.地面对拖把的支持力FN变大,地面对拖把的摩擦力Ff变大
c M
a b N d 第11题图
第10题图
第9题图
第12题图
/
/
12.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一对平行金属板,上极板带正电荷。如果两极板间距不是足够近或者两极板面积不是足够大,即使在两极板之间,它们的电场线也不是彼此平行的直线,而是如图所示的曲线(电场方向未画出)。虚线MN是穿
过两极板正中央的一条直线。关于这种电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可以看做匀强电场 B.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 C.d点的电势低于c点的电势
D.若将一正电荷从电场中的任一点由静止释放,它必将沿着电场线运动到负极板 13. 家电待机耗电问题常常被市民所忽略。北京市电力公司曾举办“计量日进您家”活动,免费上门为市民做家庭用电耗能诊断分析。在上门实测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电视机待机一天的耗电量在0.2度左右,小小机顶盒一天的待机耗电量更是高达0.4度。据最新统计温州市的常住人口约1000万人,参考下表数据,估算每年温州市家庭用电器待机耗电量约为( )
家庭常用电器 户均数量(台) 电视机 2 洗衣机 1 20 空调 2 40 电脑 1 40 电器待机功耗(W/台) 10 A. 4×105度 B. 4×107度 C. 4×109度 D. 4×1011度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加试题】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