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力的概念 1.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力能改变物体的 形状 (或说成“力能使物体发生 形变 ”)。 2.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作用 。力不能单独存在。
(力发生在 两 个物体之间:一个是 施力 物体、一个是 受力 物体。) 3.力的物理量符号: F 。 4.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 牛顿 ,简称 牛 ,符号是 F 。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1N ,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 1N——2N 。 5.力的 三 要素(影响力的 作用效果 的因素)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知识点2:弹力 1.弹性和塑性
①弹性:受力时物体会发生 弹性形变 ,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如:弹簧、气球、钢尺、橡皮筋、球类等。
②塑性:受力时物体会发生 塑性形变 ,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如:橡皮泥、面团等。
2.弹力产生条件:① 相互接触 ; ② 发生弹性形变 。 3.常见弹力: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等。 4.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
(1)构造:主要由弹簧、指针、提环、挂钩和刻度板组成。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 所受拉力大小 成正比。 (3)正确使用:
①观察:测量前应该先观察 量程 和 分度值 ;
②调试:用手拉动几次挂钩,避免摩擦或被卡壳;并确认指针对准 零刻度线 ,若有偏差,必须校零; ③测量: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轴线方向(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④读数:保持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读数,视线应于刻度线相平。 知识点3:重力
1.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重力 ,用符号 G 表示。
2.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所受重力。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 成正比,即G=mg,式中g= 9.8N/kg 。
3.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应用: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用铅垂线来确定竖直的方向,以此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 重心 。 知识点4:牛顿第一定律
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这就 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惯性 定律。
【注意】(1)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得出的,不能直接用实验验证。 (2)“不受外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 一方向上不受外力的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
文档
实用标准
理得出的。
(3)“或”是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 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 惯性 。
【注意】(1)惯性是指物体总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不能克服和避免。惯 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 惯性 。
(2)惯性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对任何物体,无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无 论是运动状态改变还是不变,物体都有惯性。
(3)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 质量 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外界因素无关, 物体惯性大小就是指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4)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 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说“受到惯性”“惯性作用”。 3.惯性现象解释步骤
(1)明确研究的是哪个物体,它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
(2)当外力作用在该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外力作用在与该物体有关联的其他物体上)时, 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
(3)该物体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知识点5:摩擦力 1.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或已经发生 相对运动 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 阻碍 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就是摩擦力。 2.产生条件:
(1)相互接触且相互 挤压 ; (2)接触面 粗糙 ;
(3)将要或已经发生 相对运动 。 3.种类:
滑动摩擦力 、 滚动摩擦力 、 静摩擦力 。 4.方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相反 。 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压力大小 ; (2) 接触面粗糙 。
6. 静摩擦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求解。 7.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 增大 压力; (2)使接触面 粗糙 ;
(3)变 滚动摩擦力 为 滑动摩擦力 。 8.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 减小 压力; (2)使接触面 光滑 ;
(3)变 滑动摩擦力 为 滚动摩擦力 ; (4)使接触面 分离 。
知识点6:力的合成和受力分析
文档
实用标准
1.力的合成:
(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3)分力:如果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几个力就叫做那个力的分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二力的合成:
合力大小等于这二力大小 之和 ,即F合= F1+F2 ; 合力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 相同 。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的合成:
合力大小等于这二力大小 之差的绝对值 ,即F合= |F1-F2| ; 合力的方向与 较大的力 的方向相同。 3.受力分析:
要分析出物体所受的一切力,做到不丢力、不多力。每找到一个力,必须保证能找到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为保证受力分析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可选用以下推荐的方法: 一重(重力);
二弹(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
三摩擦(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四其它(以上都分析完,再分析是否有其它力的存在。例如:磁场力、电场力等)。 知识点7: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或二力平衡。 【注意】以上定义的逆命题“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成立,即: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条件:作用在物体间的二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注意】判断是否为二力平衡时,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 【比较】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 不同点 表示类型 同体(同物) A→B←C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等值、反向、共线 不同体(异物) A→B,B→A 3.力和运动关系
(1)不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2)受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3)受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将改变:
①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②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③合力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 知识点8:固体压强 1. 压力
(1)定义:由于物体间的挤压而 垂直 作用在接触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大小:由物体的形变程度决定。
【说明】只有在水平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即F压 = G。 2.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文档
实用标准
(1)方法: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3. 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 压力 大小与 受力面积 之比叫做压强。
【理解】压强是比较压力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 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显著,也就是压强越大。
(2)公式: 如果用p表示压强, F表示压力, S表示受力面积。 Fp?【注意】①公式中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但在某种情况下,压力在数值上等于重力,如S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就是这样。
②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积,它是施力物体挤压受力物体时,二者相互挤压接触的面积,而不是其他面积。
③压力F和受力面积S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压强p和F、S之间却有密切的关系:在S一定时,p与F成 正比 ;在F一定时,p与S成 反比 。
④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应用公式p=F/S计算时,单位要统一,特别是面积的单位必须用2
m。
2
(3)单位: 压强的单位是“牛每平方米”(N/m)。在国际单位制中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用符号“Pa”表示。
2
【例如】p=300 N/m=300 Pa。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300牛。一张纸放在桌面上,说明纸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 1Pa ,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压强单位。 4. 压强应用
(1)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当压力F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S; ②-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减小压力F;
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F和增大受力面积S。 (2)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当压力F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S; ②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增大压力F;
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增大压力F和减小受力面积S。 知识点9:液体压强
1. 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规律:
(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压强 。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都相同 。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深度 的增加而 增大 。 (4)深度相同时, 液体密度 越大,压强越大。 2.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注意问题】(1) 式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ρ表示 液体密度 ,h表示 深度 ,g是常数9.8N/kg。
3
(2) 式中ρ液的单位一定要用 kg/m ,h的单位要用m,计算出压强的单位才是Pa。
(3) 式中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深度和高度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深度是指从液体的自由面到计算压强的那一点之间的 竖直 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高度是指液体中某一点到底部的竖直距离,即高度是由下往上量的。
(4) 式中g是常数,所以压强p液只与液体密度ρ液和深度h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形状等因素均无关,所以在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时,要紧紧抓住液体的密度和深度这两个量来讨论。
(5) p液=ρ液gh只适用于液体以及 规则柱体 对水平面的压强,而p=F/S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 (6) 解题技巧:
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