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出发分别经三个粗糙斜面下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C1、C2、C3,处。已知三个斜面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C3处重力做功最多: B.物体到达C2处重力做功最多 C.物体到达C1处重力做功最多 D.物体到达C1、C2、C3处重力做功相等
2.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防止离心运动危害的是( ) A.汽车转弯时要减速 C.炼钢厂无缝钢管的生产 A.牛顿、开尔文、安培 B.秒、米、安培 C.米、瓦特、欧姆 D.伏特、焦耳、千克
4.某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度v1=5m/s,要渡过d=30m宽的河,河水的流速v2=4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船渡河所用时间至少是7.5s B.该船的航程至少等于30m
C.若河水的流速增大,则渡河的时间变长 D.该般以最短时间渡河时的位移大小为50m
5.我国计划于2021年开展火星上软着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半长轴比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半长轴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等的时间内,地球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火星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 B.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比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大 C.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角速度比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角速度大 D.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比火星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小
6.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其中拉力做功10J,克服阻力做功5J,克服重力做功5J,则 A.物体重力势能减少5J C.合力做功为20J
B.物体机械能增加5J
D.物体机械能减小5J
B.洗衣机的脱水过程
D.运动员投掷链球时的加速旋转
3.下列每组中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
7.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规定无穷远处电势 为零。下列关于x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为零 B.O点的电场强度最大,电势最高
C.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电势降低
D.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电势先减小后增加
8.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A.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知识经过长期观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D.库仑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引入了“场”的概念。
9.一石块从距地面高度为H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当石块运动时间为落地时间的一半时,石块距地面的高度为 A.
B.
C.
D.
10.关于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动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增加 B.只有物体克服阻力做功时,它的动能减少
C.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的末动能和初动能之差 D.动力和阻力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11.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轨道半径之比2:1,则它们速度之比等于( ) A.1:2
B.2:1
C.1:
D.
:1
12.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9年2月11日晚宣布,美国一颗通信卫星10日与一颗已报废的俄罗斯卫星在太空中相撞,相撞产生的大量碎片对国际空间站等在轨太空设备都造成了潜在威胁。NASA表示,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两颗完整在轨卫星相撞事故。新闻发言人凯利汉弗莱斯表示,撞击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约500英里处(约805公里)。发生相撞的分别是美国1997年发射的“铱33”卫星,以及俄罗斯1993年发射的“宇宙2251”卫星,据信已经废弃了10年。前者重约560千克,后者重约900千克。假设两颗卫星相撞前都在离地805公里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结合中学物理的知识,下面对于相撞产生的大量碎片说法正确的是()
A.相撞后某些速度增大的碎片,要靠近地球运动 B.相撞后某些速度增大的碎片,要远离地球运动 C.相撞后所有的碎片都要靠近地球运动 D.相撞后所有的碎片都要远离地球运动 二、填空题
13.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SI)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量,它们的单位米(m)、千克(kg)、秒(s)为基本单位。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加速度、力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我们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请你简要说明“牛顿(N)”这个导出单位的推导过程:__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在前进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要使物体不至下
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车厢前进的加速度至少为 m/s(重力加速度为
210m/s2)。
15.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恰好静止。把一个2.4N的力去掉后,3s末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m/s,方向是__________,该物体在3s内的位移的大小为_______m。 16.
如果只将其中一个向北的20N的力撤去,其余的力不变,则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 N;如果只将向北的20N的力向东转90°,其余的力不变,则这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
1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一段时间,动能变为60J,这一过程中,汽车的动能增加了______J,合力对汽车做了______J的功。 三、实验题
18.(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 (2)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是______ A.小球运动时与白纸相接触 B.斜槽不是绝对光滑的,有一定摩擦 C.确定oy轴时,没有用重锤线
D.描绘同一平抛运动轨迹的实验中,多次实验,没有保证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
(3)为了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将小球A和B置于同一高度,在小球A做平抛运动的同时静止释放小球B.同学甲直接观察两小球是否同时落地,同学乙拍摄频闪照片进行测量、分析.通过多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只有同学甲能证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 B.两位同学都能证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 C.只有同学甲能证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D.两位同学都能证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19.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1.25cm,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计算式为
=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m/s。(取
)
20.某同学设计了用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
(1)如图a所示,在小车上固定宽度为L的挡光片,将两个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相距为d的轨道上,释放小车,传感器记录下小车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是Δt1、Δt2,可以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用题中的符号L、d、Δt1、Δt2表示).
(2)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________法(填物理方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研究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规律.
(3)甲、乙两名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21.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的示意图,山坡AB、BC可视为斜面,AB长25 m,BC长97 m。一滑行者从山坡顶端A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AB段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1=2 m/s,进入BC段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2=1 m/s2,从斜面AB滑上斜面BC时速度大小不变。滑行者在离C点适当距离处开始以大小为a3=2 m/s的加速度制动减速后,恰好能停在C点。求滑行者从A到C所用的时间。
2
2
22.卡车以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立即刹车,使卡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停止等待15s时,交通灯变为绿灯,司机立即使卡车做匀加速运动。已知从开始刹车至恢复到原来的速度的所用总时间为
,反应时间不计,求: 卡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从开始刹车至恢复到原来速度的过程中,卡车通过的位移大小s。
23.如图所示 , 在光滑桌面上置有长木板 B 和物块 C, 在长木板的右侧置有物块 A, 一开始A. B 处于静止状态。物块 A 与长木板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长木板 B 足够长。物块 A 的质量为2kg, 长木板 B 的质量为 1kg, 物块 C 的质量为 3kg. 物块 C 以 4m/s 的初速度向右运动 , 与长木板 B 碰撞后 , 与长木板 B 黏在一起。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 ,试求:
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