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作者:王锘涵
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09期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对音乐教师素养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新课改的变化入手,对小学教师素养和音乐专业素养两个方面对音乐教师的素养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师素养;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71;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作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艺术教育日渐得到重视。音乐,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和内容。小学音乐更是对于学生的音乐启蒙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从强调教师、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方面的整合,从而对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新课程改革后的变化与特点
从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要求教师改变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传统教法。让音乐教学更强调以音乐审美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甚至创造音乐。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那么新课程改革后与改革前有何不同呢? (一)新的教学观
教师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去思考与发展,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教学,并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去自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局面,打破过去“老师说、学生听”的传统填鸭式授课方式。教师需要和学生保持和谐平等的关系,营造融洽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
教师传统角色注重知识传授、知识结果、教学模式化等,从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差异性教育与教学个性化等方面。所以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刻板形象,现在的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三)新的学生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