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0 6:09: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利用工具粉饰业绩部分上市公司会利用关联方的便利虚增收入和利润,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利用合并报表的方式将亏损转移到未在合并范围之内的企业而提高自身利润,又或直接将亏损企业不纳入合并范围。

5)注册会计师行为不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是要确保被审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但因为逐利心理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注册会计师选择与上市公司合谋造假进行会计舞弊。审计时未勤勉尽责并进行额外收费等行为使得公众对鉴证质量产生了怀疑。

(二)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明确的反映出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通过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社会大环境缺少诚信氛围

诚信十分重要,公民、企业、政府的诚信共筑了综合的信用平台。不过,我国当下社会,总体上来看,还是没有这个诚信平台的,政府能够向公民打白条,而这种白条可以被用来买卖和典当,试问这样的政府又怎么能够树立起诚信。我国的河南曾经被称为“造假之乡”,河南人也因此而名噪中华大地,不过这个“名”是无诚信之名。我国企业无诚信更加的触目惊心,假药、假化肥、假名牌在我国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这样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又怎么能够担当的了会计诚信领路者的角色。一个诚信社会的到来是我们不断呼唤的。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落后于会计行业发展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随之发展,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朝着“经纪人”导向发展,大家更多追逐利益最大化,所以价值以及道德评判标准也就有所改变。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游戏规则”,否则经济秩序就会混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能顺利实现,所以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逐步的为会计行业所重视。我国的会计行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会计行业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注意力都转向了如何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如何能快速的培育会计从业人员,一切的工作重点似乎都围绕着“快”来进行。这时人们忘记了一句至理名言:欲速则不达。

5

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会计队伍,在培育的过程中注重的是专业技术,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几乎是“零”。没有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育,又怎么能保证“质量”合格率能是百分之百。特别是我国的会计教育体系中,在大中专院校教育环节就己经缺少了职业道德教育,进入工作岗位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更被束之高阁,成为了近在眼前而又无人问津的“鸡肋”。

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就在这样一种“先天不足,后天缺乏”的状态下,磕磕绊绊的走入了21世纪,也走入了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穷途。基于上述原因,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已经到了必须治理的阶段。

3、会计制度的不完善、灵活性太大,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企业在经济不断发展中运作方式也有了改变。这种改变发生的十分迅猛,币会计制度的调整要快的多。现有的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漏洞百出。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许多公司便利用这些空隙,或打擦边球。例如:一个企业的成本结转,今年采用加权平均法,明年采用其他方法,甚至允许一年以内采用两种以上的成本结转方法 (只要在财务报告中加以说明就行),这种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2条所规定的“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的原则是自相违背的。另外,财会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计提坏帐准备金、商品削价准备金、摆列待摊费用、递延资产、预提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在商品、产品成本结转中既可采用加权平均法,也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毛利率法等确定其成本;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既可一次摊入也可分期摊销,但其提取比例、提与不提、采用什么样的成本结转方法、摊多摊少等均比原制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并完全取决于企业领导和财会人员的意志,按权责发生制所设置的这些会计科目,成了企业调整盈亏的“蓄水池”。会计制度的完善是我国会计诚信重塑的当务之急。

4、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导致会计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息于有关投资者而言是获取被投资企业经营信息的关键通道,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且提升慢,致使会计信息获得中,经营者是优势方,投资者以及所有者为劣势方。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的产权机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准则执行不力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外部审计监督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这三点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因素。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因素是内

6

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企业经理人素质低,法律观念淡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素质偏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因此,重塑会计诚信必须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5、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方的不确定性

当代社会经济生活里,社会关系主体为契约关系。契约是当代社会多种关系里的本质要求。无论经济的、物质的、社会的还是心理的,皆在客观上应有着契约性,不然一切关系都受摧毁。会计在现代社会成了维系投资者与经营者、市场与企业、管理者与公司职员等契约关系的纽带。委托代理关系又是契约关系的主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人处于公司的外部,在信息的掌握上必然处于劣势的位置上,而代理人在公司的内部,拥有信息的优势。当股权分散时,公司的实际权力掌握在代理人手中,委托人的权力变得十分脆弱。而会计诚信立足于委托人代理关系比较稳定的基础上,确定的委托人肯定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全力以赴,督促会计履行诚信,提出自己需要的可靠的信息。如果委托人比较分散而且处在一种高度流动的状态,其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态度必将冷漠,而其一般情况下只会关心自己今天持股时的利益,因为明天其可能不再是委托方了。所以委托方可能为了今天的利益而损害明天的委托人。由此可见,委托人的不确定性,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诚信缺失案例中,委托代理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较多。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一)会计诚信问题影响到交易的正常进行

市场经济中,会计诚信有利于促进交易的正常进行,会计诚信不仅是道德资源还是经济资源。同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克己复礼”的理念有所区别,当代市场经济当中的会计诚信更加主张“互利”与“共赢”所以会计诚信不再是单纯的道德资源,在经济学家眼里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再生产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在经济活动中,任何一方破坏会计诚信,都可能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甚至可能导致交易链条中断。市场制度要求产权明确,以实现平等交换和资源优化配置;同时要求交换双方应本着诚信的原则在自愿、对等、无诈欺的状态下实现交易,如果不自愿、不对等、无诚信,市场发出的

7

交易信号一定是错误的、异常的,资源配置的结果也无法实现优化。如果资源无法在市场得到优化配置,市场制度的优越性就无法体现出来。市场经济中,对社会化分工及合作要求越来越高,任何个人和企业均无法置身于社会经济之外,会计诚信具有了更为明显的社会性。因此,讲求会计诚信是市场制度的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从道德范畴到物质生活领域,会计诚信已经越来越多的被赋予了物质内容,这种会计诚信理念推动了经济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现代市场经济下的金融、证券、各类投资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无不以会计诚信为前提。会计诚信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正常

(二)破坏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会计诚信尽管发生在各个行业的许多会计主体中,不过会计诚信一定要具备社会性,但是会计经济业务的计量、确认、记录以及报告一定要谨遵一个地区、国家或者是国际通用管理进行办理,禁止不按规矩办事,弄虚作假。因此会计信息对使用会计信息者而言,只有会计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才能保证决策、执行、统计和决算等部门的正常运转;对会计行业而言,没有会计诚信,就无法开拓会计服务业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管理者如果没有会计诚信,就无法指导和指挥或管理经济;经营者如果没有会计诚信,就可能丢失客户,就是失去财源,会计诚信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最大的品牌,一旦丧失,也许就意味着企业可能失去了走向市场的通行证。一句话,会计诚信行为不属于任何单位,更不属哪个个人,是社会性的,会计诚信不单一表现为单个会计主体行为而是为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会计诚信的社会责任是第一责任,而且这个责任,重于泰山。由于会计诚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一旦会计诚信信息偏向失真就会误导投资者及债权人的预测和决策,使其利益受损,引起纠纷不断,误导国家宏观管理、影响整个社会稳定,更重要的是破坏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殃及整个国家,殃及社会,甚至对社会公众乃至到市场经济秩序,所造成的伤害非常有可能累积为一种难以化解的全面的系统风险,直到导致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危机的暴发。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性是能够波及市场经济全程的社会性问题。

8

搜索更多关于: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的文档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itsb70uly667gi1z1r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