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颠覆与重构:女性主义反乌托邦小说的历史使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5:57: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颠覆与重构:女性主义反乌托邦小说的历史使命

作者:杨茜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5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西方当代女性主义反乌托邦小说研究”(SCWY16-01)。

摘 要:女性主义反乌托邦小说是时代的产物,现代文明出现的各种危机催生了女性反乌托邦小说的产生。它有力结合了现实女性的生存境况,大胆预测未来人类社会可能出现的两性危机与生态危机,从而对既定两性秩序和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进行深刻批判与反思。因此探寻女性反乌托邦小说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可以有助于女性乃至全人类关注自身的未来发展,从而促使人类反思如何构建人与自然以及两性之间的和谐秩序。 关键词:女性主义反乌托邦;乌托邦思想;女性主义

作者简介:杨茜(1982.1-),女,四川成都人,硕士,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美国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3 一、女性主义反乌托邦小说产生渊源 1.乌托邦思想与女性主义的关联

乌托邦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了雏形。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公元前390年完成的《理想国》书中也描绘了乌托邦思想,书中构建了一个崇尚真理平等的理性国度。而真正“乌托邦”一词的出现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学家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于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一书。从“乌托邦”一词的希腊语词源来看,它的涵义是“好的无有之乡”或者“乌有之乡”。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认为:“乌托邦是一种来自远方(或未来或另一神秘国度)的暗示,是为当下社会悬设的一个道德价值尺度,使人们对现实社会进行反思和审视。”[1]女性主义所追求的“乌托邦”与乌托邦思想的目标不谋而合:创造一个没有父权压迫,消除了两性二元对立的世界;彻底改变女性的“她者”和“第二性”地位,使女性成为社会发展的平等主体。从而,“乌托邦精神是女性主义的根本精神。因为真正的两性平等在历史上从未存在和实现过,女性主义者便在理论上和作品中建构一个没有性别压迫的理想社会模型。”女性乌托邦小说往往表达了人类社会对未来美好生活和理想王国的憧憬

颠覆与重构:女性主义反乌托邦小说的历史使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ivv1548pi0fvqu4yw276b8ve00zl600v1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