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49、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制备氢气时,装置旁同时做有明火加热的实验 B、将强氧化剂放在一起研磨 C、用四氯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钠钾着火 D、黄磷保存在盛水的玻璃容器里 (B)150、 下列易燃易爆物存放不正确的是
A、分析实验室不应贮存大量易燃的有机溶剂 B、金属钠保存在水里 C、存放药品时,应将氧化剂与有机化合物和还原剂分开保存 D、爆炸性危险品残渣不能倒入废物缸
(C)151、以下基准试剂使用前干燥条件不正确的是
A、无水Na2CO3 270~300℃ B、ZnO 800℃ C、CaCO3 800℃ D、邻苯二甲酸氢钾 105~110℃
(C)152、将20mL某NaCl溶液通过氢型离子交换树脂,经定量交换后,流出液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时耗去40mL。该NaCl溶液的浓度(单位:mol/L)为:
A、 0.05 B、 0.1 C、 0.2 D、 0.3 (C)153、配制好的HCl需贮存于( )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 塑料瓶 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 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B)154、用c(HCl)=0.1 mol?L-1 HCl溶液滴定c(NH3)=0.1 mol?L-1氨水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为
A、等于7.0 B、小于7.0 C、等于8.0 D、大于7.0。 (A)155、欲配制pH=5.0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A、HAc(Ka=1.8×10-5)~NaAc B、HAc~NH4Ac C、NH3?H2O (Kb=1.8×10-5)~NH4Cl D、KH2PO4-Na2HPO4 (C)156、欲配制pH=10.0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A、HAc(Ka=1.8×10-5)~NaAc B、HAc~NH4Ac C、NH3?H2O (Kb=1.8×10-5)~NH4Cl D、KH2PO4-Na2HPO4
(C)157、以NaOH滴定H3PO4(Ka1=7.5×10-3,Ka2=6.2×10-8, Ka3=5.0×10-13)至生成Na2HPO4时,溶液的pH值应当是
A、7.7 B、8.7 C、9.8 D、10.7
(A)158、下列弱酸或弱碱(设浓度为0.1mol/L)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5-10+-10
A、氨水(Kb=1.8×10) B、苯酚(Kb=1.1×10) C、NH4 D、H3BO3(Ka=5.8×10) (C)159、 某酸碱指示剂的KHn=1.0×105,则从理论上推算其变色范围是
A、4-5 B、5-6 C、4-6 D、5-7
(B)160、下列各组物质按等物质的量混合配成溶液后,其中不是缓冲溶液的是
A、NaHCO3 和Na2CO3 B、NaCl和NaOH C、NH3和NH4Cl D、HAc和NaAc (B)161、在HCl滴定NaOH时,一般选择甲基橙而不是酚酞作为指示剂,主要是由于
A.甲基橙水溶液好 B.甲基橙终点CO2影响小 C. 甲基橙变色范围较狭窄 D.甲基橙是双色指示剂.
(D)162、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和 KMnO4 两溶液分别滴定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滴定消耗的两种溶液的体积(V)关系是
A、VNaOH= VKMnO4 B、3VNaOH=4VKMnO4 C、4×5VNaOH =3VKMnO4 D、4VNaOH=5×3V KMnO4 ( A ) 163、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A、H2C2O4?2H2O B、 Na2C2O4 C、 HCl D H2SO4 。 (D)164、EDTA与金属离子多是以( )的关系配合。
A、1:5 B、1:4 C、1:2 D、1:1 (C) 165、在配位滴定中,直接滴定法的条件包括
9
A、lgCK‘mY≤8 B、溶液中无干扰离子C、有变色敏锐无封闭作用的指示剂D、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D) 166、测定水中钙硬时,Mg2+的干扰用的是( )消除的。
A、控制酸度法 B、配位掩蔽法 C、氧化还原掩蔽法 D、沉淀掩蔽法 (C)167、 配位滴定中加入缓冲溶液的原因是
A、EDTA配位能力与酸度有关 B、金属指示剂有其使用的酸度范围 C、EDTA与金属离子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H+ D、K’MY会随酸度改变而改变 (C)168、络合滴定所用的金属指示剂同时也是一种
A、掩蔽剂 B、显色剂 C、配位剂 D、弱酸弱碱 (B)169、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定EDTA溶液的基准试剂是
A、 MgO B、 ZnO C、Zn片 D、Cu片 (A)170、与配位滴定所需控制的酸度无关的因素为
A、金属离子颜色 B、酸效应 C、羟基化效应 D、指示剂的变色 ( B )171、在Fe3+、Al3+、Ca2+、Mg2+ 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 的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 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A、 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配位掩蔽法 D 、 溶剂萃取法 (C)172、( )是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较为常用的基准物。
A、升华碘 B、KIO3 C、K2Cr2O7 D、KBrO3
(C)173、在碘量法中,淀粉是专属指示剂,当溶液呈蓝色时,这是
A、碘的颜色 B、I-的颜色 C、游离碘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 D、I-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 (B)174、配制I2标准溶液时,是将I2溶解在( )中。
A、水 B、KI溶液 C、HCl溶液 D、KOH溶液
(C)175、用草酸钠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开始反应速度慢,稍后,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这是( )起催化作用。
A、氢离子 B、MnO4- C、Mn2+ D、CO2
(A)176、对高锰酸钾滴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 B、直接法可测定还原性物质 C、标准滴定溶液用标定法制备 D、在硫酸介质中进行滴定 ( B )177、 在间接碘法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边滴定边快速摇动 B、加入过量KI,并在室温和避免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滴定 C、在70-80℃恒温条件下滴定 D、 滴定一开始就加入淀粉指示剂. (B)178、间接碘量法测定水中Cu2+含量,介质的pH值应控制在 A、 强酸性 B、 弱酸性 C、 弱碱性 D、 强碱性。 (B)179、下列测定中,需要加热的有 A、KMnO4溶液滴定H2O2 B、KMnO4溶液滴定H2C2O4 C、银量法测定水中氯 D、碘量法测定CuSO4 (D)180、以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时,用0.02mol/LK2Cr2O7滴定。设试样含铁以Fe2O3(其摩尔质量为150.7g/mol)计约为50%,则试样称取量应为:
A、 0.1g左右 B、 0.2g左右 C、 1g左右 D、 0.35g左右 。 (B)181、 有关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叙述错误的
A、利用同离子效应,可使被测组分沉淀更完全 B、异离子效应的存在,可使被测组分沉淀完全
C、配合效应的存在,将使被测离子沉淀不完全 D、温度升高,会增加沉淀的溶解损失
2+2-(C)182、在下列杂质离子存在下,以Ba沉淀SO4 时,沉淀首先吸附
A、Fe3+ B、Cl- C、Ba2+ D、NO3-
10
(B)183、莫尔法采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Cl-时,其滴定条件是
A、pH=2.0~4.0 B、pH=6.5~10.5 C、pH=4.0~6.5 D、pH=10.0~12.0 (D)184. 有利于减少吸附和吸留的杂质,使晶形沉淀更纯净的选项是 A、沉淀时温度应稍高 B、沉淀时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
C、沉淀时加入适量电解质 D、沉淀完全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陈化
(D)185、基准物质NaCl在使用前预处理方法为( ),再放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A、在140~150℃烘干至恒重 B、在270~300℃灼烧至恒重 C、在105~110℃烘干至恒重 D、在500~600℃灼烧至恒重
(B)187、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离子时,如果不加硝基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会使分析结果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
(B)188、用氯化钠基准试剂标定AgNO3溶液浓度时,溶液酸度过大,会使标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不影响 D、难以确定其影响 (C)189、过滤BaSO4沉淀应选用
A、快速滤纸 B、中速滤纸 C、慢速滤纸 D、4# 玻璃砂芯坩埚。 (A)190、过滤大颗粒晶体沉淀应选用
A、快速滤纸 B、中速滤纸 C、慢速滤纸 D、4# 玻璃砂芯坩埚。
(B)191、AgNO3与NaCl反应,在等量点时Ag+的浓度为( )已知KSP(AgCl)=1.8×10-10 A、2.0×10-5 B、1.34×10-5 C、2.0×10-6 D、1.34×10-6
(A)192、工业废水样品采集后,保存时间愈短,则分析结果 A、愈可靠 B、愈不可靠 C、无影响 D、影响很小 (C)193、从随机不均匀物料采样时,可在
A、分层采样,并尽可能在不同特性值的各层中采出能代表该层物料的样品。
B、物料流动线上采样,采样的频率应高于物料特性值的变化须率,切忌两者同步。 C、随机采样,也可非随机采样。
D、任意部位进行,注意不带进杂质,避免引起物料的变化。 (B)194、用烘干法测定煤中的水份含量属于称量分析法的 A、沉淀法 B、气化法 C、电解法 D、萃取法
(B)195、用毛细管测定物质的熔点时,熔点管内装入试样的高度应为 A、1~2mm B、2~3mm C、4mm D、0.5~1mm (B)196、不属于钢铁中五元素的是 A、硫 B、铁 C、锰 D、碳
(D)197、在分析实验中,可以用( )来进行物质的定性鉴定。 A、分离系数 B、分配系数 C、溶解度 D、比移值 (B)198、 自袋、桶内采取细粒状物料样品时,应使用 A、钢锹 B、取样钻 C、取样阀 D、舌形铁铲
(A)199、在测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为了免去Cl-的干扰,必须在回流时加入 A、硫酸汞 B、氯化汞 C、硫酸锌 D、硫酸铜 。 (B)200. 称量易挥发液体样品用( )。
A、称量瓶 B、安瓿球 C、锥形瓶 D、 滴瓶 (C)201. 氯气常用( )作吸收剂。
A、碘标准溶液 B、盐酸标准溶液 C、碘化钾溶液 D、乙酸锌溶液
(B)202、 对同一盐酸溶液进行标定,甲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1%、乙为0.4%、丙为0.8%。( )对其实验结果的评论是错误的。
11
A、甲的精密度最高 B、甲的准确度最高 C、丙的精密度最低 D、不能判断 (C)203、盐酸和硝酸以( )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酸称为“王水”。 A、1:1 B、1:3 C、3:1 D、3:2 E、2:1 (C)204、官能团检验时,希夫试验要求的条件为 A、强碱性 B、弱碱性 C、弱酸性 D、中性 (C)205、斐林试验要求的温度为
A、室温 B、直接加热 C、沸水浴 D、冰水浴
(B)206、在40mL CO、CH4、N2的混合气体中,加入过量的空气,经燃烧后,测得体积缩减了42mL,生成CO2 36mL,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为 A、10% B、40% C、50% D、90%
(B)207、 分析用水的质量要求中,不用进行检验的指标是。 A、阳离子 B、密度 C、电导率 D、pH值 (C)208、 自动催化反应的特点是反应速度 A、 快 B、 慢 C、 慢→快 D、 快→慢
(A)209、当煤中水份含量在5%至10%之间时,规定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绝对偏差不大于0.3%,对某一煤试样进行3次平行测定,其结果分别为7.17%、7.31%及7.72%,应弃去的是 A、7.72% B、7.17% C、7.72% D、 7.31%
(D)210、在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A、入射光的强度B、透过溶液后的强度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的强度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C)21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A、红色光 B、橙色光 C、黄色光 D、蓝色光
(C)212、某溶液的吸光度A=0.500 其百分透光度为 A、69.4 B、50.0 C、31.6 D、15.8 (C)213、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
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 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 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 (C)21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向长波方向移动 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 D、无任何变 (C)215、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A)216、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
A、0.188/1.125 B、0.108/1.105 C、0.088/1.025 D、0.180/1.120 (C)21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A、 400~760nm B、 200~400nm C、 200~760nm D、 200~1000nm (B)218、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 A、溶液参比 B、空白溶液 C、样品参比 D、褪色参比 。 (A)219、721型分光光度计适用于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都适用 (A)220、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A、400—760nm B、400—760μm C、200—600nm D、200—760nm (C) 221、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
A、mol?cm/L B、 L / (mol?cm) C、 mol /(L?cm) D、 cm/ (mol?L)
12
相关推荐: